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种情况呢,我也就不伤口上撒盐了,聊聊段子吧,活跃下气氛。

最近所谓的浅浅事件很火啊。

所谓专家还出来给正名,什么个玩意儿。

群主的深度感悟(为何激发群情激奋)(1)

你尿一个坑,我尿一个坑,尿完和上泥,捏上一个你,再捏一个我。

和上你和我,再捏一个你,再捏一个我,你中有了你,我中有了你。

我擦,就这,尽管狗屁不通,但意境最起码比你尿一个坑,我尿一条线高远些吧。

其实到这吧,其实也没什么,写点狗屁不通的东西娱乐娱乐也就算了,无非是取悦自己罢了。

与人无干。

这要是我写点荒唐的东西取悦自己,有问题吗?没问题啊。

可引发舆论的其实是22年吸纳如作协的名单,就这,也能纳入作协?

然后就一路扒到了其父贾平凹的事儿上了。

这事儿热度就升级了,更多的事儿被扒出来,讨论就更激烈了。

而后,更是有所谓的文学之士出来给她正名,这就算是捅了马蜂窝了,舆论持续升级。

论其根本,与其说是感觉智商被侮辱,还不如说是对于社会公共资源权益分配的公平性,产生了质疑才是根子吧。

这里要理解,什么叫做社会公益资源,也就是所谓的公器,什么叫做私器。

举个例子,比如说我运气好,赶上个富豪老爹,我自己狗屁不是,狗屁不懂,可我一出生就有很多人努力一辈子都得不到的资源。

如果没啥意外,我爹退休了,哪怕我啥也不懂,还是个文盲,耽误我继承家业,迎娶白富美从此走向人生巅峰么?

子承父业有毛病没有?其实没有,再酸的人也只能说一句,特么这吊毛啥也不是,但架不住人家投胎技术好啊,除此之外,有什么毛病么?没有。

这有一个前提,这是私器,我家的。

而公益性资源呢,是公共的,属于所有人的,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这大概是第一层的原因。

第二层的原因,其实是关于阶层固化,阶层晋升机会的焦虑。

我相信网络上群情激奋的人群当中,应该没什么食利阶层。

因为相对于掌控资源,掌控权力的食利阶层来说,更多的缔造规则,缔造壁垒保护既得利益。

而对于更多的人来说,读书也罢,努力也罢,其实都是尝试阶层的攀升。

但这事儿的背后,其实引来的质疑,是在于,如果说掌控资源和圈子的人,可以直接绕过竞争的基本规则,直接开着直升机空降在很多人可能要努力半辈子,甚至一辈子才能到达的位置,占据了很多人眼中实现阶层跨越的位置,那么家里的小崽子十年寒窗,自己努力半辈子,还有没有价值,还有没有实现阶层跨越的可能性。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毕竟那个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前的年代,其实也还给了寒门一个出头的晋升阶层的机会的。

文学之士出来给贾浅浅正名,说是大多数不懂欣赏,我觉得我算不上文学家,至少算半个文青。

这充满屎尿味的三两句,愣是找不出古今中外哪个大豪的风格是这样的,是李白苏轼,是郭沫若,还是莎翁?

真的感觉到自己的浅薄了。

也就不外乎有这么多人在这背后有着公众资源分配性的公平性,普通人阶通过努力完成阶层晋升的道路是否还畅通的焦虑。

毕竟如果掌控了资源和资历就可以垄断圈子,那就是真的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的崽子只能打洞了。

毕竟机会就那么多,又何止一个贾浅浅,何止一个贾平凹。

而若真的是这样的情况,那就真的就只剩下活着了。

不过细细想来,我觉得文学之士们说的可能真的有道理,也许确实是普通人不懂欣赏,毕竟,贾平凹的废都,我是真的没看进去,可能我只看到了表层,俗人嘛,这么高雅的东西欣赏不来。

群主的深度感悟(为何激发群情激奋)(2)

以我庸俗的底子来看,怎么看,都只看到了,看废都这部所谓大作,都跟看兰陵笑笑生的大作是一个鸟样的。

这大概就是我庸俗,欣赏不来艺术的佐证吧,没办法,谁让我就是个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