关于小年的六个习俗(过了今天就是年)(1)

岁月的风霜带走了时光的脚步,却带不走过年的喜庆。循着冬天的脚步,慢慢来到了小年。2020年公历1月17日是北方的小年,1月18日是南方的小年。小年是“忙年”的开始,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扫尘、祭灶等,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

家以灶为要,民以食为天。供灶于厨上,祭灶于小年。小年的风俗习惯,无不表达着人们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关于小年的六个习俗(过了今天就是年)(2)

什么是“小年”?

“小年”也被称为灶王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

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原来这就是古代版的“掩面而逃”啊……

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

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关于小年的六个习俗(过了今天就是年)(3)

为什么南北方“小年”相差一天?

在不同地区,“小年”的具体日期并不相同,北方大部分地区为农历腊月二十三,南方不少地方则是腊月二十四,甚至在一些日历上,腊月二十三和二十四都被标为“小年”。

为什么同样是“小年”,北方跟南方会相差一天呢?难道南北方存在时差?

据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江玉祥研究,“小年”源于上古时期人们对火的崇拜,在殷商时期的“五祀”和西周的“七祀”中,“祀灶”都是重要内容。魏晋之后,作为“祀灶”对象的灶神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小年”作为节日基本成型。清朝之前,“小年”祭灶都在腊月二十四,如在成书于宋末元初的《梦粱录》中,就有“(腊月)二十四日,不以穷富,皆备蔬食饧豆祀灶”(腊月二十四,无论穷人还是富人,都会备各色菜肴祭灶)的记载。

清朝的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祭神,顺便连灶王也一起拜了,所以《清史稿》就有了“惟十二月二十三日,宫中祀灶以为常”(腊月二十三日,宫中通常会祭祀灶王)的记载。后来王族、贝勒乃至百姓都随之效仿,北方民间“小年”祭灶时间逐渐变为腊月二十三日。而南方大部分地区由于距离政治中心较远,则继续沿用旧历,即腊月二十四日祭灶。

如此一来,南北方过“小年”就相差一天了。

关于小年的六个习俗(过了今天就是年)(4)

“小年”有哪些习俗?

小年,糖瓜祭灶

小年又称为祭灶节、灶王节。由于各地人文情怀的不同,过小年的日子也不同。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而南京地区则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

无论是哪里的小年,都少不了糖瓜祭灶的习俗。还有一周的时间就过年了,用糖瓜供奉灶神,祈盼他能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如同《祭灶词》所言:“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关于小年的六个习俗(过了今天就是年)(5)

小年,扫尘迎新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从二十四开始一直到除夕的这段时间,一般称作“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家家户户都准备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土。

民俗专家介绍,北方称“扫尘”,南方叫“掸尘”,都是意在清除所有污浊,将不顺、不快一并清扫干净,除旧迎新、拔除不祥,以一番新的气象迎接新年的到来。

屋子打扫干净之后,就可以贴窗花了。贴窗花也是小年较为盛行的活动,在南方也叫有“贴福”的相似习俗。贴上窗花喜气洋洋,来年的好福气都会被这片红吸引而来。

关于小年的六个习俗(过了今天就是年)(6)

小年,剪贴窗花

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 ,狮子滚绣球 ,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

小年,适宜洗浴

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

小年,宜娶婚嫁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小年,与爱同归

小年一到,年味愈浓,提醒着每一个游子,归期已至。忙碌了一年的你,是否已经踏上了回家的路;又或者日渐年迈的你,是否还在等待在外漂泊的孩子?

每个人,都念着心中那条归家的路;每条路,都紧密牵连着一家人的心。与爱同归,回家过年,是每个中国人情系的根,是每个中国人难舍的团圆日!

在此祝愿所有人,能够与家常伴,团团圆圆;能够与爱常伴,和和美美;能够与福常伴,平平安安!

来源:百草园书店、阜阳市华东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