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传习录之十一(阳明书院传习录)(1)

王阳明传习录之十一(阳明书院传习录)(2)

王阳明传习录之十一(阳明书院传习录)(3)

又曰:“唐、虞以上之治,后世不可复也,略之可也。三代以下之治,后世不可法也,削之可也。唯三代之治可行。然而世之论三代者,不明其本而徒事其末,则亦不可复矣。”

王阳明传习录之十一(阳明书院传习录)(4)

王阳明传习录之十一(阳明书院传习录)(5)

王阳明传习录之十一(阳明书院传习录)(6)

译文:先生又说:“尧、舜以前的治世之道,后世不可能恢复,因此可以略去不记。夏、商、周三代之后的治世方法,后世不可仿效,可以把它删除。只有三代的治世方法可以实行。然而,世上议论三代的人,却不了解三代治理天下的根本,仅注意到一些细枝末节,如此一来,三代治理天下的方法也不能恢复了。”

王阳明传习录之十一(阳明书院传习录)(7)

王阳明传习录之十一(阳明书院传习录)(8)

王阳明传习录之十一(阳明书院传习录)(9)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汉族。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南京吏部尚书王华的儿子。

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进士,起家刑部主事,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等职,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朱宸濠之乱,获封新建县伯,成为明代凭借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嘉靖七年十一月(1529年1月9日),逝世,时年五十八。明穆宗继位,追赠新建侯,谥号“文成”。万历十二年(1584年),从祀于孔庙。

王守作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王阳明传习录之十一(阳明书院传习录)(10)

王阳明传习录之十一(阳明书院传习录)(11)

王阳明传习录之十一(阳明书院传习录)(12)

王阳明传习录之十一(阳明书院传习录)(13)

王阳明传习录之十一(阳明书院传习录)(14)

王阳明传习录之十一(阳明书院传习录)(15)

王阳明传习录之十一(阳明书院传习录)(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