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不留(王不留)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针对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的各种汇报总结接踵而来。

新年首日,清晨刚写完当天的《经济学人》分享文章,就被公司拉到福建一处深山老林里,静修三天,共同研讨2022年公司规划。

会议主题基本围绕“签单、收入、回款、人员” 这些指标展开讨论今年打算怎么做。

人员共分四个小组,我参与了“人员”改进专题组的讨论。

人员稳定性是IT企业非常关注的问题。

在软件行业,普遍现象是“老人留不住,新人招不到。”造成了产品质量差,实施质量差,客户投诉频发等系列问题。

接下来重点来谈“老人留不住”的问题。

公司发展这么多年,人力资源体系是有的,各种福利规定也是有的。当前已不再是需要通过建设大而全的体系来解决这些问题,而是明确工作如何有针对性地落实。

通过前期访谈,我们发现,“老人留不住”,有一部分原因是现在人员使用方面存在一个怪圈所致:能者多劳。忙得忙死,闲得闲死。

不少员工,虽愿意奋斗,但也经不住任务多压力大,另外,家人也会有意见:总是那么辛苦,工资还那么少,不如换工作。

可是,这些人才又是公司的核心骨干力量。如果对这些能者总是只谈奉献,早晚会把人累跑。

我们虽一直宣传“奋斗者精神”,但不可违背一个朴素道理“付出总要有回报”。

然而,受制整个行业特点,公司很难通过高薪给予回报。

针对这些奋斗者,我们需要考虑,在当前企业生存艰难的情况,如何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尽力缓解和解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把“人”这个因素分析得更深入。

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一个人在不同的场景下承担着不同的角色。

一个人,在公司里面,他承担着员工角色,保障企业运转;

一个人,在父母面前,他承担着儿子角色,需要孝敬父母;

一个人,在妻子面前,他承担着丈夫角色,力求相濡以沫;

一个人,在孩子面前,他承担着父亲角色,守护孩子成长。

……

作为一名员工,他在工作之外的决策,会受到各种角色施加的影响。

在这些角色中,虽然也会受到同学、朋友等角色的影响,但这些都不及家庭角色施加的影响更为深远。

要让一名员工在公司能够安心工作,勇于付出,就需要家人们的加持。

因此,我们可将针对员工稳定的举措分为两个方面:员工本人、他的家人。

很多大型企业,会通过股票、期权等方式留人,但这种方法对于中小型公司没有太多的可操作性。所以本文仅提供一般企业各层级人员改良一下就能用的活动。

对于“员工本人”,我们提出一个有创意的办法。

员工方面的精神奖励,我们可能会想到年底的优秀员工奖项。

可是,公司有那么多员工,不可能每个人都能获奖。

毕竟,奖项就那么多,如果我们面面俱到,雨露均沾,同样也就失去了奖项设置导向的作用。

针对“老人留不住”问题的解决,可以体现在员工稳定性上,那么员工稳定性如何体现?

最直观的就是入职公司的年限,简称司龄。

既然精神激励对每个员工都非常重要,那么,我们可以从司龄入手,进行激励,想办法把人留下来。

举个例子,我们可以针对司龄发纪念品:

  • 入职满一年,发个铜制的在职一周年纪念章;
  • 入职满三年,发个银制的在职三周年纪念章;
  • 入职满五年,发个银制的在职五周年工艺品;
  • 入职满八年,发个金制的在职八周年纪念章;
  • 入职满十年,发个金制的在职十周年工艺品;
  • 入职满十五年,发个特制的在职十周年工艺品。……

纪念章上要刻上员工的姓名,成为公司员工的专属纪念。

在公司年度总结表彰会上,突出报道满八周年、十周年、十五周年等的员工,对这些员工,单独设置颁奖环节,体现公司对老员工的重视。

以上周年纪念存在“一、三、五、八”等年度的间隔,是考虑,每年都提供纪念章就不好玩了,要让员工有所期待。另外,可以降低公司的管理成本。

注:如所在的公司是集团制或股份制,这项活动从个人层面可能不好推动。咱们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这事情,比如:在分公司中的司龄纪念;在子公司中的司龄纪念。

这种活动如要做,就要持续搞下去。员工看到这个活动的连续性,才会有所期待,才更能体现效果。

这是对“员工个人”的思考。只要多思考,相应活动可以总结出很多。

我们只要认真观察周边能吸引你参与的活动,都可以总结出一些方法或技巧,运用于工作中,让你的工作更出色。

就比如,我们一直在运营的“一起学TE,仨月见成效”这个微信群,为了让群友们能感受到这个群的价值,在运营方面,我们也借鉴和运用了不少的技巧和方法。

这样方法其实就可以用在工作之中。

关于“一起学TE,仨月见成效”这个微信群的总结将在下周六(2022.1.15号)的“王不留”公众号文章里重点分享。

我们再看“他的家人”部分

前面已说明,个人的努力,需要家人的加持。因此,从公司层面,我们要突出公司对其家人的感恩。

我们所从事的行业,出差概率极大。男同胞又比较适合出长差(连续出差天数达三个月以上),所以我们公司男同事占比极高。

许多司龄较久的员工,他们很有经验,但有家室之后,因为有了一份牵挂,所以就不再愿意出差,或者不愿意出长差。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在点点滴滴之间,在润物细无声之中建立起来的。我们可以考虑多关爱其家人,获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心怀感恩之心,很多活动就能够做得起来:

  1. 六一节即将来临之时,公司层面或部门层面,给有宝宝的员工,发放一个儿童小礼品,可以直接寄到员工家里。让宝宝们知道,爸爸还能够记得节日礼物,或者说,可以直观感知到,爸爸的公司真好。
  2. 如果连续出差时间较久且符合一定条件的员工,一年报销一次家人往返出差现场探亲费用及一定数额的旅游费用。
  3. 在年度总结表彰会上,专门设置针对家属感恩的奖项。这个奖项主要起到公司导向的作用,让员工知道公司人性化的一面。
  4. 针对一定级别以上的员工,为其父母购买一份商业保险。

再说个关于感恩的实践例子。

公司对中层干部发放的过年红包,分了两部分:一份是现金红包,给自己的;一份是感恩红包,由公司财务直接打账到其父母的银行卡上。

开年第一周已过去,不少朋友可能已在编写述职报告。

为了让大家在新的一年,能够“以人为本”,开拓思路,今晨临时写了这块内容,虽有班门弄斧之嫌,但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 如果你是执行者,可以敏行讷言,让自己与同事在企业里能够工作更开心。
  • 如果你是管理者,可以借鉴改良,将活动在自己公司落地执行,让兄弟们感受到你的付出和关心。

当然了,每个公司都有不同的难处。我们想做某些事情时,肯定需要获得领导的许可。

因此,你在向领导汇报时,请把具体的方案构思好。而且,方案中最最重要的一点不可遗漏:“做这些活动,每年或本次的预算大约多少”,以便公司进行决策。

以上所列的只是一些很细节的小事,但这样的举措才更有操作性,比起宏大的公司愿景及想法,能将这些工作做到位,可能更有意义。

针对个人述职,顺手写两句个人经验。

  1. 不论Word版还是PPT版本,内容逻辑关系要顺畅。可以使用这种通用思路:我负责的这个部门应该干什么(或 我在这个部门应该干什么)、我干了什么、我缺失什么、我怎么做。其中,“我缺失什么、我怎么做。”应是重点着墨来写的部分。“干了什么”,无论是成绩还是遗憾,仅代表着过去;“我怎么做”,才更能体现你负责未来工作的潜力。
  2. 针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能只会指责别人,或对别人提要求,而应该重点写清楚自己要怎么做。

好了。本期《经济学人》原版已经拿到。封面还是不贴了。大家可以自行下载阅读。

(经济学人2022年1月8日刊PDF)(1)

百度网盘已开始对大规模分享《经济学人》的账号进行封禁,所以2022年1月8号刊《经济学人》杂志的PDF、MOBI、EPUB及音频资源,已改为阿里云盘分享。

我们英语大航海会员,仍通过百度网盘群单独分享。

(经济学人2022年1月8日刊PDF)(2)

(经济学人2022年1月8日刊PDF)(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