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悟空第一次见到菩提祖师的时候,祖师问:你姓什么?悟空说:无性,一生无性。

这看似是一个前言不搭后语的冷笑话,其实蕴含着一个大哲理。

悟空说自己无性,是因为这时候他自己以为是这样。这叫自以为是。

许多时候,人比猴子更自以为是。

那么猴子到底有性无性呢?

当然有。孙悟空一生的性格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猴性(天性)阶段,人性阶段,佛性阶段。

唐僧和孙悟空后世什么关系(唐僧与孙悟空最后都成了佛)(1)

1.

猴性本就是悟空的天性。在见到菩提祖师之前,孙悟空脾气暴躁吗?不暴躁的。因为没本事。没本事的人,一般都不会暴躁。所以孙悟空见到菩提祖师的时候才说自己无性。

说自己无性的人,其实很任性。孙悟空就是这样,之后的表现就一直很任性。

菩提祖师问他:教你学术字门、流字门、静字门、动字门?你学哪一个?

悟空说:不能长生,哪个都不学。

看,悟空就这么任性。其实悟性到了,学哪个门都能长生。菩提祖师说得好:道家三百六十旁门,都能成正果。

但是悟性不到,学会长生又如何?还不是一样被地府给拘走了吗?

他的任性害了他啊。

菩提祖师早就看出来了。悟空的任性劝说是不管用的。必须要让他自己去悟,悟透了就能改,否则就改不了。

果然,悟空经历了大闹天宫,被压五行山下五六百年之后,他的任性的毛病改了。这是悟空第一次回头。

要想成佛,必须要有回头的智慧。

那么从五行山出来,跟了唐僧之后,悟空的猴性就收起来了,进而展示的是他的人性。

人性就复杂多了。每个人的智慧不一样,人性自然也不一样。比如:有人自私贪婪,就有人寡淡清欢。

或者说,人性中很大成分是魔性。有时候很魔鬼,有时候很魔幻。

唐僧是一个一切以慈悲为怀的人。悟空是一个善恶分明的人。

大家觉得,这俩人都很好对吧。可俩人为什么却一路之上水火不容呢?

唐僧和孙悟空后世什么关系(唐僧与孙悟空最后都成了佛)(2)

要说唐僧慈悲吧,为什么对悟空念起紧箍咒毫不留情呢?

悟空要说恩怨分明吧。为什么唐僧说他几句,拔腿就走呢?

所以说,评定一个人好坏,没有那么简单。

但是,相比八戒、沙僧,唐僧和悟空的确有过人的智慧。咱们就一一展示给大家看。

唐僧和悟空之所以有矛盾,八戒的拱火固然是一个因素,但这只是外因。内因是他们本身的智慧碰撞。

唐僧是不问青红皂白,慈悲第一;悟空是不问青红皂白,是非第一。

谁对呀?其实都不对。都是被红尘迷了眼睛了。

大家想想,唐僧已经九次下凡取经,结果貌似都被沙僧吃掉了吧。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说,他虽然有慧根,但始终打不开,因为没有打开他智慧门的钥匙。

如今这把钥匙就在眼前,他就是悟空。

其实看《西游记》中,一直有一个问题需要思索。虽然说,唐僧与悟空都成佛了,但是谁的佛性出来得早呢?答案是孙悟空。

唐僧和孙悟空后世什么关系(唐僧与孙悟空最后都成了佛)(3)

2.

孙悟空一生性格有三个变化。前面是猴性,保了唐僧之后是人性。之后他杀了六识,开始明心见性,这时候就有了打开佛性的根基了。那么到了杀死六耳猕猴之后,他的佛性才算彻底显示出来。

从这之后,孙悟空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不跟唐僧硬顶牛了。这时候他的智慧中,多了一种成分叫包容。他可以包容智慧不如自己的人,他可以做到不去说服别人。

这个智慧很重要哦。有一种智慧叫做“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意思就是说,别总说话,沉默是最好的态度。

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一路之上,唐僧就是一个“话唠”。他是巨能聊,还很杠精。开始时候,悟空是上了他的当。觉得师父说得不对了,自己就跟他对着抬,结果正中唐僧下怀。二人吵得不可开交,唐僧心中暗爽。

唐僧为什么这么喜欢聊天呢?因为啊,取经队伍中就他是一个凡人。连马都是一条龙。你说他心中寂寞不?排解寂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聊天。所以他才总找机会跟悟空抬杠。

可是经过六耳猕猴事件之后,悟空突然就不跟他聊了。准确地说,是不瞎聊了。只跟你说正事,解心经,其他一概不谈了。

唐僧心中可就别扭了。这别扭别扭啊,唐僧可就病了。

唐僧和孙悟空后世什么关系(唐僧与孙悟空最后都成了佛)(4)

通常说,人不会无缘无故得病的。唐僧的感冒也是大有来历。

有一天,唐僧发烧了。他把悟空叫过来,吩咐道:取纸笔来,师父要修书一封。你替我送上长安驾下,见太宗皇帝一面。

唐僧写的这封信内容是:

臣僧稽首三顿首,万岁山呼拜圣君;文武两班同入目,公卿四百共知闻:

当年奉旨离东土,指望灵山见世尊。不料途中曹厄难,何期半路有灾哈。

僧病沉疴难进步,佛门深远接天门。有经无命空劳碌,启奏当今别遣人。

唐僧这封信的大意就是,陛下啊,臣弟估计快挂了,取经的事情您再派遣别人吧。

悟空当然不会把这封信给他送到长安去。八戒倒是当真了,他说:师兄,师父说不好,你只管说好!十分不尴尬。我们趁早商量,先卖了马,典了行囊,买棺木送终散火。

我们看,眼看就快到灵山了。八戒还天天想着分行李呢。

悟空说出了实情。原来是唐僧以前当金蝉子的时候,听佛法打盹,左脚下翙了一粒米,下界来,该有这三日病。

一场感冒都是有来历的。何况其他病症呢?

唐僧和孙悟空后世什么关系(唐僧与孙悟空最后都成了佛)(5)

那么,经过这场感冒之后,唐僧的这个因果算是了结了。他的人生也跟过去做了一个了断。也就是说,自此之后,他的佛性之门才算打开。

这要是没有孙悟空,唐僧能开示佛性吗?

所以说,从悟性上看,悟空的智慧是高于唐僧的。悟空不但自己开示了佛性,还帮助了唐僧开示。既然悟空有这本事,为什么不连沙僧与八戒一起都帮了呢?这除了需要个人的智慧根基,还需要有一定的机缘。

唐僧的这场感冒,看似轻描淡写。但于他来说,却无异于经历了一场生死。否则他也不会给唐太宗写那封信了。那么经历生死之后,其他一切都会放下了。

于是后来发生了唐僧与悟空论心经的那段谈话。

有一次唐僧看到一座大山,就说,徒弟们,仔细前面有妖怪!悟空就说:你可是把《多心经》忘了吗?唐僧说:我倒背如流,什么时候忘了?悟空说:你只是会念,但是不会解。唐僧说:我不会解你会呀?悟空说:我会,我会。

谈话到此,俩人就都默不作声了。

结果八戒沙僧憋不住笑了。嘴脸。弄虚头,找架子,说什么晓得,解得!怎么就不作声?听讲!请解!

结果唐僧说:悟空解得是无言语文字,乃是真解。

这个无言语文字,对应的正是后来的无字真经。

唐僧和孙悟空后世什么关系(唐僧与孙悟空最后都成了佛)(6)

也就是说,唐僧和悟空已经可以能解得无字真经的奥义,但八戒沙僧还不能够。而大唐众生更是不能。所以后来才不得不把无字真经换成了有字经书。

这实在是一种无奈之举。正如如来佛祖所说:你那东土乃南赡部洲,多贪多杀,多淫多诳,多欺多诈……

看来呀,贪嗔痴念太重,还看不懂无字真经,所以先传有字真经吧。看总比不看好,但也不可太拘泥于文字。

文:风林秀

参考文献:《西游记》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