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现代派的诗人,这首诗歌中同样充满了很多的意象,但是,这些意象都并不晦涩难懂,任何一个有爱国之心,关心时政的人,都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就明白诗人究竟在指代些什么。这样的话,诗歌不再显得脱离群众,不再显得高深莫测,而变得贴近群众,贴近人们的生活。
“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诗歌一开篇,就抛出了这样的一个意象,一个贯穿整首诗歌的意象“手掌”,而且,这还不是普通的手掌,是“残存的手掌”。而与手掌的“残存”相比的,那“土地”却是“广大”的,这显然有一种强烈的对比感。
其实,联系当时的现实来看的话,任何人都可以明白,诗人所说的“手掌”,其实就是他自己的手掌,指的是在日寇牢笼中,已经变得伤痕累累的诗人的身心,而那“土地”,毫无疑问,指的就是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
于是,在整首诗歌的一开始,就给读者一种震撼的感觉,诗人的手既然已经变得“残存”了,那么,他为什么还要不顾自己的伤痛,去摸索那片土地呢,那土地究竟有着怎样神奇的力量,竟然可以让诗人忘记自己的苦痛而沉浸其中呢?诗歌很快就将答案,展示在我们的面前了。
更何况,在前一句中,诗人用了“摸索”这个词,在什么情况下用这样的词汇呢,只有在一片黑暗,看不见前途的情况下,才会用这样的句子。诗人就是这样,用自己的笔墨,来控诉日寇的罪行,同时,对于祖国的炽热情怀,也溢于言表。
诗人不想继续伤怀,虽然他已然伤痕累累,然而,他依然希望能够从那片土地上摸索到一丝温暖,于是,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乡,那是一片湖,那应该是一个很美的地方,“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有着参差的荇草,那水还微微有些凉,诗人的回想就只有这么几句,但是,却引发了无数人对于自己美好家乡的怀念和回忆。
古人有一句诗,说是“一夜征人尽望乡”,在这一刻,恐怕所有看到这首诗歌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想起自己曾经生活过的那片土地吧,然而,故乡这个词语,在他们的心中已经变得越来越可望而不可即,此时此刻,那些土地可能已经在日寇的铁蹄下了,于是,背井离乡的人,只能靠想象来安抚自己,就和诗人一样。
住在东北的人,会想起长白山的雪峰;住在黄河边的人,会想起夹带着泥沙的河水;住在江南的人,会想起采莲的女子,唱着吴侬软语的吴歌;住在岭南的人,会想起甘甜的荔枝……然而,现实是残酷的,美好的景色,那属于家乡,属于祖国的美景,如今正饱受敌人的蹂躏,人们能做的,也只有用自己那饱经风霜的残掌,轻轻地抚弄一回。
“江南的水田”被蓬蒿取代,“岭南的荔枝花”也无人欣赏,只能“寂寞地憔悴”,更有那南海的苦水,一片浩淼,没有渔船。
于是,诗人便再一次痛极而泣,发出了这样的悲鸣,“无形的手掌掠过无恨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那是多么哀痛啊,长歌当哭,慨当以慷,真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啊。
但是,我们的诗人戴望舒,却并不是一个整天只知道悲悲切切,抒发着自己的黍离之悲的人,那样的人,其实是懦夫,因为他们只会躲在角落里舔舐自己的伤口,却不知道奋起拼搏。而戴望舒不是这样的人,要不然的话,他也不会因为从事抗日活动而被捕了,所以,接下来的一段,诗人不再悲苦,不再彷徨,而是在黑暗中,摸索着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美好的未来。
在一片白色恐怖笼罩下的黑暗社会中,诗人什么都看不见,所以,他只能靠摸索,然而,就因为他不懈的努力,终于找到了希望,“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不需要更多的言语解释,当时的社会背景也容不得诗人能够把那个地方究竟在哪里,解释得更加清楚,但是,所有有良知,有血性的中国人都清楚地知道,诗人所指的这一片土地,是解放区。
“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只有在那里,才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屠杀和蹂躏。诗人欣喜地发现了那一片神奇的土地,于是,他将自己全部的激情都投入其中,虽然他只有残存的手掌,但是,他依然在其中“寄与爱和一切希望”,摩挲着那一片神奇的土地,“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他的全部力量,全部温情,都投入其中了。这个时候,已经不是“摸索”了,而变成了“轻抚”。
而诗人的心中,也变得一片澄明,不再阴郁,不再颓丧,因为,他在那一片土地上,感受到了阳光的温暖,感受到了春的气息,是的,“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于是,他终于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情,大胆地喊出这样一句话,“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在那“太阳”和“春”的感召下,他再也顾不得,自己还处在被日寇侵占的香港,就算现实再黑暗,也不能阻挡他,歌颂解放区,并将无限深情,寄予未来的,即将成立的新中国,“永恒的中国”。于是,所有看见这首诗的人,在此时此刻,也会禁不住热泪盈眶,热血澎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