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许雯 照片由学校提供

“孩子性格有些内向,上课不敢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怎么办?”“老师一般喜欢抽哪类学生起来答问?”“怎样才能让孩子在课堂抽问中获得老师的更多关注?”……

一直以来,课堂抽问都是家长们比较关心的一个话题,一方面他们希望孩子能够在课堂上得到更多胆量和表达能力方面的锻炼,另一方面也会隐隐担忧老师在抽问的过程中,是否会照顾到每一个孩子,给予大家公平的锻炼机会。

对此,记者从成都哈密尔顿麓湖小学(以下简称:麓小)了解到,每当老师需要抽问时,都会拿出一个装着小木棒的容器,每一根小木棒上分别写着每一位学生的名字,被抽中的小木棒所对应的学生,则需要起来回答老师的提问。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每一位孩子被抽中的概率相同,保证了公平,打消了家长们的疑虑,同时还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让抽问慢慢变成孩子们的一种期待。当然,不止麓小,记者了解到,天府新区很多学校都在课堂提问方面有着独到的做法,这一看似平常的教学小环节,其实背后也是一门大学问。

如何让课堂抽问更公平?老师将学生名字写在小木棒上随机抽取

2020年5月,麓小在部分班级试点了课堂随机提问教学法,同年9月在全校进行推广。和传统的教师直接点人回答问题有所不同,该教学法讲究的是一个公平性,确保让每一位同学都能获得回答问题的均等机会。麓小校长黄丽娟介绍,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的提问里面会有惯性思维,如遇到有难度的题目,会优先考虑在学习表现上更好的孩子,也有将提问看作是一种“处罚”,以此提醒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这样的方式有悖于我们的教学理念,我们希望所有的孩子在课堂上都有平等回答问题的机会,而麓小的课堂应具有互动性、趣味性、挑战性,同时能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的惊喜,这也是我们推行探索随机课堂提问教学法的初衷。”

有效课堂提问的22条策略(如何让课堂抽问更加公平)(1)

传递提问法

据介绍,该教学方法涵盖了“提问-停顿-聚焦-传递”四步骤。简单来说,就是老师提问以后,会给到学生短暂的思考时间,然后老师会从装有小木棒的容器里抽取一名学生回答问题。如果被抽中的学生回答不了问题,还可以将问题传递给其他同学。

从聚焦到传递,这其实是一门学问,“我们在思考这类教学法时,除了让学生能够有所获得以外,另一个考量指向于教师,如遇到公开课时,被点到的学生回答不了问题,会影响到老师的课堂自信,因此我们在构思时,设计了一个传递环节,回答不了问题的学生可以向其他同学进行求助,这样既能促进学生间的团队互助,同时也有效地保护了老师的课堂自信。”

有效课堂提问的22条策略(如何让课堂抽问更加公平)(2)

老师课堂压舌板提问

被抽中的小木棒会被放在一边,下一次的提问仍旧从容器中抽取,以此保证每位学生被抽中答问的机会均等,“通过几个月的实践,我们也进行了总结发现,相比之下,学生的参与性和专注度都更高,过去部分孩子遇到抽问会闪躲,但现在学生更多是把抽问看作一份惊喜、一种期待,同时,学生也从中学会了更好的倾听和团队协作等。”

随机提问让课堂有何变化?学生不再胆怯将其看作一种“小幸运”

在麓小推行随机提问教学法前,曾发生了一个小插曲。那天黄丽娟如往常一样去班上听课,课后,一名学生跑到她身边,有些失望地问道:“校长,今天我一直没有被(老师)抽问,是不是我运气太差了?”

有效课堂提问的22条策略(如何让课堂抽问更加公平)(3)

校长黄丽娟观课

学生的话,瞬间触动了她,“孩子其实把老师的提问看作是一种期待,他们是渴望被老师抽问的,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把课堂还给孩子,也把尊严和尊重还给他们。”

变革需要创新,但也意味着挑战。为此,学校最初采取的是在小部分班级推行,并通过定期与学生、教师、家长以沟通交流进行回访,最终确定教学法的可行性后才在全校进行了推广。

黄瑾是麓小的小一家长,她的双胞胎女儿所在的班级是学校首批推行随机提问教学法的班。平日里,黄瑾也喜欢和家长们沟通讨论育儿经,“大多数家长还是在乎课堂上,老师的抽问如何保障公平性的,都希望自家小孩能够得到锻炼的机会。”她说,在推行之前,学校给家长们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听完就觉得特别有趣,而且老师的抽问不以孩子的成绩或者优秀表现作为标准,在增加了课堂氛围的同时,也很好地保护了孩子们的自尊心。”

在教学法推行期间,黄瑾也通过观看视频或走进课堂的方式去感受新教学法。她直言,和传统的教学法相比,麓小实行的创新教学法不仅让孩子受到了尊重,获得均等的被提问机会,同时能够正确积极地对待老师的提问,“我的小孩有一些内向,但通过她回家后的分享,我能感受到她的快乐,孩子已经把课堂的抽问看作是一种小幸运,即便抽问中有小朋友回答不了问题,也不会觉得难堪,小朋友们会通过互帮互助的方式来共同完成,整个课堂氛围特别好,让我们家长觉得很放心。”

扑克牌、大转盘、授课软件……十八般武艺全用上只因课堂抽问蕴含大学问

课堂抽问——一个看似简单平常的教学环节,其实背后也蕴含了一门大学问,它既要确保每一位学生有参与感,让他们能够真正地融入课堂,同时还得把握好课堂的氛围,为此不少老师都有自己的小妙招。

有效课堂提问的22条策略(如何让课堂抽问更加公平)(4)

课堂转盘提问

美岸小学教师张怡婧表示,传统教育中的课堂提问有些两极化,要么老师抽问的是表现优秀的学生,要么就是上课注意力不够专注的学生。对前者来说,是一种嘉奖,对后者而言则是一种“惩罚”,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在于,如此提问,成绩处在中等的学生易成为被忽略的对象,“综合来看并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老师的课堂教学”。为此,她选择的是以学号抽问的方式。为避免抽问重复,每堂课张怡婧会在固定的学号中去抽取,比如在一节课上,复习巩固抽取1-10号,新课练习抽取11-20号以此类推,而在下一次课时,涉及到的课堂内容会交替抽号,如此以来既确保每个孩子被抽中的概率均等,而回答的内容也具多样性。

说到课堂提问,南湖小学教师姚勤也有自己的独特经验。她介绍,借助授课软件进行抽问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类抽问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将学生名字输入系统随机抽取即可,部分教师也会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实际情况对抽问方式进行调整。

除了常规的抽问,姚勤还采取了扑克牌抽问的方式。扑克牌的数量和班上学生数量差不多,每张扑克牌会有对应的学生名字,需要抽问时就从扑克牌中去随机抽取,“小学高段学生表现欲望不像低段孩子那样积极,大多数抽问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学生举手,使用扑克牌抽问后,学生有一种期待的心理在里面。包括我们也会在给到问题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等,期间也使用过大转盘抽问的方式,目的是让每个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课堂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