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才能放下内心的执念(这样的执念是不是一种心理疾病)(1)

郑伯伯当年到处托人给儿子郑青相亲,儿子却是躲着,他就不愿意去相亲。郑伯伯说,真搞不明白,都快30岁的人了,就是不愿意多女孩一眼,人家都托话说女孩有这意思,可儿子好像怕女孩似的,人家又不是老虎。

村庄里和你差不多大的孩子都打酱油了,你到底要怎么办?也没看出哪里比人笨,就是恋爱这块不开窍。

老郑你急什么呀!儿孙自有儿孙福,有的女人强势暴躁,就像个女老虎,我家的不就是吗?不是为了传宗接代,男人一个人过挺好的,多自在快活,你说是不?

他老婆拍着他的肩膀说,你这老不死的,那你就出去吧!别再回这个家了,说我是女老虎,我吃你了吗?看你养得一身肥肉,比谁过得苦了,我嫁给你20年,图了你什么?刘伯伯说,玩笑,开玩笑的……

他们又把话题聊到郑伯伯的儿子郑青身上,再说这娃长得白面书生,相貌英俊,应该挺招女人喜欢的,他是个孝子,想多陪陪你这个老爸,一旦有了老婆孩子就没那么多心思。

另外一个邻居说是不是他心里有喜欢的女子,所以不愿意相亲,大家你一言我一言,现在年轻人的心思父母哪搞得懂,我们那时候20岁就结婚了,现在的孩子快30岁也不着急,都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先成家才好安心创业

怎么样才能放下内心的执念(这样的执念是不是一种心理疾病)(2)

郑青每次都说:不急,爸爸不急这个,我想多陪陪你,你一个人辛苦了这么多年,我还要带你去很多地方游玩看看。可你总是要成家的呀,你怎不能总是陪着老爸呀?郑伯伯说

郑伯伯命运坎坷,中年丧妻,他一个人既当爹又当妈,把儿子郑青抚养成人,他平常在村庄附近的窑厂上班谋生,窑厂主要生产盖房子的砖头,用优质黄泥胚高温烧制成红砖,郑伯伯就负责拉架子车的土坯往烟囱门口,来来回回一天上百趟,繁重而枯燥,郑伯伯50多岁就被生活的重担压弯了腰。

年轻时郑伯伯是有机会改变命运的,那时候他在部队当兵表现优秀,势头正好,得到领导们的欣赏,有机会留在部队,他还打算考部队的军官学校,可惜命运弄人,郑伯伯的母亲突然病重,他就退伍回老家照顾母亲,主动放弃了部队的大好前程。

命运的转变就这样开始的,在孝顺这一块,他的儿子郑青完全传承了他的品德。

成为农民后的郑伯伯,在亲戚的介绍下娶了本村姑娘,本分质朴,两个人勤劳肯干,日子过得井井有条。

那一年,命运再次锤击郑伯伯沧桑的身躯,在他36岁那年,他老婆在田里插秧,突然电闪雷鸣,他老婆一声尖叫就倒在稻田里。这事至今让所有人莫名其妙,是不是他老婆身上有电,还有老人说这女娃人挺好的,这老天是让她在还前世的孽债吧!好好的人,说没就没了,雷还真能劈死人。

此后,郑伯伯变得郁郁寡欢,不再听到他爽朗的笑声,他拒绝了好心人介绍的对象,拖着个十岁的孩子再重组家庭会有更多的相处麻烦,还不如一个人独自拉扯孩子,至少不会让儿子受委屈。

郑青是孝顺而不着急终身大事,其实这只是一部分,是表面冠冕堂皇的借口,真正的原因是他在外面工厂里有心上人

怎么样才能放下内心的执念(这样的执念是不是一种心理疾病)(3)

他在服装厂做裁剪工,下面有两个跟他学徒的,还有几个拉布的杂工,他们对郑青尊重服帖,在这样的服装厂裁剪师傅算是薪水较高的职位。

裁剪房的隔壁是发货室,发货室就是发衣服上的辅料,拉链、扣子、帽带,魔术贴之类,发货室的中年女人是老板娘的堂姐,大家都喊她陈姐。

我们做衣服的辅料都得上她那儿领,有次听车间里老乡说,陈姐是个单身母亲,40岁的人看起来却很年轻,为人热情大方,每次远远的看到员工过来领料,总是笑嘻嘻的模样,让人觉得亲切愉悦。

更让人惊奇的是这个陈姐和郑青关系亲密,开始大家不以为然,毕竟陈姐对谁都很热情。何况他比正青大了12岁,可事态的发展就是这么奇妙。

陈姐常邀请郑青和裁剪房的弟兄门一起去她家吃饭加餐,她会做许多螃蟹,龙虾,鱼丸,排骨,有时候她还会单独给郑青带一份,担心他吃食堂的大锅饭菜,养不好身体。

同事们背后调侃说,他们姐弟彼此欣赏,郑青欣赏陈姐的性格为人,还有文雅气质,陈姐常夸赞郑青能干上进,他们的举止眼神温柔亲密,让人怀疑他们是故事发生,肯定是有男女情感关系那种。

有天晚上加班,整间组的王师傅两口子最后关闸回宿舍,下班的时候经过裁剪房,他们看到陈姐头发凌乱,面色红润的从裁剪房出来,郑青紧随其后,看到王师傅,他们露出尴尬的微笑。

这么晚他们还亲密的在一起,第二天,王师傅在车间里小声谈起此事,有同事说,他也见过这样的情况,可以确定他们是有不正当关系的。

怎么样才能放下内心的执念(这样的执念是不是一种心理疾病)(4)

他们俩会是认真的吗?真会一起结婚吗?他们俩的恋爱瞬间引爆了全厂,成为最热闹劲爆的爆炸性新闻,仿佛平静的生活有这样的佐料是件大乐事,大家从之前的小声嘀咕到现在的公开谈论。

郑青是我们安徽老乡,有时候大家的辅料不小心丢了点,都托他去找陈姐帮忙补,不记在账本上,这样就还不用从工资扣,车间同事们似乎乐于看到他们继续发展下去,如同是看免费的真人出演大戏。

这是为什么郑伯伯当时托人介绍,他不愿意去多看眼,他不想让门口人知道,自己在外面有一个大自己12岁的女朋友,他需要合适的时机公布。更要想好怎样能让父亲接受这场姐弟恋。他计划把自己的年龄拖大些,父亲对他的期望值就会低些。

郑青和陈姐突破重重阻碍,不顾舆论指责终于走到了一起,其间的心酸压力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郑青和他爸曾多次说起,如果不能和陈姐在一起,他这辈子不会结婚,对其他女性提不起兴致,没有相处下去的欲望。

陈姐给了他情感的巨大慰藉,让他感觉到心安踏实,体会到母爱和男女情爱双重的温馨美好,这种幸福感是他一直在梦境中苦苦寻觅的,他愿意用毕生去珍惜守护她。

他们俩领证后,一起开了加工厂,一个负责裁剪部和生产管理,一个对接货源,照顾家庭。曾经的老板娘介绍他们不少外贸单子,帮他们度过了创业的最初艰难阶段。

几年后郑青在福建石狮买了好几套房,20人的加工厂已扩大成500人的大型服装织造公司,妥妥的中产阶级精英人士。

郑青和陈姐是我这么多年见到过的唯一一个成功的姐弟恋案例,陈姐在44岁那年他们生了个女儿,她是冒着生命危险去做高龄产妇。她自己的大儿子在美国留学,学习服装设计专业。

他们相爱相恋的过程,留在很多同事的记忆里,多年过去了,我们这些老同事相聚在一起,都会聊到他们轰轰烈烈的爱情,

问世间情为何物?能让人如此勇敢。他们跨越区域,跨越年龄,承担社会舆论压力,组建家庭生娃,这是爱情的力量与神奇。

如今郑伯伯每半年时间在福建石狮,还有半时间在安徽或者旅游中度过,他跟随儿子儿媳陆续去过十几个国家,相比老家的同龄人,他要幸福太多,吃穿不愁,下人孝顺,身体健康,精神矍铄。

刘伯伯说,上天是看他前面大半辈子过得太辛苦了,让他晚年好好享享福。

所有的情感,只要是真心相爱,彼此欣赏,都应该值得尊重,毕竟他们没有违反社会道德,没有触犯法律,没有危害他人。

这样的义无反顾的执念,并不是每个人生命里都能遇见,即便遇见,不一定都能修成正果。

怎么样才能放下内心的执念(这样的执念是不是一种心理疾病)(5)

作者:齐帆齐,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安庆市作协会员,已出版《追梦路上,让灵魂发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