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你的认知的神仙形象(文艺观从神话到仙侠)(1)

你一定在网上看到过“以前的神仙”与“现在的神仙”的对比图,有网友感慨说:“以前的神仙百花齐放,现在的神仙都穿制服,好像流水线出来的。”

颠覆你的认知的神仙形象(文艺观从神话到仙侠)(2)

颠覆你的认知的神仙形象(文艺观从神话到仙侠)(3)

其实,观众对国产影视剧中的神仙造型不满久矣,但翻看各大平台待播仙侠剧的海报和预告,似乎还是没啥长进。中国神仙统一穿上素色的长衫长裙,仙气是有了,神性一点没看到。

从被网友们怀念的86版《西游记》,到冲上热搜的“Q4待播仙侠剧”,中国神仙的造型是怎么一步步变成这样的?中国神仙又该穿啥呢?

国产影视剧中的神仙造型

神仙故事在中国有漫长的发展历史,但影视化呈现的鼻祖还要数1986年的《西游记》。在一定程度上,这部剧打造了国产影视剧中传统神话人物的造型标准。

颠覆你的认知的神仙形象(文艺观从神话到仙侠)(4)

电视剧版的服饰造型,首先是参考原著的文字描述。

如原著中对观音菩萨的描述是这样的:“理圆四德,智满金身。缨络垂珠翠,香环结宝明。乌云巧迭盘龙髻,绣带轻飘彩凤翎。碧玉纽,对素罗袍,祥光笼罩;锦绒裙,金落索,瑞气遮迎。”

颠覆你的认知的神仙形象(文艺观从神话到仙侠)(5)

对地仙之祖镇元子的描述是这样的:“头戴紫金冠,无忧鹤氅穿。履鞋登足下,丝带束腰间。体如童子貌,面似美人颜。三须飘颔下,鸦翎叠鬓边。相迎行者无兵器,止将玉麈手中拈。”

颠覆你的认知的神仙形象(文艺观从神话到仙侠)(6)

再就是结合人物角色的形象要求。

原著中并没有对嫦娥仙子的外貌衣着做具体描写,但在导演杨洁的心中,仙女应具有“超凡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美”。剧中呈现的嫦娥仙子,罗衣轻裾,纤尘不染,无论是扮相还是气质,都与角色的适配度非常高,像极了人们心中的月宫仙女。

颠覆你的认知的神仙形象(文艺观从神话到仙侠)(7)

万圣龙女的妆容造型也非常华丽精致,梳高髻,头戴各种步摇、额饰、珠链,花样繁复,且都与水族龙宫有关联。

颠覆你的认知的神仙形象(文艺观从神话到仙侠)(8)

89年上映的北影版《红楼梦》对太虚幻境一章的还原,也塑造了羽衣飘舞的仙娥形象,如警幻仙子:

颠覆你的认知的神仙形象(文艺观从神话到仙侠)(9)

到了21世纪初,随着《春光灿烂猪八戒》《欢天喜地七仙女》《宝莲灯》《天仙配》等剧的播出,神仙造型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甚至有被观众认为非常“雷人”的造型。

颠覆你的认知的神仙形象(文艺观从神话到仙侠)(10)

整体来说,此时影视剧的神仙服饰融合了各个时期汉民族服饰的特点,也具有现代风味,但大多神仙都身披罗绮,头戴钗环。华丽百变的非凡造型,让人目眩神迷,心向往之。

颠覆你的认知的神仙形象(文艺观从神话到仙侠)(11)

此外,这一时期神话题材电视剧中的神仙,大都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涉及上古神话、佛道神话和民间神祇等,具有一定的原型。

后来,随着一种新的神话题材影视剧——仙侠剧的出现,神仙原型越来越模糊,服饰也从华丽走向了简单。

早期,具有代表性的仙侠剧是《仙剑奇侠传》和《古剑奇谭》。剧中的神仙被冠以“女娲后人”“太子长琴”的名号,造型上有游戏基础,还会用上羽毛、珠串、流苏等装饰。

颠覆你的认知的神仙形象(文艺观从神话到仙侠)(12)

但到了2015年的《花千骨》,神仙们虽然好像跟道教神仙有点联系,可名号大变样,基本是作者的原创。男主角白子画成了长留上仙,作为世间最后一个神的女主角不知道到底是个什么神。《花千骨》里的神仙造型,也一改往日的繁复,走上了纯色系、极简风。

颠覆你的认知的神仙形象(文艺观从神话到仙侠)(13)

2017年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加重了对神仙的这种刻板印象,此后几乎所有神仙造型都走上了一个统一的套路:长衣宽袖、素纱质地、色彩单一、披头散发、饰物简单。

这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上神:

颠覆你的认知的神仙形象(文艺观从神话到仙侠)(14)

这是《香蜜沉沉烬如霜》中的上神:

颠覆你的认知的神仙形象(文艺观从神话到仙侠)(15)

这是《千古玦尘》中的上神:

颠覆你的认知的神仙形象(文艺观从神话到仙侠)(16)

这是《沉香如屑》中的上神:

颠覆你的认知的神仙形象(文艺观从神话到仙侠)(17)

如果说女性神仙还有点区别,男性神仙放在一块,都看不出来这是不同剧里的角色。统一披散头发,穿白色的大长衫就对了,实在不行就穿黑色、青的、蓝的,但身上的颜色可不能超过两个数。

起初,观众还会夸奖《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剧中的造型很漂亮,有仙气。但当所有的神仙都穿成这样后,人们不免产生了审美疲劳,纷纷呼吁影视制作方在神仙造型设计上更加多元。

就连演员张卫健也吐槽说:“以前神仙衣服‬五颜六色的随意穿,现在天庭神仙‬有制服了‬,所有神仙,统统一律穿白色。”

颠覆你的认知的神仙形象(文艺观从神话到仙侠)(18)

中国神仙到底该穿啥

从古至今,神仙故事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但说到底,神仙只是人们想象中的存在,谁也没有真正见过。人们心中神仙的形象,离不开所处时代的社会现实。古人有他们心中的神仙样貌,现代人也有现代人的思维和想法。

从古代文献对神仙的描述来看,古人眼中的神仙造型是汉民族统治阶层的服饰翻版,衣着华丽,配饰丰富。

颠覆你的认知的神仙形象(文艺观从神话到仙侠)(19)

如《汉武内传》中的神仙是这样的:

唯见王母乘紫云之辇,驾九色斑龙,别有五十天仙,侧近鵉舆,皆身长一丈,同执彩毛之节,佩金刚灵玺,戴天真之冠……王母上殿,东向坐,著黄锦袷襡,文采鲜明,光仪淑穆。带灵飞大绶,腰分头之剑。头上大华结,戴太真晨婴之冠,履元琼凤文之舄。

再如《洛神赋》中的洛神是这样的: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此外,古代的雕塑、绘画和壁画等作品呈现出了具象化的神仙形象,最具代表性的是《八十七神仙卷》《朝元仙仗图》和元代永乐宫壁画。

颠覆你的认知的神仙形象(文艺观从神话到仙侠)(20)

《八十七神仙卷》和《朝元仙仗图》

颠覆你的认知的神仙形象(文艺观从神话到仙侠)(21)

永乐宫壁画

《八十七神仙卷》据传是唐代画家吴道子所绘,《朝元仙仗图》的作者是宋朝画家武宗元。两幅图和永乐宫壁画都描绘了东华帝君、南极帝君、扶桑大帝在侍者、仪仗、乐队的陪同下,率领真人、神仙、金童、玉女、神将前去朝谒道教三位天尊的情景。

帝君头顶神光,雍容华贵。仙女们宽袍广袖、珠环玉佩、彩羽流霞,发髻也千姿百态,各不相同。

颠覆你的认知的神仙形象(文艺观从神话到仙侠)(22)

《八十七神仙图》局部

颠覆你的认知的神仙形象(文艺观从神话到仙侠)(23)

《朝元仙仗图》局部

颠覆你的认知的神仙形象(文艺观从神话到仙侠)(24)

当代画家复原图

“吴带当风”的仙逸之美,不一定非要用白衣素纱来达成。这些古代绘画作品对当代影视剧来说,本应是极好的参照范本。但部分国产剧的神仙造型却走向了简单化、“丧葬风”,还有的杂糅了西方和现代的元素。

影版《三生三世》中的东方神仙白浅,穿起了西式的晚礼服。

颠覆你的认知的神仙形象(文艺观从神话到仙侠)(25)

前两个月爆火的《苍兰诀》,女主穿着现代气息十足的衣服,还留着齐刘海、戴着高定珠宝一样的发饰。

颠覆你的认知的神仙形象(文艺观从神话到仙侠)(26)

确实,神仙不一定要像壁画里那样宝相庄严,也不一定要穿传统服饰、梳发髻、戴首饰。但是,角色的造型总要和人物所处的环境背景相一致。

仙侠剧《沉香如屑》的造型指导曾明辉曾表示:“要做到每一个造型无论是从化妆、梳妆、服装上都能够帮助演员塑造人物,要从服装的角度解构角色。”

如今的仙侠剧,虽然往往会模糊时代背景,但仍属于东方玄幻范畴。仙侠是中国独有的文化,深深植根于传统的神魔故事和神话体系中。仙侠剧如果没有在故事情节和世界观上进行创新,只是在服饰造型中掺杂西方的、现代的元素,就会呈现出不伦不类的效果。

观众对流水线造型不满,也不会愿意看到西幻风的中国神。90版《封神榜》的“希腊风”造型,不仅辣到了观众的眼睛,也让主演蓝天野在时隔二十多年后表示“难以理解”。他说:“《封神榜》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都是历史上实有其人的。这个不是我心里想的《封神榜》,那种远古的、质朴的感觉没有了。”

颠覆你的认知的神仙形象(文艺观从神话到仙侠)(27)

中国神仙应该穿什么,核心要看故事背景,要让人物显得更协调,更具特色。在东方故事背景下,神仙服饰可以与时俱进,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取向,但不能生拉硬拽,让人不知所云。

在著名影评人韩皓月看来,前段时间上映的《新神榜:杨戬》为国产神话题材影视剧提供了一个方向。他说:“处于全球化背景下的年轻人,对中国神话的印象已经不再拘泥于以往的框架内,他们希望看到更符合互联网时代审美的神话人物。《新神榜:杨戬》把东方神话的想象嫁接到了欧美式的科幻电影中,这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但他也表示,“这样做是一个特别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高级的处理手段,不仅要懂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还要擅长借鉴西方电影的长处。”

颠覆你的认知的神仙形象(文艺观从神话到仙侠)(28)

韩皓月认为,“90年代以来,中国古代神话题材的影视剧在服装道具方面是停滞的,给人一种落伍的、土气的感觉,这可能跟相关专业人员的审美水平没有提高有关。服化道是一个系统化的工作,需要整体的配合,需要很多技术工种达成一致的审美。但我们的影视行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出现了断代的现象。其实上世纪《大闹天宫》这样的动画片,在审美水平上是很高的。我们的神话题材影视剧应该要么像《新神榜:杨戬》那样向前看,要么回归到更具纯粹性的传统文化中。”

颠覆你的认知的神仙形象(文艺观从神话到仙侠)(29)

作为中国特有的影视剧类型,仙侠剧承担着传播中华文化的责任。不仅要符合现代人的价值取向,也得利用好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这样,仙侠剧才能拥有持久的生命力。

(图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