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玲 张征宇 封面新闻记者 汪仁洪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发射场发射;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发射场发射;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发射场发射;

2014年10月24日,嫦娥五号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发射场实施;

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发射场发射;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200秒后,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从西昌到文昌,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探月工程每一次捷报频传的背后,都有四川南充儿女的默默奉献。

张邦双:为“嫦娥五号”搭建牢固天梯

来自南充阆中市老观镇的张邦双,投身航天24年,他的目光始终聚焦在地面设备设施上,为星箭的腾飞搭建最坚固的天梯,参与执行西昌和文昌两个发射场航天发射任务70次,现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地面设备系统高级工程师,负责此次“嫦娥五号”的地面设备系统相关工作。

嫦娥奔月是不是民间传说(与四川南充儿女的浪漫故事)(1)

张邦双

1996年,张邦双大学毕业后,带着满腔热血和斗志,走进了大凉山成为一名航天人。那时,中心因为接连几次失利而遭受打击。和很多有志青年一样,张邦双渴望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助力祖国航天走出低谷。

从中心技术勤务部供电站到中心技术部测发技术室,走上系统工程师岗位的张邦双,在任务中要负责整个发射场地面测发系统的把关和技术抓总,开始了为星箭腾飞打造坚固天梯的次次冲锋。

某型号任务中,为了解决塔架整流罩空调机组加湿器故障问题,他主动爬进风管,对元器件一一进行测试,加班一天一夜,最终确定了故障部位,并顺利解决了关键设备故障问题。

为了解决发射场控制系统核心技术问题,他主动带队承担起西昌发射场自控系统软件研发工作,使常规加注、低温加注、供气、塔勤、供电、空调等系统核心控制软件纷纷实现自主可控,一举提高了中心对地面设备核心技术的掌控能力。

2012年,西昌发射场步入高密度任务期,文昌发射场开启建设攻坚期,他一边组织业务骨干参与文昌发射场地面设备系统的设计工作,一边进驻一线主持地面设备系统抓总工作,确保了西昌发射场高密度任务和文昌发射场地面系统设计相关工作的双圆满。

2014年,张邦双从西昌转战文昌,扛起了中心航天发射场可靠性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带领全新的团队,向着“发射场可靠性分析评估、发射场可靠性保障技术、发射场环境适应性研究”3大创新研究方向发起攻关。

经过几年的艰辛创业和奋力登攀,实验室团队从无到有,完成了发射场液压可靠性试验装置、装备可靠性数据管理系统、低温加注仿真试验平台、工控开发测试平台等试验条件建设。从在场区设置第一个大气试验点到建成100米×100(米)大气试验站,拥有了国内先进的腐蚀加速试验设备和腐蚀检测分析设备,张邦双带领团队历时5年多探索实践,揭开了文昌大气海洋气候腐蚀规律的神秘面纱,不仅构建起开展场区腐蚀与防护科研的基础平台,更为发射场地面设备设施的防腐工作开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方案,为星箭的安全飞天奠定了可靠的硬件基础。

先后获得总部级科技进步奖和理论成果5项、申报专利10项、申报软件著作专利6项、编发教材2部……实验室成立短短几年来,承担了文昌发射场科研项目、条件建设、开放性课题研究等近50项,众多创新成果投入任务应用,不断提升着航天发射技术的可靠性,助力大火箭的一次次腾飞。而张邦双冲锋的姿态却更加急切,他告诉记者:“目前,实验室正在和中科院建设联合实验室,正在建设博士后工作站,规划论证新的总部级重点实验室,团队的责任很重、任务很重,容不得我们有丝毫懈怠。”

寇超:数据处理助力嫦娥飞天

来自南充市营山县东升镇的寇超,投身航天10年,参与执行了西昌和文昌两个发射场96次航天发射任务,现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数据处理系统工程师,参与执行了“嫦娥三号”、“嫦娥四号”中继星、“嫦娥四号”、“嫦娥五号”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四次探月任务。

嫦娥奔月是不是民间传说(与四川南充儿女的浪漫故事)(2)

参与嫦娥四号任务的寇超

寇超长期担任航天测控数据处理技术总体工作,对发射场指挥控制中心信息系统状态和规划掌握清楚,擅长多种型号火箭遥测数据处理与分析工作,解决了火箭速变数据准实时处理、大流量遥测数据实时处理、火箭飞行状态实时分析等技术难题。

2018年5月31日,“鹊桥”中继星发射任务,为“嫦娥四号”月背着陆提供地月中继通信支持,是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寇超负责此次任务遥测数据实时处理工作,面对全新的技术状态,他积极沟通产品型号部门,对十余种新的数据处理算法一一编程验证,着力研究提升处理精度的修正方法,开展多方数据处理结果的正确性检验,为火箭飞行首区、航区提供了精细精准的数据处理结果,实现了“数据处理零失误、任务软件零缺陷”的质量目标,有力保障了任务的成功执行。

此次“嫦娥五号”任务中,他一边忙着西昌发射场的任务,一边通过电话了解文昌发射场任务情况,给团队的同事加油鼓劲,他说:“他们久经考验的数据处理团队,一定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为嫦娥飞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蒲娟:参与历次探月任务资料保障

来自南充市西充县槐树镇的蒲娟,投身航天14年,参与执行西昌发射场航天发射任务60次,现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资料室的一名工程师,全程参与了西昌发射场历次探月任务。

蒲娟的岗位主要是为航天发射任务提供技术资料保障工作,负责航天发射任务型号资料的接收、整理、分发、归档、利用。用她自己的话讲,她的工作就是日夜与资料、书籍和计算机为伴。每次任务,上万条信息数据,都需要她进行录入编码并分类。

嫦娥奔月是不是民间传说(与四川南充儿女的浪漫故事)(3)

蒲娟

“嫦娥二号”任务发射前夕,技术上出现了一个小故障,岗位工作人员立即给蒲娟所在的单位打电话,需要查找相关资料帮助分析解决问题。而那天,储存管理资料的电脑也出现故障,要在堆积如山的万份资料中找到其中一份,难度可想而知。凭借对资料管理信息的熟练掌握,蒲娟仅用短短几分钟便找到了所需资料,给岗位工作人员解了燃眉之急。那次任务以后,蒲娟参与到资料室档案信息系统的升级建设中,完成3个资料库房万余份纸质资料电子化录入,提升了任务技术资料的保障安全和效率,立足岗位助力了“嫦娥”安全飞天。

何攀:转战两岗护送嫦娥奔月

来自南充市西充县晋城镇的何攀,投身航天10年,参与执行西昌发射场航天发射任务73次,现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通信系统工程师,在不同岗位上保障了“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奔月飞天。

2013年12月,“嫦娥三号”发射时,何攀是车载遥测系统主操作手。作为首区遥测系统的第一棒,何攀主要负责收集火箭起飞前120s到火箭起飞后100s内的测量数据,传送至指挥控制大厅,生成火箭飞行曲线,供指挥员参考决策。为了保障好“嫦娥三号”任务,何攀加班加点完成了遥测系统的IP化改造、新增遥测支路改造等多项工作,为“嫦娥三号”测量任务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

嫦娥奔月是不是民间传说(与四川南充儿女的浪漫故事)(4)

何攀

2018年12月,“嫦娥四号”发射时,何攀担任此次任务的通信系统工程师,负责对任务通信系统工作进行总体把关、质量监督和技术指导。通信系统保障着航天发射任务组织指挥、测试发射的数据传输、图像监视、时间统一等工作,如同人体的神经、眼睛和耳朵,是发射任务实施的前提和基础。为了确保工作万无一失,何攀提前一个多月,进驻到西昌发射场区,参与修改、编写了10余份、近10万字的试验文书和操作规程,甚至把通信系统所有设备的分布图纸都翻了个遍,不断强化对设备结构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如今,“嫦娥五号”从文昌发射场再次奔赴月球,何攀忙着西昌发射场的任务,未能前往文昌参加。但他依旧感到自豪,他说,“能参与见证祖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为‘嫦娥奔月’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是他和他的家人最荣耀的事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