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张是卓,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opec原油供需矛盾加剧?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opec原油供需矛盾加剧(大幅减产原油不只是个经济事件)

opec原油供需矛盾加剧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张是卓

由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和俄罗斯等非加盟主要产油国组成的OPEC 组织,10月5日决定从11月开始将原油日产量大幅减产200万桶。这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OPEC 组织的最大减产幅度。受此消息影响,全球油价从9月份的低点迅速回升,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原油期货价格10月6日一度触及88.66美元/桶的高位,其后有所回落。

市场分析一般认为,OPEC 减产将导致国际市场上原油供应减少,进而推高国际油价。国际著名金融投资机构高盛(Goldman Sachs)已经将今年第四季度的全球目标油价上调至110美元/桶。

显而易见,原油减产、油价上升将会对世界经济造成影响。同时,OPEC 宣布减产的消息发布后,给国际社会带来的震荡远远不止于经济层面。

美国与沙特隔阂加剧

当地时间10月6日,美国总统拜登迅速发声,对OPEC 通过石油减产决议表示“极其失望”,称这一决定“目光短浅”,将伤害那些已经受到高油价沉重压力的国家。白宫发言人皮埃尔声言,OPEC 的这一决定显然是在偏向俄罗斯,因为这“符合莫斯科的利益”。

此前,美国总统拜登曾于今年7月亲赴OPEC的主要成员国沙特阿拉伯,要求沙特增产石油以平抑油价。为照顾美国和拜登的面子,OPEC 之后决定将9月的原油日产量增加10万桶——这个增产数字现在看来也是象征性的。不到三个月之后,OPEC 10月5日作出的每天减产200万桶原油的决定,在给国际原油市场带来剧烈震荡的同时,也从外交上给了拜登政府沉重一击。

在俄乌冲突不休且正在加剧、美西方合力制裁俄罗斯的今天,拜登政府尤其担忧俄罗斯从OPEC 减产决定导致的高油价中受益,进而影响对俄制裁效果、影响俄乌冲突战局。10月4日,欧盟27国就新一轮对俄制裁达成政治协议,计划从海上石油运输、保险服务等方面入手,限制俄向第三国出口石油的价格上限。七国集团(G7)此前也达成了类似协议。欧盟和G7均意在通过限制俄罗斯石油出口价格来打击俄罗斯的石油收入和经济,达到恶化俄罗斯政府财政状况的目的。如果国际油价因为OPEC 的减产决定而回升甚至大幅上扬,显然会削弱美西方对俄制裁的效果。

美国从OPEC 减产决定中感受到的刺痛,被直接发泄到沙特身上。美国《国会山》日报网站10月6日刊发《OPEC 减产带来重估美沙关系的呼声》一文中说,国会民主党人正在重新考虑美国与沙特的关系,尤其是批评美国政府对沙特的军售“无价值”。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柯比(John F. Kirby)10月11日表示:“我认为总统已经非常明确地表示,我们需要重新评估与沙特阿拉伯的关系。”此前一天的10月10日,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民主党参议员梅南德斯说,美国必须立即冻结与沙特的所有合作,包括军售。

俄罗斯将从原油减产油价上升中获益

在OPEC 集团宣布减产决定后,俄罗斯政府表态支持。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0月9日报道,俄总统新闻秘书德米特里·佩斯科夫表示,“一些国家在欧佩克内部采取了负责任的立场”,“这至少抵消了一部分美国人造成的混乱”。他同时批评欧洲国家说,欧洲一些国家“像说口头禅似的”说要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但他们向美国以三倍、四倍的高价购买高价天然气,不仅让美方大发横财,也在让自己国家的经济失去竞争力。

此前,俄罗斯政府曾表示,将视国际市场情况适当减产原油,以提升石油价格。俄罗斯政府官网10月5日发布消息称,分管能源工作的俄副总理诺瓦克在OPEC 部长级会议上表示,俄方采油配额将从当前的1100万桶/日减少至1050万桶/日,以配合执行减产协议,并将国际油价稳定在70美元每桶的“适宜价格”。诺瓦克还警告西方国家,如果他们对俄石油进行限价,俄罗斯将不得不继续“减产到需要的水平”,而这将导致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最终让世界经济蒙受严重损失。

能源出口对于俄罗斯经济和政府财政意义重大。据日经中文网10月10日报道,石油天然气行业为俄罗斯政府贡献了4成的财政收入。在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国对俄产石油出台禁运措施后,俄罗斯更加依靠向印度、土耳其等国出口油气资源以获得收入。报道还提到,据俄财政部透露,俄政府财政收支今年1至6月盈余为1.37万亿卢布,但1至8月盈余额缩小到了1370亿卢布。显然,战争和国际制裁导致俄财政承压,如果国际油价上涨,将明显有助于俄罗斯减轻财政负担,支持前线军事支出并稳定国内经济。

减产并不确定可以抬升国际油价

相比于美西方和俄罗斯等方面的表态,沙特方面更强调作出减产决定的经济原因和意义。据半岛电视台10月5日报道,在OPEC 会议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沙特能源部长萨勒曼亲王表示,这一“积极决定”将有助于维持石油市场的可持续性,这项减产决定将执行到2023年年底。沙特外交大臣阿德尔·朱拜尔10月8日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台(FOX)采访时则表示,关于沙特阿拉伯这样做是为了损害美国或以某种方式谋求‘政治参与’的想法,是大错特错的。朱拜尔还说,美国石油价格高企是因为美国缺乏足够的炼油能力,不能怪罪于OPEC 的减产协议。

沙特强硬地维护高油价立场,也有其不得已的原因。彭博社9月30日报道认为,由于全球范围内经济减速导致原油需求下降的担忧持续,作为国际指标的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期货价格9月下旬一度跌至每桶76美元左右,创今年1月以来的新低。日经新闻网10月6日报道称,沙特等中东产油国大部分收入依赖于能源出口,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推算,维持沙特政府财政收支平衡的原油价格为每桶79.2美元,如果原油价格长期处于平衡价格之下,沙特等国的财政恐将入不敷出。

不过,国际油价是否能如OPEC 国家设想的那样升高,其实还是个未知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12日发布的《10月经济预测》,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率的预测值维持在3.2%的水平不变,将明年的预测值下调至2.7%,较7月预测值低0.2个百分点。IMF同时认为,全球经济“将会出现大范围的增长放缓”。分析普遍认为,在世界经济下行、能源需求减少的背景下,单纯减少部分原油供给并不一定能起到抬升油价的效果,有分析人士甚至认为国际原油价格还可能会进一步下降。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0月13日电

责任编辑:高鑫诚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