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不计其数形态各异的生物,为了适应生态环境的发展,这些生物一直都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经过不断进化发展,动物也出现了包罗万象的情况。比如同样都是鸡,但它的种类却让人眼花缭乱,其中就有土鸡、野鸡、生态鸡等等。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农村随处可见的野鸡,竟然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野鸡是否属于国家保护动物(野鸡明明已经泛滥)(1)

我们首先简单了解一下野鸡

在我们人类饲养的家禽中鸡类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家族,这个家族除了有乌鸡、山鸡、土鸡、其中还包括我们最常见的野鸡。那么这些鸡到底有何区别,山鸡到底是不是野鸡呢?虽然种类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而且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说的山鸡其实就是野鸡,只不过名称不同。野鸡与土鸡和乌鸡在血缘关系中应该是远亲,土鸡和乌鸡却是近亲。而我们常见的家鸡只是被人类驯化了,作为食物供人们大量食用,这些品种的鸡所生成的生态环境却是各不相同。

比如我们在农村中最常见的野鸡,它有一个学名叫支雉鸡,属于鸟纲鸡形目雉科雉属下的鸟类,换句话说野鸡与我们常见的家鸡以及乌鸡等等属于同科不同属的动物。有网友说:“其实野鸡就是家鸡的祖先,通过驯化野鸡,逐渐变为家鸡”。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家鸡根本不是从野鸡中驯化出来的,而是雉科属下的原鸡驯化而来的,原鸡和雉鸡它们却是同科不同属的鸟类。

野鸡是否属于国家保护动物(野鸡明明已经泛滥)(2)

图为一对原鸡夫妇

在动物学中,雉鸡类动物又俗称野鸡,据相关史学资料记载,在汉代时期吕太后名雉,为了避讳雉与雉鸡是同音,汉高祖对全国颁布了一条禁令,那就是把所有雉鸡改为野鸡,不允许再叫雉鸡。野鸡的名字就此流传开来,与其他品种鸡相比,野鸡重量达到了1—1.5千克,它的羽毛光泽鲜艳,横纹之间是黑褐色,颈部是紫绿色。从外观上来看,野鸡的体现要比家鸡小,但是整体的身形要比家鸡长,因为它们的尾羽是非常长的。

野鸡分布非常广泛,除了在我国农村地区比较常见外,它还主要分布在亚洲大陆上。比如田野、沼泽,喜于灌木丛、草丛中筑巢,隐蔽性较高。野鸡巢一般比较简陋,巢多呈碗状,里面随意铺一些甘草、树叶,装点些羽毛即成。几乎我国每个省份都分布着野鸡,在31个多品种野鸡中,它们的羽毛颜色也是有差异的,不过总体上来说野鸡主要是由黑色、白色、褐色、棕色、绿色等几个颜色组成,不过相比较而言,雄鸡的颜色比较艳丽,非常漂亮,而雌鸡的颜色大多数都是褐色的,整体色调是比较单一的。

如果说家鸡是杂食性动物,那么野鸡也是杂食性动物,除了吃昆虫外,它们主要吃农作物以及野生植物等等,野鸡繁殖期是在4-7月,在这个期间内,野鸡不会单独出行,它们会成双成对的在一起,而且我们还会频繁地听见野鸡打鸣声音,其实这是雄性野鸡在对异性发情,并且也是警告其他雄性野鸡不要靠近。很多人不禁会问道:“既然野鸡属于雉科鸟类,那么它们会飞吗?”答案是会飞,虽然会飞,但是野鸡很少飞,它们会加快速度奔跑,一旦人类轻易靠近它们,那么野鸡就会飞起来,至少能飞出十几米远。

野鸡是否属于国家保护动物(野鸡明明已经泛滥)(3)

图为野鸡窝

农村野鸡越来越多,“泛滥”的原因是什么?

如今农村野鸡越来越多,甚至是已经“泛滥”,这到底是为何?

其实农村野鸡越来越多主要跟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有着直接关系。随着农村人口外出打工逐渐流失,大量的耕地都在逐渐减少,庄家变少,树林增多,人们的活动范围也逐渐变小,而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反而越来越多,山上的野鸡自然增加了大量的活动范围。如果说以前野鸡的活动范围主要是在树林中,只有偶尔几只会流窜到庄稼地里,那么现在的野鸡却都开始下山了,尤其是到了繁殖的季节,野鸡会成群结队地往河边走,到处祸祸庄家。由于野鸡反应非常敏捷迅速,生存能力非常强,再加上它们的天敌动物逐渐变少,所以导致野鸡在食物链中失去了平衡,最后野鸡的数量也自然多了起来。

以前经济发展落后,农民收入来源有限,再加上相关野生动物保护法不完善,所以很多农民都会上山到处捕捉野生动物然后卖钱,其中就包括野鸡、野兔等等。在捕猎过程中,大多数农民基本都会用土枪打野鸡,那种火铜要装上火药,塞上钢珠之类的,到了山里远远地瞄准一群野鸡开枪。一枪放过必定有中弹的野鸡。但如今经济发展迅速,野生动物保护意识逐渐增强,而且农民都愿意外出打工,不愿意留在老家种地,耕地长期荒芜,野生动物更无需再担心人类会捕杀它们,这也是为何现在在很多农村地区中,像野鸡这种野生动物数量越来越庞大的原因。

在2017年外国媒体报道称,在英国的公路上野鸡是出现数量最多的鸟类,在过去的五十多年里,英国野鸡的数量也是成倍的增长,甚至已经到了泛滥的程度,埃克塞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庞大的野鸡群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当地人的生活,它们能够在各种生态环境中生活,即便是冰天雪地它们也会出来行动寻找食物。再加上生物链断裂,野鸡的天敌减少,渐渐的它们数量越来越多。

野鸡是否属于国家保护动物(野鸡明明已经泛滥)(4)

泛滥的野鸡,为何会成为国家野生保护动物?

在农村最常见甚至已经泛滥的野鸡怎么就会变成了国家野生保护动物呢?估计大家都会有这样的疑惑,其实能把野鸡列入野生动物保护法中,主要跟今年疫情有关。如果说以前野鸡是农家乐的招牌菜,甚至很多农家乐以此来吸引顾客,只要你想吃野味,统统都能搞到。在暴利的诱惑下,不少店主开始收购野生动物。那么现在你再想吃到野鸡,再想吃到其他野生动物,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触犯野生动物保护法,属于犯罪行为。

随着新冠疫情的发生,《野生动物保护法进行重新修订》,可以说这是有史以来最严格的一次野生动物保护法规。一旦野鸡碰上了厉害的细菌病毒,就会传播疫情。所以这次野鸡变成了国家野生保护动物,列入到野生动物保护法规中,也是为了人类自身安全考虑。

除此之外,野鸡在整个家族中也算是地位比较高的,它不像家鸡、乌鸡那么廉价。虽然野鸡数量越来越多,甚至是泛滥成灾,但是在受到未来生态环境改变的影响,野鸡活动范围也可能变窄,未来野鸡的数量有可能会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会成为濒临灭绝的动物,为了以后长远考虑,国家把野鸡列入野生动物保护法中。

野鸡是否属于国家保护动物(野鸡明明已经泛滥)(5)

出现野鸡在糟蹋庄稼,又是国家野生保护动物,该怎么有效防治?

有网友会问道:“如今野鸡泛滥,怎么还变成了野生动物保护法中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如果它们糟蹋庄家该怎么办?”对于野鸡糟蹋庄家这个行为, 很多农民也感到很无奈,真是碰碰不得,打打不得。面对辛辛苦苦种的庄家,被野鸡刨开吃掉,有没有好的办法呢?

1、做个“假人”放在庄稼地里

我们都知道野鸡的天敌是越来越少了,生态链断了之后,野鸡肆无忌惮,在以前人类是野鸡最大的威胁,那么现在面对野鸡破坏庄稼地时,我们应该做一个“塑料假人”给它穿上衣服,最好是颜色鲜艳的一些衣服,让后把他放到庄稼地里用来吓唬野鸡。当看到庄稼地“有人”坚守岗位在值班,自然野鸡是不敢轻易靠近庄稼地。

2、把庄稼地围起来,铁丝网中缠绕“磁带”

此外,农民还可以把庄稼地都围起来,然后在铁丝网中,用“磁带”缠绕着,当有风吹过的时候,这些“磁带”就会发出呲呲呲的响声,这种警惕的声音,很容易把野鸡吓跑。农民也不用再担心它们会破坏庄稼了。

3、使用啤酒瓶做口哨,来驱赶鸟

农民可以找几个空酒瓶,然后把这些空酒瓶放在地上,每隔一段距离就多放几个空酒瓶,在这些空酒瓶的瓶底多放点土固定住。敞开的啤酒瓶,有大风吹过的时候,就会发出像口哨一样的声音,虽然这些声音对人类没什么影响,但是野鸡听到了这个声音就会比较害怕,不敢轻易靠近庄稼,农民使用酒瓶驱赶野鸡是有一定效果的。

野鸡是否属于国家保护动物(野鸡明明已经泛滥)(6)

如今国家把野鸡列入《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在个人看来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好事,毕竟捕杀野生动物是为了一己之利,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不能因为满足人类的口腹之欲而遭到破坏,让我们一起呼吁善待动物,和谐共存,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