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歌是否有助于学习(听音乐有助于学习)(1)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本书:How We Learn,如书面评论所说,这本书真的是一个revelation,颠覆了不少我对「学习」的固有印象。比如:边听音乐边学习到底好不好?安安静静的、没有一点儿嘈杂的学习效果最好吗?

本书的内容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

1. 大脑如何保留新信息,阐释了记忆、忘记和学习三者间的关系;

2. 讲述了提高「事实型」记忆的各种技巧;

3. 重点放在「理解型」记忆的技巧,比如数学等;

4. 探究了「睡眠」与「学习」的关系。

作者的目标是想让我们学完这些技巧后融合到生活中,而不是将学习当作与生活完全割裂的存在。下面是一些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内容。

忘记是「学习」的好伙伴

我们大家都有过忘记某样重要东西时的气恼,但有时候我们却为了记新东西,而强行「忘掉」旧内容,比如改密码后,为了记住新密码,我们就不得不强制自己尽快忘掉旧密码。还有,当我们正边吃饭边想事情时,想要让对面的人给我们递一下勺子,但是由于大脑在专注于想事情,就可能会一时语塞,忘记「勺子」怎么说。这是因为当大脑沉浸在一件事中,「忘记」的任务就是帮它过滤掉背后的各种杂音,即对这件事不重要的东西。我们想要学习并记住当下重要的东西,就需要暂时「忘记」不重要的东西。

「忘记」的另一项功能就是帮我们锻炼大脑。从大脑提取信息时,每次的提取越不容易,记得就会越牢,后续的提取反而越容易。

学习环境不要一成不变

实验研究,学习时听音乐、经常换不同环境都是有好处的,但是究竟哪个更有助于我们学习还是不确定的。学习时不仅周遭对我们有影响,我们自己的情绪、状态等也是对学习有影响的。所以,学习时,不论你改变了周围环境的什么部分,都比一成不变的context要好。

改变学习时周围的某些元素,就如同有多扇门可以打开同样的内容,这扇不行了,再换一扇。比如,记单词时,这次我在自己卧室记,下次跑到客厅里,记同样的单词,眼睛看的内容却不同,回忆时,就会有不同的东西都可以唤起我对这个单词的记忆。

测试就是一种形式的学习

背一篇课文的最好方式是连续读20遍,还是读上10遍后就开始尝试背诵?答案是后者。这样测试自己不仅是看你是否掌握了某个知识点,还延长了这个知识点在脑中的停留时间。

不时地自我测试一下是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能快速诊断出自己哪里还有问题。比如,你看完一本书后,就可以「假装」自己是这方面的专家,讲给周围人听,或者讲给自己听。You don't really know a topic until you have to teach it, until you have to make it clear to someone else.

混搭才是王道

就拿我们的英语学习来说,如果天天只练听说读写的一个技能,当然这一个技能会提高得比较快,但是很快就会进入瓶颈期。如果我们是四种技能每天混着来,把给一个技能的时间分给了四个,虽然进步得会不明显,但是长期的学习效果却很显著。

还有,将新旧知识或技能混搭着练,让大脑适应surprise,而不是一成不变。旧知识或技能可以选择那些已经有段时间没复习的内容。

有效利用睡眠

睡眠包括四个阶段和REM(眼睛快速移动),如下图所示,这是一个11点睡、7点起的人的记录,利用好不同阶段有助于不同方面的技能。

听歌是否有助于学习(听音乐有助于学习)(2)

我们在睡觉的时候,大脑可不是什么也不做在休息,而是忙着帮我们整理各种信息,调整我们的情绪。

阶段II对我们的运动记忆特别重要,比如音乐、体育、机械操作等。如上图,阶段II在快醒时持续时间比较长,所以运动员们熬夜训练的效果会比早起要好。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REM这个阶段,其主要是帮助我们的pattern recognition,creative problem solving等,所以可以为数学考试或化学考试这类熬夜学习。

如上图所示,阶段III和IV是深度睡眠,只在前半夜出现。这个阶段主要处理事实、单词、公式这类的记忆,所以第二天如果是这类的考试,就不要熬夜了,该睡觉就睡觉,深度睡眠会帮助你记忆,然后第二天一大早爬起来再赶快复习一下。

结语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所以好好了解了解学习这件事就非常重要了,强烈推荐给大家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