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14年冬天,刘禹锡接到朝廷的诏书,命他即刻离开朗州,赶回长安。真是喜从天降,刘禹锡几乎整晚都没有睡觉。自从“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到朗州,刘禹锡几乎时刻都在想着何时能够再回长安,那里有自己熟悉的街道、是国家的权力中心、还有众多的好朋友可以谈诗论道,终于这个愿望可以实现了。

三个孩子也已渐渐长大,听说要去长安城,晶莹剔透的眼神中充满了憧憬的神情,可惜爱妻已经不在了,不能跟他们一起回去了,看着爱妻曾经用过的东西,刘禹锡心理突增了几分伤感。

几天后,又传来一个好消息,当年和他一起被贬的其他人,柳宗元、陈谏、韩泰、韩晔、元稹等人也接到诏书回长安。好朋友窦常为刘禹锡举行了隆重而盛大的欢送宴会,大家推杯换盏,把酒言欢,九年多的时间,这里有太多让刘禹锡回忆的东西,从开始的一头雾水,到后来的轻车熟路,这里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刘禹锡的影子,耳熟能详的民谣也早已成为了这里的一部分。

刘禹锡豪放(刘禹锡13.柳暗花明)(1)

当年刚到朗州的时候是冬季,现在要离开了也是冬季。再冷的天,也阻挡不了刘禹锡回长安的步伐,当年的一腔热血好像又重新燃烧了起来,他期待着早日到达长安,早日见到自己的好朋友,早日看看长安城现在的样子。

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越往北走,天气越寒冷,道路也越难走,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再有一天就可以到达长安城了。刘禹锡住在长安附近的驿站里,窗外细雨春风,明天终于到长安了,看着明亮的烛光,刘禹锡写下了这首《元和甲午岁,诏书尽征江湘逐客,余自武陵赴京,宿于都亭,有怀续来诸君子》:“雷雨江山起卧龙,武陵樵客蹑仙踪。十年楚水枫林下,今夜初闻长乐钟。”

踏进长安城门的一刻,刘禹锡感觉像是离家多年的孩子重新回到家一样,柳宗元等几个好朋友都已经到达了长安。这天,几个人相约一同游玩,恰逢春暖花开,听朋友说玄都观里种植了很多的桃树,几个人欣然前往。

走进玄都观,擦肩接踵,三五一伙,六七一群,人满为患,大家都在欣赏着这风景如画的桃花。刘禹锡也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顷刻间,才思文涌,即兴写下了这首《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刘禹锡豪放(刘禹锡13.柳暗花明)(2)

元和:唐宪宗年号。十年:《全唐诗》作“十一年”,是传写之误。

紫陌:指京城长安的道路。陌:本是田间小路,这里借用为道路之意。红尘:尘埃,人马往来扬起的尘土。拂面:迎面、扑面。

玄都观:道教庙宇名,在长安城南崇业坊(今西安市南门外)。桃千树:极言桃树之多。

刘郎:作者自指。去:一作“别”。

白话译文

繁华道路上尘土扑面飞来,人们都说是刚刚看花回来。玄都观里的桃树有上千株,全是我离开京城后栽起来。

意气风发的一群人志气满满,本想大展宏图,结果却事与愿违。关注下一集:改变命运的一首诗,乐极生悲,再度遭贬

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时间不会偏袒任何人。你把时间花在哪里,你的成长就在哪里。世界上没有白费的努力,出众的背后也没有捷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