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他想把天空据为己有,以自己的名字定义了最纯粹的蓝

只因爱到深处(以我之名占有)(1)

把艺术由地面向天空发展。

如果你消息灵通,那么正在英国布伦海姆宫(Blenheim Palace)举办的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的大型回顾展你一定有所耳闻了。

在这座充满古典气质的庄园里(布伦海姆宫又被称为「丘吉尔庄园」),50余件克莱因的作品被悬挂、陈列在石壁、柱廊之间,和庄园内自有的收藏品相并列,现代与古典在同一空间中互相碰撞、交流,竟生发出了一种奇异的美感。

只因爱到深处(以我之名占有)(2)

Yves Klein’s artwork at Blenheim Palace

而对于伊夫·克莱因,我们对他最深刻的印象,首先,一定是“国际克莱因蓝”(International Klein Blue),其次,就是他那著名的窗口一跃的照片“Leap Into the Void”。

只因爱到深处(以我之名占有)(3)

克莱因出生在艺术家庭,父亲弗雷德·克莱因是后期印象派画家,擅于画人物和风景,母亲玛丽·雷蒙德则是“定形艺术(Art informel)”运动的领军人物。

虽然如此,克莱因从前却不喜爱艺术,也没接受系统的艺术培训。

他喜欢戏剧,也向往神秘的宇宙世界。他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基督教兄弟会的骑士,曾与玫瑰十字会(中世纪末期的一个欧洲秘传教团,以玫瑰和十字作为它的象征)保持着长达五年的书信来往,并且自授了圣塞巴斯蒂安弓箭手勋章。

只因爱到深处(以我之名占有)(4)

因为深受神秘主义的影响,克莱因热衷于在自己的作品中引入神秘的因素。他的身上有着这样一种矛盾:

他尊敬神,向往神,却想打破艺术界的“神”,最终自己被历史“封神”了。

虚空:“所有物质问题都可以从一天到另一天消失,我们可以把它放到任何我们可以想象到的地方,最抽象的地方。”

20世纪50年代,抽象绘画主导着法国艺术,这些画作,以抽象的形式和力量试图与观众进行交流。

就像有许多人对当代艺术表示不解一样——一件空白的画作能够价值连城,难道不是因为这件作品署了著名的艺术家之名吗?克莱因对于抽象艺术的挑战,就从挑战“艺术家”这个概念开始。

他觉得,这些抽象作品中什么都没有,只有“虚空”。

只因爱到深处(以我之名占有)(5)

Surfaces et blocs de sensibilité picturale – Intentions picturales. Galerie Colette Allendy, Paris, May 1957.

就在1958年,克莱因组织了一个没有任何内容的展览“The Void(虚空)”。

除了留下一个空柜子,他将艾里什·克特画廊(Iris Clert Gallery)中的物品统统移除之后,把内部的表面都涂成了白色。

开幕当天,有将近3000人涌入这个空荡荡的房间,最终,警方不得不出动警力来维持秩序。

只因爱到深处(以我之名占有)(6)

Harry Shunk, János Kender, Yves Klein, Leap Into the Void, 1960

又例如他的摄影作品《Leap Into the Void》。

1960年,克莱因聘请了摄影师Harry Shunk和Jean Kender为他拍摄了一系列照片,其中就包括这张。

这次飞跃是在巴黎郊区区 Fontenay-aux-Roses 的一个屋顶上进行的。这是一种蒙太奇的手法,用两张底片拼接成艺术家跃出屋顶的错觉。

在照片中,他表情淡然,似乎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利用错觉,他制造出了这种“虚空”,而这种“虚空”,正是基于克莱因所热爱的禅宗以及佛教教义的概念,他跃入的这个空间,是一个沉思与冥想的空间,超脱了日常生活。

只因爱到深处(以我之名占有)(7)

Blue Venus,1962

蓝色:“是天空,是水,是空气,是深度和无限,是自由和生命,蓝色是宇宙最本质的颜色。”

纳博科夫曾这样向蓝色发问:

“蓝色里有着怎样的极乐啊。我从来不知道蓝色会蓝到什么样的程度。”

而克莱因也曾相似地问道:“什么是蓝色?”而下图,就是伊夫·克莱因交给纳博科夫和自己的答案。

只因爱到深处(以我之名占有)(8)

ikb - International Klein Blue, 1957

1947年某个夏日午后,三个年轻人——伊夫·克莱因、克洛德·帕斯卡和阿尔曼费尔南德茨坐在法国南部城市尼斯的海边,幻想着如何“瓜分世界”。

一个人选择了动物,一个人选择了植物,而克莱因选择了矿物,随后,一个突如其来的想法诞生在他的脑海,他说:“蓝天将是我的第一件艺术品。”

出生于1928年的克莱因当时才19岁,便想将天空据为己有。

后来的事实证明,没有一个艺术家与蓝色有着这样紧密的联系,甚至将最纯粹无暇的蓝色以自己的名字命名。

只因爱到深处(以我之名占有)(9)

在国外旅行和学习期间,他开始断断续续地创作单色画。

他曾前往意大利、西班牙和爱尔兰旅行,并且在1952年前往日本学习柔道,一年半后获得了黑道四段,还写了两本书。而他返回法国时,当局却不承认他的柔道成绩。受挫的克莱因开始正式转向艺术创作。

只因爱到深处(以我之名占有)(10)

克莱因和他的柔道老师 Asami, 1953

他向画廊推销自己的单色画,却屡屡碰壁,1955年,他为自己举办了一个名为“Yves,Paintings”的展览,却并未引起多大的关注。

“我的画只用一种颜色在画布上刷涂,没有任何图案和颜色变化出现,只有十分均匀的色面。由于有某种特质蔓延整幅画,我寻求将颜色给予各自的特色,因为我想到,每一种颜色里,都存活着一个世界,而这个世界通过我来展示。我的画还呈现了一种全然宁静的绝对和谐。”

他开始反思,最终将自己的单色画创作引入了“蓝色时期”,专注于蓝色,这个他在19岁时就想征服的颜色。

只因爱到深处(以我之名占有)(11)

他最早的想法是在地板上展示最纯净的蓝色,就像一块地毯似的,将这种色彩展示在观众面前,但是克莱因并不满足于色彩的展示,他需要更加深刻的表达。

只因爱到深处(以我之名占有)(12)

克莱因蓝:“首先,没有任何东西,然后是虚无的深度,最后是深刻的蓝色。”

早在1956年,在尼斯度假期间,他就用聚合物粘合剂进行了实验,以保持原始但不稳定的群青颜料的光泽和粉状质地。

而后,他与巴黎的一个色彩供应商 Edouard Adam 和化学家朋友合作,创造了一种合成的粘合剂,它将颜料稀释到不同的粘度。

“这种粘合剂保留了颜料神奇的光泽,同时也没有扼杀单个颗粒,并且使得颜料在上色之后快速地干燥成天鹅绒般的质感。”

只因爱到深处(以我之名占有)(13)

L'Esclave Mourant D'Après Michel-Ange (S20),1962

最终,克莱因在1960年为国际克莱因蓝申请了专利,只供他个人使用。从此,蓝色开始冠上了伊夫·克莱因的名字。

只因爱到深处(以我之名占有)(14)

Sculpture Eponge Bleue sans Titre,SE 168,1928-1962

他将他的蓝色覆盖到了许多载体当中,画布、棉花、石头、雕塑、地球仪、树枝,甚至古希腊的雕塑……而他最惊世骇俗的作品,是在1960年创作的表演:Anthropometry: Princess Helena。

只因爱到深处(以我之名占有)(15)

Anthropometry: Princess Helena,1960

他将戏剧和蓝色结合在了一起,命名为“人体测量图”,裸体的女模特扮演了“画笔”的角色,在大张的白纸上印制着她们的身体,正常表演在一个20分钟的“单调交响曲”(Monotone Symphony)中进行,同时,他还给观众准备了蓝色的鸡尾酒。

在这场演出中,克莱因没有沾染上颜料,他既是画家,又是导演。又或者可以说,他扮演着了整场表演的上帝角色。

只因爱到深处(以我之名占有)(16)

在宗教艺术中,蓝色代表着虔诚和永恒。而在克莱因的手里,蓝色代表着灵性,是克莱因传达自己精神世界的媒介。

只因爱到深处(以我之名占有)(17)

Anthropometries of the Blue Period, 1962

他相信绘画就是一种“心理主义”,这种纯粹的蓝,似乎将观看者从一个世界吸引到了另一个非物质的维度中,而看着它们的效果,“与冥想蔚蓝色的天空没有什么不同”。

展讯

只因爱到深处(以我之名占有)(18)

诞辰90周年 伊夫·克莱因当代艺术回顾展

展期:2018年7月18日 - 10月7日

地址:英国 布伦海姆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