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大染坊》只是一部纯粹的商战剧,其实剧中人物的感情也是耐人寻味,非常动人。我们常说最美好的感情是爱情、亲情,当我真正看懂《大染坊》时才发现也未必如此。最不可靠的感情,就是爱情,背叛者比比皆是,背叛成本太低;若说亲情,父母或许想的是养儿防老,对儿女来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大染坊》中陈寿亭与沈远宜之间的情感深深触动着我,说他们之间是友情,却多了一点亲昵;说是亲情,又多了一点情人的浪漫。我在辞海里找不到一个名词来形容,唯用纯洁。

看完大染坊有什么感受 重温大染坊才明白(1)

海边相遇、救命之恩

沈远宜本是东北大学的一名学生,与东北军的霍长鹤军长相知,相爱。闻知霍长鹤负伤在青岛治病,于是只身一人前往青岛寻找。岂知寻遍各大医院都未得霍长鹤下落,不幸行李被偷,就连身上那件霍长鹤送的衣服都被车夫拿去抵作车费。寻不着爱人,又身无长物,伤心绝望下,沈远宜一时想不通竟想以身殉情。

看完大染坊有什么感受 重温大染坊才明白(2)

恰逢陈寿亭与卢家驹、赵东初喝完酒之后来到海边散步,便见到沈远宜失魂落魄地坐在海边哭泣。陈寿亭在海边常见过人寻短见,便知道沈远宜必是如此。于是上前去安慰她,并且表明自己的身份以消除她的担忧。在陈寿亭苦口婆心地劝解下,最后沈远宜便打消念头,跟随他一起去找住处。

初见,沈远宜心中其实对陈寿亭有一定的戒备心理,因为她刚刚才经历了人间的绝望,体会到人情的冷淡。对于一个陌生男人,她不敢信任。直到陈寿亭叫他起来时说了一句话“我是个男人,又不好扶你,你自己起来吧”,她对陈寿亭有了初步的信任,才愿意跟他走。

看完大染坊有什么感受 重温大染坊才明白(3)

路上陈寿亭一路小跑,沈远宜坐在车上,车夫提议让陈寿亭上车,但他直接说“没听说过男女授受不亲嘛”。沈远宜见状也叫他上车,他便说道:你一个人轻,车夫拉得快,他能跟着跑,就这样陈寿亭一路气喘吁吁地跑去渤海酒店。

如果说,陈寿亭直言不好扶她,让她对其有了初步的信任。那么当车夫以及自己叫陈寿亭上车一起坐时,陈寿亭以男女授受不亲而拒绝,这让她对眼前这个男人的戒心基本消除。要知道,当时陈寿亭还是喝了酒有点醉,走路都有点晃。

看完大染坊有什么感受 重温大染坊才明白(4)

到了渤海大酒店,沈远宜叫他大哥,并给陈寿亭鞠躬行礼,陈寿亭赶紧叫人带她去客房休息。当沈远宜走到一半时忽然停下脚步,回头看向他,两人对视了一眼,陈寿亭便赶紧催促她上去。之后他便吩咐酒店经理给她做饭,并让其找医生给她看病。最后还交代酒店经理,如果沈远宜有什么需要,只要是不过分就尽量满足她,等过几天她心情好了就打发她走。安排好之后,陈寿亭便离开酒店。沈远宜洗过澡之后,便向服务员了解陈寿亭,服务员说了一些简单的情况,重点是陈寿亭人很好,心眼不坏。

来到酒店,服务员及沈远宜给陈寿亭行礼时,陈寿亭的第一反应是,都冻成这样了还行哪门子礼,在陈寿亭心里关心的是她的身体,至于她是谁及其他情况并没有去了解。如果说前面的行为让沈远宜消除了戒备,那么当她回首望向陈寿亭那一刻,我想那已经有一种别样的感情蕴含在里面。我们可以从她的眼神中感觉出好奇、感动以及温暖。这一次的相遇为两人的感情埋下伏笔,这一份感情却需要等到几年后才能表现。

过了几日,酒店经理告知陈寿亭,沈远宜已经走了,走时从酒店借了20大洋以做盘缠,并留下书信一封。信里提及自己的基本情况,对陈寿亭表达感谢,并表示来日定当相报。

叙情馆邂逅

几年之后,陈寿亭卖了青岛的大华染厂,来到济南开了宏巨染厂。沈远宜此时沦落红尘,当她从报纸上看到宏巨染厂的广告时,便立马去确认,没想到真是陈寿亭,她简直是欣喜若狂。可惜陈寿亭不在工厂,本想去拜访,后来还是决定等到染厂开业时再给陈寿亭惊喜,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下午竟然在叙情馆与他邂逅。

看完大染坊有什么感受 重温大染坊才明白(5)

沈远宜来到济南后,被她姨妈坑骗落入红尘,成了远近闻名的名妓,外号夜明妃。恰巧陈寿亭为了感谢卢家驹,准备请他去见夜明妃。来到叙情馆之后,陈寿亭满口粗言秽语,引得远宜姨妈的不屑。当远宜走下楼见到了陈寿亭时,露出笑容。但当她向陈寿亭问好时,她发现陈寿亭没有认出自己。

当她与卢家驹上楼时,此情此景与当年一模一样,陈寿亭望向他,而她转身回眸一笑望向陈寿亭。陈寿亭说了一句,你看我干什么,赶紧上去把我兄弟伺候好了。远宜会心一笑,点头便上楼去了。远宜上去之后,赵东初对寿亭说,感觉夜明妃对你有意思,他觉得刚才夜明妃看寿亭的眼神分明就是喜欢她。寿亭说自己是大老粗,人间没见过觉着新鲜而已。

叙情馆的邂逅,远宜从第一眼见到寿亭后,脸上一直露出了会心的笑容,眼神从未离开过寿亭。那种笑容,是发自内心的,直到她在楼梯上回首。浑身上下透露出来的是柔情似水,没有一丝红尘女子身上的妩媚、妖娆。那回眸一笑,简直就是点睛之笔,一下子将记忆拉回到几年前。只不过当时寿亭没有认出她来,我想那可能是意识上。但寿亭不自觉地抬头望她,相信是发自内心的的行为,绝不是见到美女多看一眼。意识上也许可以忘记,心灵的感受不曾忘却。不得不说,导演对这一幕的安排,实力演员的演绎,都恰到好处。

开业礼上的惊艳全场

染厂开业礼上,来了一群达官贵人,让寿亭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正当他纳闷时,远宜突然出现在他眼前,寿亭目瞪口呆惊住了。迎宾念出:陈寿亭先生之至爱亲朋,红颜知己。本埠红星,沈远宜小姐。现场所有人都感到惊讶,寿亭一直呆呆地站着,望着,没有回过神来。正是这个他眼中的济南第一名妓,怎么会来到他的开业典礼上。

远宜手拿鲜花,一步步向寿亭走去。当家驹走过来相迎时,她完全没有搭理,眼神一直没有离开过寿亭。直到走到寿亭跟前对他说“哥 我在青岛借了你二十块大洋”,此时寿亭才回过神来脸上露出笑容,点头连说了几声“对...”。然后对她说“妹子 好好好...”,然后回过头大声喊了一句“好”。

看完大染坊有什么感受 重温大染坊才明白(6)

之后远宜便托着寿亭的手,跟在他后面一起走上楼去。在楼梯上时,寿亭回头望着他,脸上的笑容一直没有停过。那些所有的达官贵族,就是远宜给寿亭的贺礼,以报当日救命之恩。

看完大染坊有什么感受 重温大染坊才明白(7)

事后,赵东初与寿亭谈起此事,东初说沈小姐对六哥可是不一般呐。寿亭回道,他与远宜在一起不是男男女女的事情,具体怎么回事,他也说不清楚。

其实,寿亭说得没有错,他确实不清楚那种感情。如果说是男女之情,一方面自己从没想过这事,他一想起妻子一家人对他的好,就不能干这事,所以这么多年一直没往这方面想过;另一方面,他也知道远宜对霍长鹤的爱,在那个时代,一个女人若非爱到骨子里面去,又岂会为爱殉情。所以他心里的那种感情不是能简单说得清楚,但又绝不是爱情。

结为兄妹、促膝长谈

寿亭临去上海之前,去到叙情馆见远宜。远宜提出想约寿亭的妻子采芹上街,她觉得跟采芹在一起也特别亲切,想送件礼物给她。当寿亭说等从上海回来时再详聊,这个地方不能长呆后。见到远宜有点不开心,便说“我看见你高高兴兴的我心里也舒坦,一看到你唉声叹气的,我这心里也就揪着”。

之后远宜说:六哥,咱以后就算做亲兄妹行吗?寿亭怔住了,慢慢回头望向她,眼里噙着泪水,过了一会才说道:好,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亲哥。然后开心地笑着,但是眼睛里面的泪水在打转。

看完大染坊有什么感受 重温大染坊才明白(8)

过了几日,寿亭从上海回来,立马就来见远宜。给她带来很多礼物,还有一块浪琴的手表。寿亭还特意带了蛋糕给她吃,寿亭看着她吃蛋糕的时候,脸上一直带着笑容。他说在上海林祥荣惹得他一肚子气,但只要他一想起有妹子,就什么都别往心里去了

看完大染坊有什么感受 重温大染坊才明白(9)

寿亭说只要一想起她的这个住处,心里就来火,一想起她在这跟那些臭男人说话,恨不得拿把机关枪全把他们给突突了。他劝远宜从良,可以去自己青岛的房子住。过个两年,找个正经人嫁了。聊到霍长鹤时,寿亭火气很大,他觉得如果霍长鹤敢嫌弃远宜,就让他去一边玩去。

远宜被寿亭一番话感动得落泪,从来没有人劝她从良,哪怕是自己的姨妈都没有,那可是她的亲姨妈。如果说亲情可贵,那么眼前这个人与他无半点血缘关系的人,却愿意照顾她,为她着想,更胜似亲人。他们两人不是情人,但是却有着一份浪漫,单看吃蛋糕的场景,绝不可能仅是亲情或友情所能有的。

离别不舍

看完大染坊有什么感受 重温大染坊才明白(10)

不久之后,霍长鹤来到济南,两人见面之后和好如初,远宜决定跟他一起去南京。临走之前,远宜来向寿亭道别。她心里非常不舍,害怕以后会见不到寿亭。说着说着,眼泪不自觉地落下。寿亭心里也非常地不舍,眼里含着泪水,他用手去给她抹泪并说道:妹子别掉泪,留着那泪,等我送你时再掉。最后,远宜用寿亭的手摸着自己的脸。

看完大染坊有什么感受 重温大染坊才明白(11)

看到这一刻时,我的心已经被融化。我在与父母、爱人、兄弟、朋友分别时,从未有如此强烈的一种情感,我想这是两个充满爱的灵魂之间的碰撞。心与心之间的交流,无法用任何的语言、文字将其表述。此情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有一回。

结束语

年少时看不懂他们之间的情感,等到自己经历过爱情再重温这部剧时才明白,原来这才是世间最纯洁的感情。

陈寿亭自幼父母双亡,无兄弟姐妹,直到被周家收留后才感受到亲情。面对远宜,他心里有亲情,因为缺失,所以有对亲情的渴望;但又不完全是亲情,因为他们之间还多了点浪漫。无论是吃蛋糕的场景还是对视的眼神,这些在常人看来似乎是情侣才能有的浪漫温馨。如果说是朋友的友情,他们之间又多了一些亲密的感觉。他们可以很自然地牵手,可以很柔情地去替她抹泪,当他心情不好时一想起自己的妹子,心里便没什么不痛快了。远宜对寿亭的笑容,不是亲人、朋友之间能有的,更不是恩情所需要的,

尘世间,有多少感情能像他们之间一样,是那样的纯洁。纯洁到不需要去做什么解释,也无法解释为什么会对彼此这样。那是一种清新脱俗的情感,在现在的字典里找不到一个名词来形容。介乎于亲情、爱情、友情之间,而又在那之上。反观我们身边的亲情、爱情、友情,说到根本上都可以找到某种原因去诠释,并且总能找到瑕疵。也许,像他们之间这样的情感,只存在于作家的笔下而已。

码字不易,如果您觉得我的文章还不错的话,请为我点个赞,点个关注。如果您觉得有不到之处,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非常感谢您阅读我的文章。

往期文章

重温《大染坊》:才顿悟卢家驹的大智慧

重温《大染坊》:才领悟陈六子为何能在乱世中叱咤商场

#群星10月榜##创作挑战赛##我在岛屿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