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姓首要源头:周卫康叔/姬封

在现代,卫姓有70来万,占到中国人口的万分之4。卫姓的得姓始祖,是周卫康叔「姬封」,即周文王姬昌的第9个儿子。《古今姓氏书辨证》上有一份姬昌儿子列表:1、伯邑考;2、姬发;3、管叔鲜;4、周公姬旦;5、蔡叔度;6、曹叔振铎(读夺);7、成叔武;8、霍叔处;9、康叔封;0、聃季载(聃读丹)。上次写文章,我把周公姬旦当作文王的嫡三子,是另外一处文献的记载。

姬周推翻殷商之后,由于本是亲戚关系,为了表示仁德,就把商纣王的儿子「武庚」继续分封在旧都朝歌(今河南鹤壁),把管叔鲜分封在朝歌东边的卫国。不过,等周武王死后,周公姬旦摄政,全国都怀疑他篡位。本来安置在朝歌周边的管叔、蔡叔、霍叔,发动「三监之乱」,后来被周公姬旦以周成王的名义,镇压下去了。平定叛乱后,周公旦以成王的名义,把卫国转手给康叔姬封。康叔姬封被分封在河南淇县。

卫姓是什么朝代的(卫姓来由卫青其实姓郑)(1)

商纣王

殷商遗民7族aCmfS-f1319扶桑妖族血统,交给姬封治理。至于姬周血统,经过姬姓衍生姓氏统计,大概率是pOfrS-f5 西戎氏族神农后裔。经历了831年的国祚绵延,卫国在2200年前,被秦国取缔。亡国后,卫国贵族公子王孙,以卫为姓。经过上千年的更迭,血统早就挪移,这是常态,不足为奇。

卫满朝鲜:历史记载最早的朝鲜王国

秦朝才维系了14年,就崩溃了。在汉朝初年,燕王卢绾背叛汉帝刘邦,被战败。卢绾逃亡匈奴,当时作为燕王臣子的卫满,也跟着去匈奴,不过后来,卫满又带领千把人,投奔朝鲜。当时的朝鲜,是殷商王室遗民箕子(箕读鸡)的朝鲜。卫满羽翼丰满之后,推翻了箕准,自立为王。由于朝鲜韩国历史文献比较晚才有,卫满朝鲜竟然成了有史记载的最早王国。

卫姓是什么朝代的(卫姓来由卫青其实姓郑)(2)

成吉思汗画像

箕子aCmfS-f1319血统,跟高丽族aCmfG-cts2657在血统谱系树上,属于堂兄弟。他们同为扶桑族/扶余族后代。由于单眼皮、塌鼻梁、大饼脸、小短腿,常常被五官立体、身材高大的中原人,喊作妖族。比如妖皇帝俊aCmfJ-f845血统。帝俊的儿子混沌/驩兜(驩读欢),就是由于五官太平坦,而被形容为「混沌无面目」。其实,只要是C血统,往往面部平坦。比如蒙古族成吉思汗。

除了卫国的主要来由,卫姓的其它源头,无非就是鲜卑满蒙等C血统游牧民。比如河北秦皇岛的昌黎卫氏,由于追随拓跋鲜卑深度汉化改姓卫。至于蒙族蒙古族,改姓卫的不少,由于繁杂而又没有重大内容,我就不多提了。

大汉贤后:卫子夫

中国历史上有4大贤后:2100年前,汉武帝刘彻的老婆卫子夫;2000年前,光武帝刘秀的老婆阴丽华;1400年前,唐太宗李世民的老婆长孙观音婢(读必);650年前,明太祖朱元璋的老婆马大脚秀英。卫子夫有个同母异父的弟弟郑青,由于卫子夫得到刘彻的宠爱,赶紧改姓卫,搭上了姐姐的便车。当然,也成就了汉朝的战匈奴大业。

卫姓是什么朝代的(卫姓来由卫青其实姓郑)(3)

卫子夫cosplay

卫青的爸爸郑季,给平阳侯办事,跟侯府里的寡妇卫媪(读袄)勾搭来往,剩下了郑青。也就是说,卫青其实姓郑,后来看到姐姐卫子夫得宠,才突然冒充姓卫的。至于郑季跟卫媪来往,又是寡妇,并不算通奸啦。

另外,卫姓是个源头性的姓氏,由卫衍生了诸多姓氏,比如:孙、孔、冷、石、聂、盛等。不过这些衍生姓氏,也不全是卫姓改来的,同时也有其它来由。这种情况就像姬姓,一方面,全国30%姓氏,是由姬姓直接改过来的。另外还有50%的姓氏,都有部分源自于姬姓。姬姓被誉为「万姓之祖」,不是盖的。卫姓勉强可以叫个「百姓之祖」,况且,卫姓也是姬姓姬封,演化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