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自己做工作科研时有高的起点和发表成果时满足学术规范,科研工作者需要跟踪、阅读、使用、引用和介绍文献。本文介绍这五个要素单独看各有什么要求,虽然每人在运用这五个要素时,它们会交织在一起。

文献跟踪(文献跟踪阅读使用)(1)

一、文献的跟踪

跟踪文献应采取的方式与我们从事研究的时间长短以及目标有关。例如,对于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内的初出茅庐的学者,刚开始做研究时一般不知道要找什么样的文献,因为一切都是陌生的。虽然所需要的文献就在那里,但与许许多多其它文献混在一起,因此年轻学者首先根本上搞不准从中选哪些。

正因为如此,对于年轻学生,可以先从指导教师事先遴选出的几篇与他们面对的问题密切相关的起步文献开始,先专注于熟悉这些起步文献。有了这种起步或者开端,就能试探独立跟踪文献了。就像我们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单位工作,先认识接待自己的人,熟悉后,再认识其他将与自己工作有关的人就容易多了。先围绕读过的文献找相近文献,以后再依据目标拓展文献范围。

即使有了起步,还需要掌握跟踪文献的方法。为了帮助有了起步的年轻学者高效率地跟踪文献,《科学杂志》(Science Magazine)职业栏目(Career)邀请了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分享了他们跟踪文献的经验,包括面临的挑战、如何找到你应该读的新论文,如何着手进行更广泛的背景文献搜索、如何使用检索和管理文献的工具等。其中一个建议是,从文章的引用和被引情况就可以快速找到更多文献。

资深科学家跟踪文献则轻松多了。他们在自己的领域有了独特的研究方向,甚至在引领这些方向,反而是被跟踪的对象。他们有长年的积累,因此留给他们的未知文献相对较少,又通过学术交流和评审,对近期出现的文献较为了解,因此不太需要花太多精力跟踪新的文献。

资深科学家就像多年在一个单位的老员工,认识了所有人,因此每年引进几名新的人,就很容易熟悉了。新进来的人就像初出茅庐的学者,一开始都辨识不出进进出出的人谁是本单位的,谁是外单位的。

对于有了一定研究历史和贡献的学者,有另外一些情况需要跟踪不熟悉的文献。第一种是需要拓展全新的研究方向,从而需要跟踪另外一些领域的研究文献。第二种是承接了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知识的任务。这些学者一般不会像初出茅庐的学者一样独自跟踪新的文献,而是会寻找其它方向的资深学者作为合作者或者邀请他们讲座或提供咨询。

不管何种情况,需要关注起步历史文献、各阶段里程碑节点文献、近期高质量文献和各阶段综述文献。

二、文献的阅读

我们得到了文献,是否每篇都需要阅读,每篇都需要从头到尾细细的阅读呢?不是。每个方向可能都有成百上千的学者进行研究,除了历史上已经发表的数目众多的文章外,每年还会新出来一些相关文献。因此,不可能每篇都阅读,尤其不能每篇都细细的阅读。

《科学》杂志职业栏目邀请了十几位处于不同职业阶段和广泛领域的科学家,让他们分享如何阅读文献的建议,采访了如何阅读论文、如何面对不明白的内容、如何减轻阅读文献的负担等问题。从受访者的回答,我们可以总结出如下要点。

文章还指出,每一位科学家都应确定并应用最适合自身的阅读技巧。

三、文献的使用

我们阅读文献的最终目的是使用文献带来的知识、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想做出跟上前沿或者独创的工作,看教科书是不够的,因为教科书中的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也很难包含过程知识。

阅读文献,尤其是最新文献,是为了找到碎片化的新知识,新思路,甚至还处于探索之中的知识和思路。文献总是可以被利用的。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有效地使用文献。

四、文献的引用

在文章中恰当地引用文献是几乎所有出版物的要求,也是学术界形成的规矩。为此,我们需要理解引用的价值、引用的规范、引用的格式、引用的目的和引用的原则等。

1.理解引用文献的价值

为了证明你的研究考虑过别人的研究、引导读者了解更多的信息、为成为一名细心的研究人员建立信誉、展现职业级别的诚实和礼貌、为了避免被视为剽窃(Lane Community College[LCC]. Citation Guide. Last Updated:Feb 22, 2019),在文章中需要引用参考了的文献。为了避免被视为剽窃,需要掌握下面介绍的引用规范。

2.掌握文献的引用规范

可以采用莱恩社区图书馆建议的流程(LCC, 2019)进行自查:(1)如果使用了别人的工作,那么一定要引用;(2)如果使用了自己的一项之前的工作,那么也需要引用自己的工作;(3)如果逐字使用了别人的一句话或者一段话,那么需要采用引述(quotation)的方式引用;(4)如果将别人的一段话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那么至少需要用常规方法引用(citation);(5) 如果使用了别人的图像、流程图或其它形式的非文字形式的作品,也需要引用;(6)即使你没有上述抄袭现象,也需要将引用的别人的信息与自己的写作与分析相结合,而不能只复制别人的信息;(7)所有被引用的参考文献必须出现在论文末尾的参考文献列表之中(有的出版物允许部分引用以脚注或尾注形式出现)。

那么,参考文献列表及其引用有什么要求呢?

3.满足引用文献的格式要求

参考文献列表的排列主要有作者出版年制和顺序编码制(学位论文可以使用其中的任何一种)。对于中文期刊和中文学位论文,如果使用作者出版年制,需要先排中文文献,接着是日文、西文和俄文,最后是其它文种。

参考文献列表中每一篇文献包含的信息和这些信息的呈现形式与出版物要求有关,一般会采用某种标准格式。常见的标准格式有MLA(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现代语言协会)格式 、 APA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美国心理学会)格式、 CMS (Chicago Manual of Style芝加哥格式)和AMA(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美国医学协会)格式。一些格式的详细要求见网站https://www.citationmachine.net/。例如,图1是某文章采用不同标准被放入参考文献列表时呈现的格式。

文献跟踪(文献跟踪阅读使用)(2)

图1 引文的不同格式

4.满足文献引用的原则

文献引用有8条基本原则:(1)引文数目不要太多,可以通过引用综述性论文或者引用含有文献综述的论文来减少参考文献数 ;(2)不能有太多的陈旧文献,除非陈旧文献是开创性文献、重要节点文献或者你使用了其结果的文献;(3)不能过多引用自己的文献,在一般情况下,不要只引用一组学者的文献;(4)尽可能引用一手文献(原始文献),即引用谁的工作时就引用谁的文献;(5)引用那些自己读过的文献;(6)尊重文献本意,指出文献的主意或观点时,不能曲解原文的意思(也不要搞混谁是原创作者);(7)如果使用了他人的尚未公开发表的研究结果,也需要以适当方式引用;(8)除非没有,一定要引用正规出版物(例如,如果从讲座中获得了知识,引用其中的内容时应当引用演讲者正式发表了的文献,如果尚未发表则可以咨询演讲者如何处理;又如,你可能从博客网站获得了一条需要引用的知识,除非是博客创造的知识,否则需要引用正规出版物)。

不单单是引用文献就够了,而且需要对文献进行介绍,以展示自己对现有研究动态有所了解,向读者介绍其他人的成果,并交代与自己贡献的关系。下面就讨论如何介绍文献。

五、文献的介绍

论文中不同的部分对文献的介绍会有所差异。如果文章以某篇文章的工作作为出发点,或者为了证实某些文章的论点,那么在摘要中可以介绍文献。需要注意的是,在摘要中引用文献时,避免按编号(顺序出版年制中文献出现的编号)引用,因为摘要是独立阅读的文本。

引言一般是介绍文献最多的地方。在这里,文献介绍用于展示作者充分掌握了现有研究动态和历史,告诉读者有哪些已有的工作基础,并通过指出不足交代所研究的问题的来龙去脉和重要性。突出原创文献, 突出里程碑工作, 突出有最新进展的文献,突出你要具体用到的文献。可以对文献进行评论,指出研究历史、有哪些研究方法、研究过的方向、有什么已经提出的建议,有什么值得引述的描述、代表的立场,结尾时汇总不同的观点并进行总结。

不能只在引言中介绍文献,在方法、结果、讨论和下结论时,也需要介绍文献。与引言中介绍文献的区别是,此时的介绍需要非常具体,反映对比和使用。例如,在结果分析中,你可能需要介绍文献的相似或不同结果,并讨论与你的结果有何相似或不同之处。

在引言中介绍文献时,除了引出自己的问题外,不能用自己的本文的研究结果评判文献,而在论文其它部分介绍文献时,则可以用自己的结果与文献结果进行对比和评判,并详细交代使用了文献中什么方法和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