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是一座知识宝库,我们的家乡话——夷陵方言也大有学问,细细品来,感到既有咬劲儿又有回味儿,连有些骂人的俗语也颇具内涵深度和表现特色。例如,“你这个不做好事的”、“你吃了到罗惹坪去啊”,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无论是思想性,还是文化内涵,其信息量大着呐!
这是夷陵方言中的两句俗语,虽然说起来不打眼儿、听起来不刺耳,貌似轻描淡写,可它却是“咒人无骂声”、明轻暗重的两句恶语,隐晦中潜藏着愤恨和诅咒。你若不能“随乡入俗”懂得类似方言,往往挨骂了还不晓得信。下面就对这两句俗语略作解析,以窥见一斑。
▲陈斌先生对夷陵方言的研究成果
关于“到罗惹坪去”
说这话,有其特殊的语境,当你不该吃的吃了、不该喝的喝了、不该玩的玩了,即不该享用时享用了,引起他人愤慨时,往往会招来如此骂语。譬如,同吃桌餐,时间没到,人未上齐,桌上的人都没动筷,你却旁若无人地开吃了,这时,可能有人会在心里暗骂:“你吃了到罗惹坪去啊”!
“罗惹坪”是啥意思?陈斌先生主编的《夷陵方言品读》已有详述。罗惹坪是个地名,在宜昌市夷陵区分乡镇大中坝一带,夷陵方言读作“luo er pin”。据传,古时候该地曾设有“湖北总庙”,集东岳庙、西王庙、成王庙、水府庙、镇水庙于一体,佛教的、道教的、神话的、天曹的、地府的各路神像聚集于此,佛教中的“地藏王”菩萨即“罗惹”也供在其列,“罗惹坪”地名由此而来,也有人把它叫成“落日坪”。
仅此看来,“罗惹坪”地名之音之义也没什么不吉不利的。后来语义演变至“恶化”,是因它沾上了“阎罗王”。阎罗王就是“阎王爷”,为阴曹地府中第五殿的殿主冥王。罗惹坪总庙中就供着这么一尊阎罗判官,他手握生死簿和毛笔,旁有拿魂、手提链子的小鬼,传说夜间听到判官丢笔声定要死人,民间亦有“夜闻判官摇签声,不死人来也要死人”之说。于是这里就被认为是冥府了,即阴曹地府。故此,人们慢慢把人死了说成是“到罗惹坪去了”。
▲罗惹坪所在区域(大中坝)
我的老家黄花镇香龙山村(原西庄)那一方,人们把病危者起死回生或大难中化险为夷戏说是“从麻子山回来的”。这个“麻子山”就在罗惹坪西部的边界上,意思是在生死的边沿即“鬼门关”上走了一遭,核心之意,还是把罗惹坪当作为阴曹地府。
一言以蔽之,夷陵俗语“你吃哒到罗惹坪去啊”,意思就是“你吃哒去死啊”!各地近似的直白的说法很多:“吃哒肚子疼”、“吃哒屙不出来”、“吃哒要吐出来的”等,意思都是说如此所为是要遭到不良报应的。但其言语都显锋芒,刺耳难听,而“到罗惹坪去”的意思却较隐含,其思想性和语言形式足显智慧。
语言是在特殊的环境中产生的,自然会打上特定的地域烙印。显然,这句俗语唯夷陵特有。然而,“湖北总庙”已于乙亥年(1935年)被洪水冲毁,现今,“罗惹坪”的地名已被取代,或是因寓意不祥而易名,或因“罗惹”和“阎罗”随“总庙”逝去而“改姓”,故此,“罗惹坪”已“物逝名非”,但其文化基因犹存,相应方言俗语犹在。
关于“你这个不做好事的
一个人做不做好事,是他价值取向的自由和权利,做与不做无可厚非。然而,有一种“不做好事的”往往却会招来夷陵人狠狠地指责甚至唾骂——对那种习惯“害人的”的,或“不好事他人”的人,老百姓一般会从心底里发出骂声:“你这个不做好事的”,之间的“不”字是重音。此时,人们并不期许你“助人为乐”,而只期望你别害人或别坏他人的好事。
言为心声,老百姓一般不会轻易说这话,一旦出口,就是发自内心的愤恨,说明他对你的行为表现极为不满。当然,语境不同,语义有别。如早些年,有些顽皮的孩子在他人稻田的缺口子上拉上一泡屎后再用泥土盖着,弄得人家一身臭时,别人就会如此脱口而骂。现今,如果你将一袋子玻璃渣子倒到他人田地里,他人也可能发出这样的骂声。
还有一种人也往往招来如此“待见”:为人心向不从善、办事不愿利好他人的人。现实中也确有那么一些人,其骨子里缺乏做好事、“利他”的基因,心肠不良,缺少一颗利人之心——生怕好事他人,遇事不朝好处使力,连顺手人情也不愿意做,甚至“使坏”,即“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类人在公职人员中也不少见。老百姓对这样的人更是讨厌之极,恨之入骨。如果有人获此“差评”,其口碑自然会渐渐掉价。
人们常说“做了好事有好事在”,这里体现了一种因果报应思想,即善有善报。反过来,“你这个不做好事的”,可能也有 “不得好死的”之义,实质是一种唾骂。所以说,这是一句貌似平淡却“戳脊梁骨”的话语,蕴含了佛家善恶、因果学说,只是将下半句隐去,留下自悟。悟一次,多少长一次记性。
对于这种诅咒性俗语,正如德国思想家歌德所言:“并非语言本身有多么正确、有力,或者优美,而在于它所体现出来的思想力量”。上述方言,“随口潜入音,骂人细无痕”,可谓“说得轻,落的重”, 既体现了夷陵方言负强化艺术之妙,又反映了夷陵人民是非分明、趋善鄙恶的人性之美,对人们的观念行为自然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导向和引力。
作者:秦德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