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了命爱过的人被猜测被质疑(被掰弯的悲剧)(1)

1986年,威廉·赫特凭《蜘蛛女之吻》(1985)获得第5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时的影像

在第58届奥斯卡奖颁奖仪式上,主演《蜘蛛女之吻Kiss of the Spider Woman》(1985)的威廉·赫特William Hurt(1950-2022)听见自己得中魁首时,激动地冲上奖奖台,大声喊道:“天呐,这真是不可思议!”

拼了命爱过的人被猜测被质疑(被掰弯的悲剧)(2)

威廉·赫特和当时的女友玛丽·玛特琳Marlee Matlin在第58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现场时的影像

这是威廉·赫特首次获奖,因此十分激动,他在接受奥斯卡金像后对三千多名参加颁奖仪式的来宾说:“我要感谢拍出这部影片的巴西人,他们很有勇气。”

才从艺5年,只演过6部影片的威廉·赫特便得到了许多著名演员奋斗终生都未能得到的高誉,确实让人不可思议。

《蜘蛛女之吻》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靠了威廉·赫特的出色表演。

拼了命爱过的人被猜测被质疑(被掰弯的悲剧)(3)

威廉·赫特在电影《蜘蛛女之吻》(1985)中的影像

他饰演的莫利纳身穿丝绸长袍,红褐色的头发披在肩上,身段柔弱得象个苗条女郎,时而扭怩作态,时而卖弄风骚,时而虔诚仟悔,时而插科打浑,是一个女人味十足的同性恋者。

不过,威廉·赫特在领奖仪式上致答谢辞时却说:“依我看,这个人物不是同性恋者。我认为他是一个具有人情味的人。”

拼了命爱过的人被猜测被质疑(被掰弯的悲剧)(4)

莱纳德·施拉德

该片由编剧莱纳德·施拉德Leonard Schrader(1943-2006)根据巴西作家曼努艾尔·普伊格Manuel Puig(1932-1990)的同名小说改编。

“我终其一生等待着一个真正的男人。然而真正的男人只想要真正的女人。” 作为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之一的《蜘蛛女之吻》,一经出版即被列为禁书。

拼了命爱过的人被猜测被质疑(被掰弯的悲剧)(5)

曼努艾尔·普伊格

而作家曼努艾尔·普伊格是在拉美文坛为数不多的写同性恋生活的作家之一。

与其他许多阿根廷作家不同,他所描写的不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知识界,也不是阿根廷的中产阶级,而是最普通的民众,是社会中下层的普通人的同性恋生活。

实际上一直以来评论人界定《蜘蛛女之吻》政治小说的成分远远多于同性话题,或者说,同性关系只是《蜘蛛女之吻》的一种手段,因为只有这种才适用于牢狱的特殊环境。

拼了命爱过的人被猜测被质疑(被掰弯的悲剧)(6)

电影《蜘蛛女之吻》(1985)宣传照,威廉·赫特

在改编过程中编剧莱纳德·施拉德对原著进行了大量的删剪,但保留其独特的叙事风格。

故事叙述了莫利纳(威廉·赫特 饰)与关押在同一牢房的政治激进分子瓦伦丁(劳尔·胡里亚Raul Julia 饰)之间的关系。

莫利纳以女人自居打扮,多愁善感,而瓦伦丁坚意志强,面对严刑拷打也不透露组织秘密。

拼了命爱过的人被猜测被质疑(被掰弯的悲剧)(7)

威廉·赫特(右)和劳尔·胡里亚在电影《蜘蛛女之吻》(1985)中的影像

他们志趣各异,理想各异,人生各异,通过朝夕相处,两人之间产生了一个微妙复杂的情感。

他们各自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和愿景,这些故事勾连起当时阿根廷的社会途径和人的心理困境。

仅电影而言,会有人认为这是一个活生生被“掰弯”的悲剧,革命者怎么能成为同性恋呢?

拼了命爱过的人被猜测被质疑(被掰弯的悲剧)(8)

电影《蜘蛛女之吻》(1985)剧照,威廉·赫特(右)和劳尔·胡里亚

原著的情节贯穿了男主人公莫利纳讲述的《豹女》、《法国歌女》、《我的信》、《僵尸女》、《痴情女》等七八个电影故事,影片舍弃了其中能讨好观众的,或紧张恐怖,或荒诞离奇,或甜腻温馨的故事,而只取用了《法国歌女》的故事。

拼了命爱过的人被猜测被质疑(被掰弯的悲剧)(9)

电影《蜘蛛女之吻》(1985)法国版海报

因为该剧的女主角最能使影片中的同性恋的男主人公莫利纳认同,她的命运也预示着他的悲剧性命运,纠缠不清而无法摆脱,正如他自喻为“蜘蛛女”一样。

这样,现实与“故事”紧密相连,相互呼应,成为有机的一体。

拼了命爱过的人被猜测被质疑(被掰弯的悲剧)(10)

电影《蜘蛛女之吻》(1985)剧照,威廉·赫特

这部视角独特的影片始终保留着原著中强烈的文学性特色,它没有追求外在表面的戏剧性情节,没有使用变化多样的电影语言手段,没有用精巧的摄影技巧和快节奏的场面切换去阐释文学原著,甚至也没有壮观华丽的场景。

拼了命爱过的人被猜测被质疑(被掰弯的悲剧)(11)

劳尔·胡里亚在电影《蜘蛛女之吻》(1985)中的影像

全片主戏只囿于一间阴湿狭小的拉美某国监狱牢房(原小说实指阿根廷),编导者的用心是十分明显的,他们着力于人物心理和内心情感的展示,一切外在的“技巧”将会干扰观众的感受,甚至也会打乱影片主人公的思绪。

这种对原著精神的尊重和对影片两个政治信仰、生活态度截然不同的独立人格的尊重态度,加深了影片的社会批判指向,并使这部影片在电影史上占有独特地位。

拼了命爱过的人被猜测被质疑(被掰弯的悲剧)(12)

左起:威廉·赫特、海科特·巴班克、劳尔·胡里亚在《蜘蛛女之吻》(1985)片场讨论剧情

这无疑是机智的。它也表现了阿根廷裔巴西导演海科特·巴班克Hector Babenco(1946-2016)和编剧莱纳德·施拉德的高度自信心和对生活的尊重,他们确信莫利纳和瓦伦丁这样两个思想、性格:经历、心理状态截然不同或对立的人,关押在同一间牢室内。

拼了命爱过的人被猜测被质疑(被掰弯的悲剧)(13)

电影《蜘蛛女之吻》(1985)剧照,劳尔·胡里亚和索尼娅·布拉加Sonia Braga(后)

这种矛盾的共置本身就是“戏”,就能抓住观众,于是他们就任其顺理成章地发展下去,而不采取任何主观干预的作法,莫利纳和瓦伦丁自始至终并没有就政治、哲学或其他“敏感问题”作辩论,只是通过莫利纳所讲述的“电影故事”和他自编的“电影故事”来揭示人物世界观、人生观的矛盾、差异和冲突。

拼了命爱过的人被猜测被质疑(被掰弯的悲剧)(14)

电影《蜘蛛女之吻》(1985)剧照,威廉·赫特(左)和劳尔·胡里亚

这一切显得异乎寻常的平静,然而却能紧紧吸引观众。

一方面,他俩是同室关押的不同犯罪性质的犯人,另一方面莫利纳负有狱方交待的“特殊使命”,这就使全片的矛盾显得极其复杂而具有戏剧性。

但是,编导者始终使用着质朴的、平铺直叙的方法,就像莫利纳的“电影故事”那样慢慢道来,并使它娓娓动听。

拼了命爱过的人被猜测被质疑(被掰弯的悲剧)(15)

威廉·赫特在电影《蜘蛛女之吻》(1985)中的影像

谁也无法猜想到这似乎平谈无奇的双层故事(即电影和“电影中的电影”)中竞隐含着极其严肃的主题和巨大的激情。

影片初看酷似一连串好莱坞的俗套(诸如同性恋者的无聊诱惑、女歌星的矫揉媚态),后来却成为一部充满阳刚之美,英雄气概和真挚爱情的动人之作。

拼了命爱过的人被猜测被质疑(被掰弯的悲剧)(16)

索尼娅·布拉加在电影《蜘蛛女之吻》(1985)中的影像

同时这也是一部悲伤的电影。男主角莫利纳是最浓墨重彩的人物,在他浮夸、涂脂抹粉的躯壳下面掩藏的是一颗千疮百孔的心,生活充满厌倦和痛苦,没有可以停靠的港湾,没有善解人意的眼神,他的状态是同性恋的困境,是底层边缘人的困境,绝望的人生现实和对爱与美的执着让他生命具有求而不得的悲剧性。

拼了命爱过的人被猜测被质疑(被掰弯的悲剧)(17)

威廉·赫特在电影《蜘蛛女之吻》(1985)中的影像

影片精确地表现了两个男人之间逐渐加深地理解和增长的友情,即使是影片中几个故事里出现的,或回忆、幻想中出现的女性,也旨在揭示这两个男人的深层心理。

这种温情缓和了他们之间的思想冲突,也便于他们把命运联系到一起,这个精细的展示过程,由于莫利纳随时可能向狱方告密而带上了强烈的悬念因素。

拼了命爱过的人被猜测被质疑(被掰弯的悲剧)(18)

电影《蜘蛛女之吻》(1985)剧照,威廉·赫特(左)和劳尔·胡里亚

从电影构成角度看,《蜘蛛女之吻》是独具特色的。影片一开场,镜头从牢房的窗影缓缓摇过,出现了铁窗,墙上的女明星照片、女性气十足的睡袍,到莫利纳头缠红巾的身影。

这一过程始终伴着莫利纳那缓慢的、甜腻腻的“法国歌女”故事。这个镜头奠定了全片的叙事节奏和风格,紧紧抓住了观众。

拼了命爱过的人被猜测被质疑(被掰弯的悲剧)(19)

电影《蜘蛛女之吻》(1985)剧照,威廉·赫特

紧接着,影片以“戏中戏”的电影放事,用单色调的暖棕色套出了另一个时空,于是,现实与幻想、主戏与戏中戏,既清晰,又巧妙地糅合为一体了。

这种方法流畅而不沉闷地带着观众,进入角色,同时也进入创作者所要你进入的精神境界。

这就不是在冷静地观看一场戏,而是在感受一段生活和体会一种精神世界,这种方法贯串于全片。

拼了命爱过的人被猜测被质疑(被掰弯的悲剧)(20)

电影《蜘蛛女之吻》(1985)日本版海报

观众很难跳出来去注意镜头的构图、光处理、人物表演等等,这体现了导演海科特·巴班克深厚的总体把握能力这部影片有着十分严肃的主题,但决非是一部政治意义上的电影,虽然影片中并不排除政治上的批判,如对政治犯的刑讯和对犯人的非人道待遇,包括食物下毒等罪行的揭露。

它表露了人们在极权统治下,对自由、正义爱情的强烈追求。

拼了命爱过的人被猜测被质疑(被掰弯的悲剧)(21)

威廉·赫特在电影《蜘蛛女之吻》(1985)中的影像

它没有对政治、思想、道德等等具体问题作功过是非的判断,只是透过这些问题来刻画人,展示人的心理过程,实现某种理解。

因此这部影片是一部探索人、理解人的电影。莫利纳为爱牺牲的一厢情愿并没有真正改变瓦伦丁,瓦伦丁也没有能改造莫利纳,但他们又都于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自己。

拼了命爱过的人被猜测被质疑(被掰弯的悲剧)(22)

电影《蜘蛛女之吻》(1985)剧照,威廉·赫特(右)和劳尔·胡里亚

导演海科特·巴班克自1980年导演《街童Pixote: A Lei do Mais Fraco》(1981)后,引起了评论界的关注,有人称他为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继承人。

而《蜘蛛女之吻》摄制了四年之久,海科特·巴班克说:“这是在寻求不可能求得的东西,是试图把不存在的东西变为现实。”

拼了命爱过的人被猜测被质疑(被掰弯的悲剧)(23)

海科特·巴班克

他的这种阐释可以从影片中的每一个人物身上得到体现,于是我们看到了一群既是现实也是幻想中的人,但毕竟又是朝着自己目标和理想奋求和前行的人。

值得庆幸的是,无论海科特·巴班克还是他影片中的莫利纳、瓦伦丁,他们的这种寻求,已经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人的理解。

拼了命爱过的人被猜测被质疑(被掰弯的悲剧)(24)

电影《蜘蛛女之吻》(1985)剧照,劳尔·胡里亚(右)和索尼娅·布拉加

编剧莱纳德·施拉德称海科特·巴班克是一个歌唱贫穷和流浪者的诗人。

海科特·巴班克曾谈过他的影片和现实政治的联系,他说,《街童》“是我发自内心拍摄的作品。巴西有300万流浪儿。我不能无视存在如此巨大苦难的事实。”

他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导演,他说“电影是我的生命线”,并用他的电影,批判不公正的现实。

拼了命爱过的人被猜测被质疑(被掰弯的悲剧)(25)

电影《蜘蛛女之吻》(1985)剧照,威廉·赫特(右)和劳尔·胡里亚

关于莫利纳和瓦伦丁,海科特·巴班克说:“这两个人物都是我的一部分,我能够在我自己身上感觉到他们交替的成长。”

由此可见,他能把两个截然相反的人物共置,并逐渐获得新的和谐,是有其内心依据的。

关于影片风格,海科特·巴班克说:“把电影作为一个成分,要让你做两件事:显示电影怎样操纵和控制了世界。可以采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因而影片可以是风格化的,同时也是真实的。”

拼了命爱过的人被猜测被质疑(被掰弯的悲剧)(26)

劳尔·胡里亚(左)和索尼娅·布拉加在电影《蜘蛛女之吻》(1985)中的影像

原先,莫利纳一角是请硬派明星伯特·兰卡斯特Burt Lancaster(1913-1994)出演的。可他因心脏病发作,不能践约。

导演海科特·巴班克改请威廉·赫特,他认为威廉·赫特很善于表现人物内心的感情活动。

拼了命爱过的人被猜测被质疑(被掰弯的悲剧)(27)

伯特·兰卡斯特

为了拍该片,威廉·赫特放弃其它几部酬金高达数百万美元的影片合同。

虽然《蜘蛛女之吻》片因经费不足(仅一百万美元),付给威廉·赫特的报酬很少,而且又不能如期支付,但威廉·赫特全力以赴,主动和导演商量。

拼了命爱过的人被猜测被质疑(被掰弯的悲剧)(28)

电影《蜘蛛女之吻》(1985)剧照,威廉·赫特

海科特·巴班克感动地说:“此片之所以成功,完全是倚仗了威廉·赫特的表演,我要脱帽向他致意!”

威廉·赫特早年曾是舞蹈演员,良好的形体素质和把握动作节奏的功力使他成功地塑造了莫利纳这样一个性格复杂、内心怪异的同性恋者。

拼了命爱过的人被猜测被质疑(被掰弯的悲剧)(29)

威廉·赫特在电影《蜘蛛女之吻》(1985)中的影像

他那良好的形体控制能力大大增强了人物的可信程度,并令人信服地诠释了一个同性恋者为革命献身的过程。

同时也让人感受到瓦伦丁为了他,从虚妄的革命意识高地走下来,回归到人的视野,重新正视自己的内心和价值。

拼了命爱过的人被猜测被质疑(被掰弯的悲剧)(30)

电影《蜘蛛女之吻》(1985)剧照,威廉·赫特(左)和劳尔·胡里亚

一个可怕的世界,是人与人之间被当做工具相互利用,操控甚至毁灭,不管以任何革命,战争或疫情的名义,都是非人道的。

虽然瓦伦丁对莫利纳的“爱”是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下慢慢滋生的,但电影也告诉人们——同性恋只是和我们性取向不同的普通人,他们一样会为了友谊、理想赴汤蹈火!

拼了命爱过的人被猜测被质疑(被掰弯的悲剧)(31)

电影《蜘蛛女之吻》(1985)美国蓝光版封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