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失去亲人的悲痛,真的令人痛彻心扉。

我上高一那年,疼爱我的爷爷在睡梦中走了,终年84岁,那是我第一次经历失去最亲的人,我哭哑了嗓子。抱着他的头配合理发师给他剪掉头发,剃掉胡子。我牵起他的手,想要感受他的温度,可冰凉的触感再度让我崩溃。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只要看一眼挂在墙上的他的照片,我就会痛苦不堪。

去年,视我如珍宝的外婆因为直肠癌走了,终年88岁,那是我第二次经历失去最亲的人,我哭得不能自己。脑海里一遍又一遍闪现她对我的好,温柔、慈祥……在那个穷苦的年代,她总会把自己节约下来的钱,给我买墨水、买本子;每年春游的时候,她都会从腰包里掏5毛,让我买小吃;嘴馋的时候,她就带我吃亲戚孝敬她的麦乳精。

此刻,敲下这些文字,我亦泪流满面。

失独父母为什么要孩子(失独父亲走不出悲伤)(1)

也正是因为自己曾经历过这种痛苦,所以对于今日头条里一位失独父亲对儿子的思念,就更为理解。

他是著名经济学家、多家媒体社评评论员宋清辉。几乎每天,只要我打开今日头条就能看到他写下的对儿子的思念。

“儿子,请原谅我们没有保护好你,让你定格在了12岁的冬天。”

“去年的今天,我们一起带儿子去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参观俄罗斯画家的油画,他看得入迷,我们走好远了,他还在那里驻足欣赏,似乎忘记了时间。”

“宋昊然已经走了153天,今天我把他此前喜欢看的《昆虫记》拿出来翻阅,回想起我们在一起看这本书的一幕幕,历历在目,发生在昆虫界的这些小生灵身上的故事,总是能够深深地吸引着他。”

“今天一早,在无人的小路上,不管我怎么呼唤儿子宋昊然的名字,再也无人应答,他可能真的已经不在人世间了。大半个深圳,处处都有他留下的痕迹,却无论如何都找不到人影。”

失独父母为什么要孩子(失独父亲走不出悲伤)(2)

02

每每看到他更新的微头条,我的心也跟着难受。

一个12岁的孩子,多么年轻的生命啊。这些日子,作为父亲的他,也努力回忆着可能让儿子走上极端的原因。他说:“事发前一天,宋昊然因作业完成情况不理想,在班级群被点名批评了,当时孩子也在群里,他自尊心比较强,可能受不了。”“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回家后闷闷不乐,当时他妈妈还安抚开导他了。”

他还不止一次在微头条里写下:“儿子宋昊然以这种方式离开我们带来了许多改变,希望宋昊然的离开,让我们能够从失去当中得到一丝反思的力量,也希望用这种方式祭奠他的告别。”

中年丧子,难以想象的悲伤。他说自己总认为事业因坚持而成功,所以十多年来,他都没有休息过一天,力争著作等身或者获得诺奖,就这样十年如一日问心无愧,而陪伴孩子的时间也就变得少之又少了。

去年12月,宋昊然的不幸坠亡着实震惊了全网。如今已经过去快5个月了,作为父亲的他依然难以走出失独的痛苦中。

昨天,人民日报有一篇报道,标题名为“对不起……抓疼了你的头发”。讲述的是河南商丘,一名高中女生在天台上欲轻生,被消防员抓住马尾救下。成功拉上女孩后,消防员也非常心态摸头安抚她。

虽然这个画面专业又暖心,但孩子动不动就跳楼的行为,也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其背后的教育意义。

失独父母为什么要孩子(失独父亲走不出悲伤)(3)

不管是从宋昊然的离开也好,还是从商丘高中女生欲轻生的行为中也罢,作为父母的我们都应该重视以下几点——

(1)父母别把分数看得太重。

女儿目前上小学二年级,虽然现在不允许考试,但为了检验孩子们究竟掌握得如何,老师还是会做一些简单的训练,以此了解孩子们的掌握情况。昨天,女儿回家告诉我:“妈妈,我们班有两个女生错题太多了,都不敢带回家让父母签字,直接把练习题扔进了垃圾桶。”

一个二年级的孩子,竟然能够想到用这样的方式,来逃避父母的批评和指责,看上去有些小聪明,但这个事情却在提醒我们,父母过分看重分数,已经对孩子产生了严重影响。

孩子的学习成绩如何,与很多方面都有所牵连。首先,看孩子的学习习惯是否良好;其次,老师的教学方式是否适合孩子;再者,家长的监督是否到位;最后,孩子的理解能力是否能够跟上。

而很多家长在拿到孩子的分数后,并没有考虑孩子失分的原因是什么,就立马对孩子进行殴打或者辱骂,这对孩子心理的伤害极大,长期如此,厌学、抑郁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我们要拥有一颗平常心。不要过分焦躁,也不要完全放任不管。把握好其中的度,真的很重要。

失独父母为什么要孩子(失独父亲走不出悲伤)(4)

(2)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多些陪伴。

有的家长是真忙,为了事业无暇顾及孩子。而有的家长却是假装忙,以打牌、约酒、打游戏为由,拒绝陪伴孩子。

事到如今,很多家长依然认为孩子沉迷于手机,是手机、游戏本身就不应该存在在孩子的世界里,是手机、游戏本身就罪不可恕,才导致毁了无数青少年。但事实上呢?家长总是以各种理由拒绝陪伴孩子,致使孩子孤单寂寞,不得已才到游戏里找存在感。

看看那些早恋、厌学、犯事儿的孩子,哪一个是生活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下的?如果在家里能够得到父母足够的关注,孩子还有必要去异性那里寻求温暖吗?如果父母能够正确地给予孩子引导和鼓励,孩子又岂会厌学?如果父母能够对孩子的错误进行及时的纠正,孩子又怎么可能屡教不改?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真的很重要!悲剧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你觉得这些事情对自己来说相当遥远,但是一旦悲剧发生了,你要清楚那时候对你的伤害可就是致命的了。

——————

你认为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重要吗?欢迎跟曦曦妈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