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期间,位于长宁区的无线通信模组研发企业芯讯通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业务人员无法到现场与客户面对面交流。因此,当6月上海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后,芯讯通的业务负责人们都第一时间启程,前往全国各地拜访工厂和企业。“在收获客户认可的同时,我们也深切感受到,人财物和信息的流动,对任何产业都至关重要。”芯讯通负责人说。
6月以来,记者探访了多家“指挥部”设立于上海的科技企业。经历本轮上海疫情,面对因各地疫情散发而依旧存在的市场不确定性,企业负责人们不约而同地提出了相似的看法:一家企业恢复生产,并不意味着完全“复苏”;只有供应链和产业链都恢复了活力,才是最终的目标。
不能出差的日子,在“云”上打开市场
今年6月6日,黑湖科技在位于长宁区武夷路的总部正式恢复了线下办公,当天恰好是公司成立的纪念日。目前,黑湖科技在上海的办公室有近400名员工,还有100多名工作人员遍布全国各地。
“疫情对研发进度的影响不大,我们公司信息化属性强,大量工作可以在线对接。”黑湖科技副总裁刘崇明告诉记者,由于黑湖的系统产品主要面对2B(企业和机构)客户,平时黑湖的专家、工程师们会到车间现场,对工厂的实际情况进行直观、深度的调研后,再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我们原本以为,到不了现场,项目进度就会受阻,无法与工厂负责人和一线工人交流,但好在方法总比困难多。”
解决办法,一是靠恢复人员流动后尽快出差,二是靠更加高效地拓展产业链上下游的市场。
“我们的系统具备轻量、简单的特点,可以实现远程上线,帮助工厂更加高效、结构化地接收数字化信息,顺利完成系统交付。”刘崇明表示,面对疫情考验,黑湖科技总部所在的长宁区显示出了企业“指挥部”集聚的优势。截至目前,长宁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贸易型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和民营企业总部已达118家,居上海中心城区前列。“虽然长宁没有大量的工厂,但企业总部都在这里,它们的上游工厂和供应商数量可观,我们通过长宁区对接企业的‘大脑’,就可以开展密切的业务往来和交流。”
产品属性更强的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主要负责中石化在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工厂的化工产品销售,年销售量可达3000万吨,仅去年一年的销售额就有1300亿元。公司党委书记孔全表示,由于销售端与生产端关联紧密,当前端的生产企业因疫情受到影响时,很快就会反映在终端的销售上。
去年底,中石化位于浙江宁波的一家炼化企业投产了120万吨乙烯,这些产品都需要中石化化工销售华东分公司来打开销路。然而,去年年末宁波的疫情和今年上海的疫情,打乱了新产品推向市场的节奏。“我们原本要走访客户、打开市场,现在业务节奏改变,企业就要主动自救。”孔全说。
为此,公司启动了线上办公预案,销售工作通过电话、邮件、远程付款、线上交货确认等方式完成,从订单生成到最后的货款回笼,都能在线上结清。“这里物流不通、那里人员不能回岗,遇到这些问题我们就赶紧调整方案,不会坐以待毙。”孔全说。企业还开通了“云走访、微服务”模式,通过“云”上走访客户、微信服务,把华东各地的生产企业、销售部门和客户组织起来进行视频沟通,线上“面对面”反馈产品效果,成功实现了疫情期间的销售和服务不断档。
“物”的流动,让产业链活起来
作为一家无线通信模组企业,芯讯通的上游连接了芯片、射频元器件等厂商,下游则要为全球数万家行业客户提供物联网产品和服务,包括5G、C-V2X、LPWA、LTE、LTE-A、智能模块、WCDMA / HSPA( )、GSM/GPRS和GNSS等模块和终端解决方案。而随着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芯讯通的业务受到任何一点影响,都可能引发产业链上的“蝴蝶效应”。
打破“蝴蝶效应”潜在风险的,是芯讯通在国内灵活布局的五大研发中心。除了大本营上海,企业还在重庆、沈阳、西安和深圳设立了四家研发中心,这让芯讯通在上海疫情封控期间仍旧能为全球业务持续提供技术支撑。眼下,企业的销售网络已经覆盖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五大工厂由南至北分布于深圳、惠州、沈阳等城市,即便在疫情多点散发的当下,也能全力以赴做到履约和交付不受影响,保障上下游产业链不因为疫情而受到明显冲击。
灵活的不止研发中心布局,还有企业的生产线。
当原定春季推广的产品推迟到了炎热的夏季,化工产品的销售策略是否要产生变化?“有调整,但天气的影响不大,因为市场是互补的。”孔全介绍,生活中常见的塑料制品,有不少是中石化生产的聚烯烃树脂加工而来,客户采购后再加工成农用薄膜、塑料袋、快递和外卖的包装袋、家具、汽车配件等。举例来说,农用薄膜的需求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在不需要的季节,生产线就灵活转换生产其他产品,比如常年使用的包装袋、玩具等。
6月,物流逐步恢复,运载着化工产品的大货车、罐车开始驶上高速。孔全告诉记者,由于重化工项目具有投资大、周期长等特点,从酝酿项目到产生效益一般需要3-5年,因而产业布局的规划性较强,一般不会因为疫情的短期影响而改变计划。“我们不是疫情纾困政策的主要帮扶对象,但这些政策可以帮到我们上游的生产企业和下游的客户,其实也是帮助我们整个产业链‘活’起来。”
芯讯通方面则表示,上海5月底出台的纾困“50条”中,明确了“支持集成电路等制造业企业以点带链,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复工,稳步提高企业达产率”,这对通信电子行业企业在短时间内恢复尤为重要。“希望落实纾困政策的过程中,政府能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困难,采取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充分发挥企业在推动社会经济恢复中的作用。”
修炼内功,应对不确定性
相较人和物的流动因疫情受阻,财和信息的流动可以在线完成,影响尚不算明显。然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还是让企业对修炼内功、加快数字化进程变得尤为迫切。
在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多项国家重大研制任务在身,使得疫情期间科研攻关和疫情防控“双线作战”势在必行。其中,先导A超导专项联调团队在恢复常态化研发工作后,就驻扎在实验室,平均每天的人均工作时间达到14小时。高强度的联调实验和测试,为超导芯片设计和迭代优化提供了重要数据。先导C视听融合芯片团队紧急集合后,在微系统所长宁园区当即展开闭环管理,日夜追赶进度,在三周内完成了仿生视听觉融合处理专用芯片的前端设计,并同步完成了基于大型硬件平台仿真的相关研制任务。
与此同时,协调新型传感系统攻关突击队,则在嘉定园区和崇明基地开展了突击攻关与验证试验,顺利完成了单体设备测试验证、互换测试验证和系统联调验证等攻关任务,按期保障了后续的试验进度。“这些战略性项目的顺利推进,对按时完成国家交给我们的重大科研攻关任务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更对后续重大科技工程的发展至关重要。”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负责人表示。
危中寻机,是新冠疫情持续两年多来贯穿许多企业的“信条”。刘崇明告诉记者,2020年疫情刚发生时,黑湖科技的业务有明显增长。“我们主要服务制造业实体,疫情中工厂普遍面临管理人员无法到岗、人手不足、供应商供不上货等问题,我们的系统能缓解这方面的困境。”
疫情也促使制造业从业者们开始思考,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应对风险的韧性,这为“黑湖智造”系统产品带来了一波业务增长。黑湖在同期推出的公益产品,则意外吸引了许多为疫情所困、寻求突破的小微企业。这一产品后来演变成了“黑湖小工单”,专门服务于小微企业快速完成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而今,黑湖科技已成长为一家服务近20个细分行业、数千家制造企业的大公司,再要迎来一波短期内明显的增长并非易事。
打破透明“天花板”的办法,唯有修炼内功。
经历本轮上海疫情,芯讯通验证了建立应急工作机制、研发生产多点布局、供应链提前备货的前瞻性与正确性。面对疫情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芯讯通敏锐关注到了新应用需求的出现,尤其是与防疫相关的智慧应用需求的上升。眼下,芯讯通的产品已经被大量应用在智慧门磁、防疫机器人、智能云喇叭、5G无人机等应用场景,不仅有效降低了人力成本,也让物联网行业看到了新的机遇。
栏目主编:唐烨 题图来源:黑湖科技
本文图片:受访企业供图;作者拍摄。
来源:作者:舒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