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看一则近期的新闻。

“近日,发明MP3这种音频播放格式的德国研究机构——夫琅和费集成电路研究所(Fraunhofer Institute for Integrated Circuits)宣布,该机构已经终止了某些MP3相关专利的授权,从另一方面来看,这就意味着该机构不想再对这种格式继续提供支持,因为2017年已有诸多更好的音乐存储和播放方式出现,因而,MP3该寿终正寝了。”

月光宝盒mp3是什么牌子(还记得当年用过的)(1)

MP3,蜜糖还是砒霜?

这则新闻如果放到十年、二十年前,一定会有很多人拍手称快,尤其是坚定的唱片收藏者和音乐行业工作者。但在十年、二十年之后再读到这条新闻,却不禁有一些伤感。

这倒真印了一句俗语: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但其实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知道这句俗语还有失传的后半句,那就是:一旦报仇,却会伤感。

MP3格式的出现,无疑是现代音乐工业史上,最具争议的一件事情。推崇MP3的人,认为这就是蜜糖;反感MP3的人,则认为它就是砒霜。从黑胶到卡带再到CD唱片,至少近百年的音乐载体史上,还从没有一种音乐载体,会相应出现如此截然对立的两大阵营。

很多事情说来也怪。原本像工业、机械、科技层面的东西,因为它们的理性、冷硬和非人性,往往在诞生那天起,总会受到感性人类的排斥。典型如早年被视为妖怪与猛兽的火车,最终却因为绿皮火车日复一日的承载,在如今已经成了文艺的代名词。而早年被认为可以摄人魂魄的照相机,如今即使是那些器材本身,也都被赋予了风花雪月、诗与远方的印迹。

人,是有感情的。日久的相伴,你甚至都想要和不会讲话的娃娃,走进婚姻的殿堂……

MP3同样如此。当如今音乐圈人士都吃上了饭,甚至喝上了海鲜粥,并且通过选秀节目、影视歌曲、授权曲库等等各种各样的方式,绕道过上了音乐给予的好日子,回过头来看人与MP3的这段往事,竟然也是苦中有乐。

月光宝盒mp3是什么牌子(还记得当年用过的)(2)

随机播放的惊喜

作为一个重度的唱片收藏者,对于MP3这样看不见摸不着的格式(难怪有人叫它马屁三),从一开始我就是心生抵触的。因为MP3这个东西吧,它破坏了我们这种人传统的听歌模式。比如听熟悉的童安格经典专辑《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我们已经习惯了在同名主打曲稍做休息之后,迅速就切换到节奏感相对很强的《让生命去等候》。

然而,可怕的事情发生了,用MP3听歌却完全不那么讲究,不仅在《其实你不懂我的心》之后,可以是《忘不了》,可以是《别离歌》,它甚至还可以是《一无所有》,《Hotel California》,它可以是所有的歌。这就让我们这种正经人家出来的人,显得相当不适应,每一次换歌都像是经历一次宇宙大冒险,在想知道下一首歌曲是哪一首时,空间全萦绕着“你猜”的回声。

当然,这一切在如今早已经变得不再重要了,谁还Care一首歌曲后面必须跟着某一首歌曲?岁月是把杀猪刀,其实,它也是一台搅肉机。

即使像我这样喜欢唱片,恨不得听唱片前要焚香沐浴的,同样也曾经迷恋过MP3。因为,MP3真的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口。经历了打口磁带对于世界的开放,MP3的开放则是全方面的。对于渴望在音乐世界里求知的人来讲,MP3的出现,让收集一个歌手的全套专辑(作品)变得轻而易举。并且,爱摇滚的人从此可以爱上爵士,爱古典的人偶尔也可以听听乡村,爱说唱的发现电子原来也很迷人。这才是真正的“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啊!

月光宝盒mp3是什么牌子(还记得当年用过的)(3)

最强互动感

在我看来,现在的数字音乐时代,虽然有大数据,虽然有系统推荐,虽然有各种的歌单,听歌的模式也是五花八门,但真正互动感最强的,还是音乐版权最黑暗的MP3中世纪时代。

那时候,找同道可以去花边下、碟碟不休、校园民谣网、浪琴、捌零音乐论坛等社区论坛,去交流音乐、讨论心得。其中很多潜水不潜水的人,如今甚至都进入了音乐行业,甚至不乏还有高层。

而网站类的,则有网蛙、9Sky,以及后来的VeryCD和巨鲸,你可以通过网站内的搜索页面,找到你想要的唱片,然后以FTP、eD2k等多种方式进行传输。值得一提的是,VeryCD电驴大全,真是一个能够满足大部分歌迷无尽“兽”欲的MP3超级大卖场,全场免费、统统免费,买不了吃亏、更买不了上当……

还有一种值得一提的方式,就是以SoulSeek和Nepster为代表的P2P传输MP3。前者曾经是国内第一代独立摇滚乐评人严竣的最爱,并且在各种场合大肆推广,吸引了无数高端乐迷用户的注意。虽然不得不说,SoulSeek简直是对人意志和耐力的考验,因为有时候下一张专辑,可能需要几小时,可能需要几天,可能需要几周,甚至可能需要几个月。为了一张专辑等几个月,现在的歌迷肯定会说:“何不食肉靡”?

像SoulSeek这样的P2P软件,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一种共享经济。你的MP3是你的,也是我的;我的MP3是我的,也是你的,我们的MP3,最终都可以用群的方式一起P。然后通过不停聆听对方喜爱的音乐,让自己的音乐世界变得更为开阔。

月光宝盒mp3是什么牌子(还记得当年用过的)(4)

让音乐回归音乐

仔细想想,抛开版权方面的黑洞不谈,MP3虽然是死的,但它却比活的偶像和歌手有一点要好,那就是热爱MP3的人,都在围着音乐这个载体而不是人。在一定程度上,MP3的出现,打破了以前唱片公司的包装模式,打破了唱片公司从上而下统治市场的平衡,让这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听得到的东西,最终让音乐回归到音乐。没有脸的MP3,让造型师和设计师差点失业,却给了人们更多的好音乐,那种原来没有包装的好音乐。

当然,MP3确实沾染了很多音乐人的血。它把免费的快乐,建立在音乐人的痛苦之上,虽然唱片时代也有盗版,只是MP3在打开音乐窗口的同时,它的零门槛复制和传播,确实也加速毁灭了音乐版权的价值。从盗版的角度来讲,MP3唯一的贡献,也仅仅是干掉了盗版唱片产业链。

技术是死的,人是活的。非法复刻和盗版这个锅,其实不应该完全由MP3来背,就像同样可以复刻的CD,并不就代表着它是盗版的源头。刀在人手上,有人用它来砍人,有人用它来切丁丁。凶器的定义,因人而异。

月光宝盒mp3是什么牌子(还记得当年用过的)(5)

音乐,感动依旧

如今,MP3这种格式已经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虽然类似的如AAC格式,以及目前的数字音乐流媒体,依然还会继续把音乐传播下去,但那种无拘无束下MP3,并且导到“月光宝盒”的日子,终究一去不复返。

对了,说起“月光宝盒”这个MP3播放器,95后的歌迷恐怕早就不知道这种十年前的高科技产品。就像90后同样不知道Discman是用来干啥的一样。而对于00后来讲,那种花几天时间下载一张专辑甚至一首歌,然后导到硬盘再导到MP3的听歌模式,更是反人类和令人发指的。就像他们早已经不知道面对一张CD唱片时,该用什么样的播放器去聆听,而即使有CD机,也不知道如何找到正确的插入方式一样。

所幸,耳边的旋律还是一样的,320K、FLAC、APE、WAV,Who Care?

音乐的感动是一样的,就好。

月光宝盒mp3是什么牌子(还记得当年用过的)(6)

艺绽君说

各位刷着手机的小伙伴们,相信你们都对MP3这种听音乐的方式无比熟悉吧?最近,关于“MP3死了”的消息传来传去,有人说这是官方给MP3判了死刑,也有人认为,这是宣传报道上出现了偏差,MP3没有死。

是啊,就算专利的持有者因专利过期不再对它进行授权许可,也只是宣告一种文件格式变得过时而已,从MP3时代走过来的你们,电脑里那些大大小小的音乐文件并不会“哗”一下都消失的!所以,看到“MP3死了”这样的新闻也不用担心,小伙伴们还是可以愉快地听歌的!

不过,怀旧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毕竟MP3风行的时代满载着我们的回忆。那时候的你是不是还在象牙塔,在教室里翻出心爱的MP3,偷偷摸摸地,戴上耳机就好像拥有了全世界。或者常常和朋友们聊天:你最近在听谁的歌,我最近又在听谁的歌,聊完之后还要补一句,“把你这几首拷给我”——在互联网听歌时代还没全然到来之前,这样相互拷贝的分享,着实是友情岁月中最好的见证……

当然啦,时代在发展,三观无比正的艺绽君(ID:bjvariety)还是希望大家正视数字音乐版权保护滴!不过这不妨碍我们说说当年的经历,那时的你是不是也是MP3的重度依赖者?会不会也存了好几个月的零用钱,就为买一款最新的MP3播放器?播放器里的歌曲,又陪你走过了哪些人生岁月?欢迎大家留言噢,或许你会发现和你同样爱音乐的同道中人。

有音乐的人生

不会特别糟

-END-

转发是一种幸福

点赞是一种鼓励

分享是一种支持

本期作者:爱地人

本期编辑:韩轩

订阅号:艺绽 · bjvariety

至 臻 文 艺 · 绽 放 如 花

北京日报文化新闻部 诚意奉献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发布或推送的所有内容,除注明来源外,版权均属北京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机构或个人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或发表。违者将由北京日报社依法追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