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陶潜《与子俨等疏》:“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第九期成语故事(九洲成语故事开卷有益)(1)

图片来自网络

在宋朝初年,宋太宗赵光义,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

宋太宗想要有一番作为,于是宋太宗赵光义命文臣李防等人编写《太平总类》。 这部书收集摘录了一千六百多种古籍的重要内容,分类归成五十五门,全书共一千卷。

宋太宗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两、三卷,一年内全部看完,遂更名为《太平御览》。

第九期成语故事(九洲成语故事开卷有益)(2)

图片来自网络

当宋太宗下定决心花精力翻阅这部巨著时,曾有人觉得皇帝每天要处理那么多国家大事,还要去读这么部大书,太辛苦了,就去劝告他少看些,也不一定每天都得看,以免过度劳神。 可是,宋太宗却回答说:“我很喜欢读书,从书中常常能得到乐趣,多看些书,总会有益处,况且我并不觉得劳神。”于是,他仍然坚持每天阅读三卷,有时因国事忙耽搁了,他也要抽空补上,并常对左右的人说:“只要打开书本,总会有好处的。”,

宋太宗由于每天阅读三卷《太平御览》,学问十分渊博,处理国家大事也十分得心应手。当时的大臣们见皇帝如此勤奋读书,也纷纷努力读书,所以当时读书的风气很盛,连平常不读书的宰相赵普,也孜孜不倦的阅读《论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谓。后来,“开卷有益”便成了成语,形容只要打开书本读书,总有益处。

第九期成语故事(九洲成语故事开卷有益)(3)

图片来自网络

点评:

读书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身心状态的人来说,开卷不全是有益。

比如身体特别虚弱的人,读书对他来说就是劳神,这时候适当活动,做点活计反而能起到活络气血的作用。

比如,对年龄比较小的小朋友来说,是不是开卷有益呢,孩子有他的成长规律,孩子学习和读书的方式与成人不同。有一些书并不适合,需要等孩子成长到一定程度再去读反而事半功倍。

但对于孩子背诵华夏经典来说,自然是多多益善,但也不能压着孩子去做。

开卷有益的度,需要大家自己去把握[呲牙]

第九期成语故事(九洲成语故事开卷有益)(4)

健康 智慧 国学

关注我们,人生不迷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