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六届中国计算机实践教育学术会议暨第十五届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实践教学论坛(CPEC2022)在广西桂林召开,会上揭晓了第七届全国计算机类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含人工智能类)成绩,陕西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教师孙连山、付菊参赛的“一元多项式运算器的设计与实现”实验教学案例荣获一等奖。付菊在大会上作了分享报告。

陕科大好还是交大好(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大)(1)

全国计算机类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计算机学科组共同主办。该竞赛从2016年开始举办,是目前国内参赛高校最多、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全国性计算机类实验教学竞赛。此项赛事旨在实现高校计算机类课程实验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的协同,推进探究性、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提升高校教师的实验教学水平。以问题为导向,在教学中培育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先进教学理念、内容、技术和方法的广泛应用与共享。

陕科大好还是交大好(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大)(2)

本届竞赛从2022年7月开始,分初赛和复赛两个阶段,吸引了来自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多所“双一流”高校在内的百余所高校的优秀实验教学案例参赛。经过网评、会评、复评,最终63个实验教学案例获奖,其中一等奖19个陕西科技大学高度重视本届竞赛,在教务处的支持指导下,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精心组织,历经竞赛宣传、备赛跟踪、专家指导等多个环节。对照金课的“两性一度”标准,落实OBE理念,案例设计充分体现实验背景的工程性、知识应用的综合性、实现方法的多样性、考核评价的形成性、实验应用的拓展性,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最终赢得专家评委的普遍认可,荣获一等奖

陕科大好还是交大好(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大)(3)

本次获奖,对陕西科技大学一流课程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一直以来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矢志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建设一流课程,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2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0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5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近年来,学校教师在国家级、省级教学项目中连创佳绩,整体水平居省属高校前列,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70项。

陕科大好还是交大好(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大)(4)

接下来,陕西科技大学将继续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一流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大各类课程的建设力度,进一步健全一流课程管理、评价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和学生综合能力,着力打造更多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全面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学校教师在各类教学竞赛中再创辉煌。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头条号:陕西科技大学招生办

注:文章部分素材来自陕西科技大学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