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清歌

在被《偶像练习生》、《创造101》两档爆款选秀节目集中轰炸了半年之后,如果告诉你香港也出了一版“101”式选秀《全民造星》,意在推出港式偶像男团、拯救香港娱乐圈,你会想要pick吗?

好像……还有点意思?毕竟香港娱乐圈这些年愈发式微,历史悠久的港姐选秀也是一年不如一年,很久都没推出什么有实力的新人,万一这次真的能咸鱼翻身呢?

谁知海报推出之后,这扑面而来的土味、发廊小哥风格的服装、高糊的图片都挡不住的悲催颜值,就算用最佛系的眼光去看,也只想实力拒绝。

香港新生代选秀(香港土味选秀全民造星是山寨)(1)

但是!亲身“试毒”之后才发现,《全民造星》其实是一档“别具特色”、“匠心独运”的节目,全程作为搞笑担当的旁白小哥在比赛开始之前就犀利地告诉了所有观众,主办方的智力是正常的,很清楚他们就是不行。

香港新生代选秀(香港土味选秀全民造星是山寨)(2)

香港新生代选秀(香港土味选秀全民造星是山寨)(3)

连山寨101都算不上的最“丧”选秀节目

既然全都不行,那还选什么?比谁长得最丑,唱歌最难听,跳舞最难看吗?

恭喜你,答对了。《全民造星》就是这么一档史上最“丧”的选秀节目,理念基本就是有条件要上,没条件……那就硬上!

香港新生代选秀(香港土味选秀全民造星是山寨)(4)

后续的发展也验证了节目组走百分百平民选秀路线的决心,不管是从几百个人当中就能挑出99位参赛者的入选率,还是选拔期间评委完全令人捉摸不定的淘汰标准,都让观众觉得与其说这是选秀节目,不如说是搞笑节目来的更贴切。

说是要选拔偶像,可是唱歌好听的被淘汰,跳舞帅气的也被淘汰,最后连长得好的都淘汰了。

说是要全面培训参赛者,然而按照赛制规定,负责选拔参赛者的评委是一组人,负责训练参赛者的却是另一组人。评委在决定选手去留的时候,星级导师们只能坐在逼仄的小房间里旁观,还会时不时因为评委出乎意料的选择“大崩溃”。

香港新生代选秀(香港土味选秀全民造星是山寨)(5)

说好的港版山寨101呢,节目组这是在玩什么套路?

问题就在于,ViuTV走的根本不是《Produce 101》的模式。除了通过一轮轮的比赛选拔出最后的优胜者,在这个过程中吸引民众的关注并引发讨论之外,其他方面基本可以说就是“挂着羊头卖狗肉”了。

首先,跟《Produce 101》相比《全民造星》缺乏明确的商业模式。虽然同为电视台举办,但韩国的Mnet可以说给选秀节目创造了一个里程碑式的经典案例。

101名来自不同经纪公司的女练习生通过竞争比赛的方式,在积累人气的同时用最直观的方式测评粉丝的喜好,最终播出平台和各家经纪公司通过一年的全面合作达成共赢,国内的《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也沿用了这个方案。

香港新生代选秀(香港土味选秀全民造星是山寨)(6)

而就目前来看,《全民造星》对于选手们特别是获胜选手可以说毫无规划,只是承诺将给比赛胜出的冠军港币100万元作为奖励,也没有透露和后来入场的六家经纪公司的合作方式。

其次,《全民造星》的选手跟《Produce 101》中来自各经纪公司的练习生不同,基本都是纯素人,且来自各行各业。很多人都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短时间特训能达到什么效果令人生疑,而且他们跟身负经纪约的练习生不同,随时都可能一走了之。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相对于《Produce 101》用专业手段为观众打造偶像,《全民造星》这档节目相当的平民化,不仅表现在制作的粗糙、录制环境的简陋,更体现在选手们的平平无奇上。

说是打造偶像,不如说他们想让观众看到那个虽然其貌不扬但依然怀揣偶像梦的自己。

香港新生代选秀(香港土味选秀全民造星是山寨)(7)

选手高矮胖瘦都有,不论美丑来者不拒,唱歌跑调、跳舞难看都没关系,各行各业各种经历的都有,99个人中总能找到一个最像自己的人pick。在电视机前看他获得了自己从来没能获得的机会,无论走得远近总归为自己的梦努力过,想着终有一天我也可以,然后上好闹钟准备第二天早起继续搬砖。

如果说《Produce 101》、《偶像练习生》、《创造101》是一个个充满粉红泡泡的幻境,粉丝用“是我送我的爱豆出道,从此走上人生巅峰”来自我满足;《全民造星》就是一碗充满温馨励志的鸡汤,告诉观众平凡没有关系,只要去尝试一切皆有可能。

其实,之所以《全民造星》只能顶着港版山寨“101”的名头熬鸡汤,是因为香港娱乐业的整体没落,说白了就是没钱了。

香港新生代选秀(香港土味选秀全民造星是山寨)(8)

香港娱乐业的难处在于体量太小

上世纪80、90年代是香港娱乐业最风光的时候,电影、电视剧、流行音乐席卷整个亚洲市场。在那个年代,香港电影传世经典层出不穷,TVB和亚视竞相产出高质量高水准的剧集,《超级无敌奖门人》《美女厨房》《荃加福禄寿》等经典综艺陪伴了几代人的成长。

香港新生代选秀(香港土味选秀全民造星是山寨)(9)

曾经辉煌,难逃落寞。

单从票房数据来说,2017年香港地区上映的电影总数量从349部减少到331部,总票房2.37亿美元,较去年下降了4.8%。

与此同时,2017年内地总票房达到了创纪录的523.7亿,较去年增长13%。

其实港片的主要营收来源并不是香港本土,而是台湾和以新加坡为重心的东南亚市场。随着台湾、东南亚本土市场的兴起和好莱坞大片的入侵,难以负担大投资、大制作的香港电影业处境愈发尴尬。

如今的港片基本沦为了实验电影或先锋电影,即使是执着港片的杜琪峰和彭浩翔这几年也加入了合拍片的阵营。

香港新生代选秀(香港土味选秀全民造星是山寨)(10)

作为电视业龙头老大的TVB虽然仍能盈利,但境遇也是逐年恶化,内地影视剧行业的快速崛起更加重了香港影视行业的危机。不管是收视率、工作机会还是片酬,香港都难以跟内地抗衡,知名艺人纷纷北上,培养新人也难上加难。

至于综艺节目,除了香港娱乐圈面临的普遍问题外,香港综艺始终面临的困境都是受到语言的严重限制,粤语和普通话的差别太大导致广东文化和广东以外地区有着明显的隔阂。

同样是爆款综艺,《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大家都会看也都看得懂,但是用粤语主持的香港综艺对不会讲粤语的人就很不友好。就拿《全民造星》举例,对于内地观众来说不光对话和旁白都听不懂,一些只有粤语文化圈的人才能理解的笑点也根本抓不住。

香港新生代选秀(香港土味选秀全民造星是山寨)(11)

对于香港娱乐业目前的整体低迷,不同行业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内地市场快速兴起挤压了香港娱乐圈的发展空间;也有人认为是艺人、著名导演乃至幕后班底的集体出走北上导致整体制作水平下降。

实际上,香港娱乐圈的逐步没落可以说是商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截至2016年香港人口总数共734.7万,这么小的市场空间确实难以负担动辄数亿投资的娱乐产业项目。

香港新生代选秀(香港土味选秀全民造星是山寨)(12)

香港娱乐圈的没落是其经济退步的缩影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香港娱乐圈的没落根本原因在于香港的经济发展近些年明显放缓,而文化业快速发展的基础就是钱,大量的钱。

上世纪80、90年代,香港是连接世界与内地的重要窗口,每天都有大量的流水产生,巨额资金需要投资并取得回报,所以有了香港娱乐业的繁荣。

而今时不同往日,香港的GDP在内地的GPD总额中从占比达到20%一路降到只占不到3%,经济衰退导致文化影响力降低。现在比起香港影视剧,内地的年轻人更倾向于接受欧美的影视作品。

香港新生代选秀(香港土味选秀全民造星是山寨)(13)

另外,英占时期给香港娱乐圈提供了宽松的创作环境,不仅对英美影视圈的流行内容吸收和转化非常快,在题材方面也少有限制,给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

因此,制作粗糙、土味十足的港版山寨“101”《全民造星》可以说是一个投影,不仅投射出了以港姐评选为代表的香港选秀活动的全面没落,也从侧面反映了整个香港娱乐圈乃至香港经济的低迷不振。

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全民造星》选手素质之差和节目流程毫无新意的“山寨”时,有没有想过说不定他们已经竭尽全力了呢?

香港新生代选秀(香港土味选秀全民造星是山寨)(14)

说是落草的凤凰未免太刻薄,不过不可否认,香港娱乐圈的风光时期终究已经彻底过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