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春天的故事》,春天里,一个巴黎女人平淡的出走和浪漫的旅行,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与春天来一场浪漫的邂逅?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与春天来一场浪漫的邂逅(春天的故事春天里)

与春天来一场浪漫的邂逅

导读:《 春天的故事》,春天里,一个巴黎女人平淡的出走和浪漫的旅行。

《春天的故事》是法国电影导演埃里克·侯麦《人间四季》四部曲中的第一部,是发生在法国巴黎春天里的故事。两个年龄有着一定的差异的人,却因为她们自己内心同样的寂寞相识相知,成为了朋友,平淡的剧情叙述着一个女人进入到另一个家庭引发的故事。

电影中的让娜是一位教哲学的中学老师,她虽然拥有着两套公寓的钥匙,却没有地方住,确切地说,是没有地方让她愿意停留安住下来。第一间公寓被她借给了来巴黎学习的表妹,第二间公寓因为男朋友长期出差却依然有着他留下的杂乱痕迹让她不愿意多待。她就这样,收拾几件衣服,带上几本书,将自己的这些必需品装进了大背包里,穿梭于人来人往的巴黎街道,思考今天晚上在哪里停留。

娜塔莎虽然只有17岁,然而自从父母离婚,自己的父亲再找女朋友之后,偌大的公寓里经常就只有她一个人。让娜和娜塔莎因为经常只有她们自己一个人的孤独感出现在无聊的聚会上,她们两个一见如故,谈天不过几个小时,娜塔莎就邀请让娜住进了自己的家中。这放到现在的社会中,是我们完全不可以理解的行为。但是看着电影里的她们在聊天的过程中,气氛由拘谨到融洽,观众心中自会了然:她们只是需要有人陪伴。

让娜和娜塔莎在公寓里一起听舒曼的钢琴曲,一起聊起关于自己的事情,一起品尝甜点,不过短短几天,让娜的生活轨道慢慢就滑向娜塔莎的家庭中。她不仅和娜塔莎一起去到郊外的房子春游,还见到了原本只能在娜塔莎口中了解到的父亲及其女朋友伊芙。娜塔莎不喜欢父亲的这一位女朋友,不仅仅是因为伊芙和她自己的年龄相差不大,还因为伊芙的外向强势的性格。她们时常发生争吵,关系形同水火。

但是娜塔莎却非常喜欢让娜,在他们四个人一起吃饭时的那一段情节中可见一斑。在得知让娜是哲学教师时,他们便开始聊起了哲学。伊芙年轻气盛,经常抓住机会卖弄自己所了解的哲学名词和理论,而让娜作为老师,对哲学的态度是轻松自然的,不会对于那些高深的哲学理论高谈阔论,在哲学教学上甚至会让自己的学生教导引导自己的思维。因为娜塔莎父亲诚恳地表示自己对于哲学了解不深,所以在这场餐桌上的哲学讨论主导就只有这俩人,娜塔莎的表情十分丰富,在伊芙占据上风时一脸不忿,在让娜反驳时却是一脸崇拜。

娜塔莎甚至想着撮合让娜和自己的父亲在一起,而娜塔莎的父亲对知性的让娜有好感,并选择对让娜表达出自己的好感。或许是有着学习教导哲学的原因吧,让娜对生活秩序非常敏感,不想打破现有的状态和安排,亦或许是因为他是娜塔莎的父亲,心中又添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她最后还是选择拒绝了娜塔莎的父亲,离开了他们家公寓。

故事中有一个项链事件贯彻在这部影片。这一条项链先是引发娜塔莎对伊芙的怀疑,接着又引起了娜塔莎的父亲和让娜对娜塔莎的怀疑,最后这一条项链在不经意之间再次出现,结束了这一场误会。平淡的故事就这样以平淡的结尾结束了。让娜最后又回到了自己原先生活轨道,仿佛与娜塔莎一家的相遇只是一次平淡的出走。

影片着重塑造了让娜这一人物形象,一位成熟知性又礼貌理智的都市女性,一位内心十分孤独的都市女性,一位渴望理解,渴望拥有亲密关系的都市女性。虽然她在寻找着可以一起聊天,相互理解的人,试图填补内心的空缺,但却因为内心的隔阂难以和别人建立起可以随意倾诉的关系。电影里热闹的春意和每个人孤寂的内心形成对比,为这故事添了几分深意。

不知道大家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如何?大家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发表到文章下方的评论区,与大家一起交流互动吧~

(注: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或在下方评论区留言)作者: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