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很多很多的东西被赋予了“传统文化”“文明瑰宝”的标签,自然它们历经历史的沧桑来到当世,价值无可厚非,但是动不动以“传承保护”自居,倨傲自守,就不是什么好事了。多少本土的瑰宝,曾经也是蛮夷的奇技淫巧,兼收并蓄的包容始终是我们的宝贵品质。

本文转载自Lens杂志(Lensmagazine)

在《百鸟朝凤》电影里,焦三爷把自己的第一把唢呐传给了徒弟时,他说“咱们唢呐是匠活儿,得有人把责任负起来。”然而在西洋乐器的冲击下,唢呐作为中国传统乐器,黯然退场。作为观众,我们也陷入了沮丧……

古典乐器箜篌 你所缅怀的国艺(1)

《百鸟朝凤》剧照

追溯一下历史,你就会知道唢呐曾经也是西洋乐器。《东亚乐器考》是这么说的,“中国的唢呐,出自波斯,阿拉伯的打合簧乐器苏尔奈。”那是公元3世纪的事。

直到明代,徐渭抱怨唢呐并非中华正音。后来唢呐作为一种民族传统乐器,我们就在秧歌会,还有各种红白喜事上听到了它的声音。

来看那些“中国符号”更年轻的时候。

***

琵琶

古典乐器箜篌 你所缅怀的国艺(2)

《唐人宫乐图(局部)》

琵琶以前叫“批把”,《释名·释乐器》里写到,“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这种在马背上的乐器,是爱自由的游牧人的象征。

魏晋后,琵琶进入宫廷。南北朝时,还有一种曲项琵琶由波斯经新疆来到中国。

后来,有人因为弹的一手好琵琶被封王。曹妙达就是一个。出身于曹氏琵琶家族,他在北齐被封王,到了隋朝,他又被任命为宫中的乐官,教习琵琶技艺。

古典乐器箜篌 你所缅怀的国艺(3)

李寿墓乐舞壁画(局部),唐

听唐朝人弹琵琶是什么感觉呢?回忆一下《琵琶行》吧。唐朝人还搞琵琶比赛。“康昆仑”自诩为琵琶第一手,却在一场比赛中输给了佛殿乐师段善。段善便入宫成为了皇家乐师。

明清时,琵琶曲《十面埋伏》《汉宫秋月》等已经形成了乐谱。

箜篌

古典乐器箜篌 你所缅怀的国艺(4)

敦煌壁画中伎乐天人的的竖箜篌

竖箜篌,在汉代从波斯传入,《隋书音乐志》记载:“今曲项琵琶,竖头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非华夏之乐器。”经过改造,创造了自己的乐器,唐箜篌。慢慢的,它就被叫做箜篌。

当时,竖箜篌同时也向西方传入。它的另外一个名字是“Harp”。

古典乐器箜篌 你所缅怀的国艺(5)

竖箜篌

盛唐时的箜篌之音最动人,清凌如岭上积雪。

于是,箜篌又传入了日本和韩国。在日本奈良的东大寺,还保存着两架唐代箜篌残品。箜篌变得古老而模糊,是在十四世纪后。我们只能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上,看到女子弹着箜篌,凭空想象着那样一种华丽的乐音。

李贺写过《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景泰蓝

古典乐器箜篌 你所缅怀的国艺(6)

清中期景泰蓝仿古提梁盉,华尔特美术馆藏

“景泰蓝”的身世也十分扑朔迷离。

古典乐器箜篌 你所缅怀的国艺(7)

13世纪时,元蒙军队远征,横跨欧亚大陆入侵西亚,俘虏了大批有专业技能的工匠。这些工匠需要为蒙古贵族制造奢华日常用品。当年,阿拉伯正流行华丽繁复的金属胎珐琅制品。那些阿拉伯匠人千里迢迢来到了中国。

古典乐器箜篌 你所缅怀的国艺(8)

景泰款三足炉,首都博物馆藏

再后来,清朝宫廷里的档案里就出现了新名字,“今年珐琅海棠式盆再小,孔雀翎不好,其仿景泰蓝珐琅瓶花不好,钦此。”

“景泰蓝”在中国兀自美丽了四百多年,直至鸦片战争那年,国门被打开。

西方人又爱上了这充满东方风情的景泰蓝。民国后,美、英、法等国的商人相继在北平设立商行购买景泰蓝。

石狮子

古典乐器箜篌 你所缅怀的国艺(9)

龙应台写道,“中国没有活生生的狮子,所以庙前画里、锣鼓阵的狮子是走了样的狮子。走了样的狮子不是谎言,它是图腾……”

中国不是狮子的原产地。李时珍《本草纲目》说,“狮子出西域诸国,为百兽之长。”

《灯下录》记载,释迦摩尼诞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汉代时,佛教传入中国后,狮子在中国便被视为庄严吉祥的神灵之兽。

帝王喜爱狮子的威严。汉唐时,帝王陵墓,贵胄的坟前就有了石狮的踪迹。唐宋后,石狮成为了守卫大门的神兽。

古典乐器箜篌 你所缅怀的国艺(10)

***

有一个外国人叫爱德华·谢弗。他爱极了唐朝。于是他记录下了唐朝舶来的物质碎片,也记下了唐朝人如何面对外来文明。

古典乐器箜篌 你所缅怀的国艺(11)

《大明宫词》剧照

菩萨蛮

有一个“女蛮”的国家。这里的人皆是璎珞被体,危髻金冠,所以又被称为“菩萨蛮”。后来唐朝教坊制成《菩萨蛮曲》。

在孙光宪的《北梦琐言》里,就说起唐宣宗最爱唱《菩萨蛮》。温庭筠就写过这么一首送给唐宣宗: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

青黛

《开宝本草》说,“青黛,从波斯国来。”

这种青黛的颜料是一种化妆品。这是一种由波斯传入,从真正的靛青中得到的颜料。有人说这种深蓝色的颜料最初起源于印度,但很早在埃及就普及,后来又在伊朗使用。宫女们喜欢用它来画眉。再后来,诗人们喜欢用它描绘远山。

螺子黛

隋时,末代君王的后宫清一色流行螺子黛画眉。螺子黛是从波斯而来。

玉带

在唐朝贵族里,也流行过用玉制成腰带。这种玉带有时也是胡人的贡品。贞观6年,有人向唐太宗献玉带。这与波斯的玉带有类似之处。吐蕃也向唐朝献过玉带。

元宵

那是最为灯火辉煌的节日,所有人通宵达旦的唱歌跳舞。爱德华推测元宵是源于西域的新年节日。

说到唐朝,现代人依然对这个已逝去的盛世还有着幻梦。

古典乐器箜篌 你所缅怀的国艺(12)

《刺客聂隐娘》剧照

爱德华说唐朝是一个芳香的年代。在唐朝,没有外来者一说。世界各国的人来中国留学,传教和定居。朝野之上,一批日本,新罗,高丽,波斯等国的人都是官员。据《新唐书》统计,唐朝共有宰相369人,有24人为异族。

当时的长安,唐人与胡人一同生活,也互有嫁娶。《东城老父传》里就提到,“长安中少年,有胡心矣。”

古典乐器箜篌 你所缅怀的国艺(13)

《大明宫词》剧照

这些物质碎片分布在唐朝人的生活里:野兽、食物、飞禽、宝石、器皿……九世纪后唐朝盛世不再,为利而来的朝贡小国也离之而去。那些异族文明,已经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慢慢脱离曾经的身份,又在将来某天,凝为中国传统符号。

***

古典乐器箜篌 你所缅怀的国艺(14)

丝绸之路地图

你家的厨房里一定有过这些:像苜蓿,菠菜,安石榴,胡椒,葡萄,核桃,黄瓜,芝麻,茉莉,开心果。以上都是从汉代开始从中亚、西亚陆续来到中国。

还有苹果,胡萝卜,土豆,玉米,番茄,花生,南瓜,四季豆,番薯,辣椒……明朝后,以上蔬果就是从美洲传来

想象一下没有辣椒的日子,如果没有西方的传入,吃饭恐怕会变成一件无比无趣的事。辣椒传入中国的路很长:先从中东,一路经中亚丝绸之路进入中国西北,再从新疆、甘肃、陕西沿黄河南下向中原包围。

古典乐器箜篌 你所缅怀的国艺(15)

当时的明朝人,没敢吃辣椒。

辣椒来到中国后,一直被人用来观赏,直到贵州人最先咬下了第一口辣椒。(感谢贵州人) 于是,爱上辣椒的贵州人用它代替了盐。

四川人和江西人紧随其后。实在无法抵抗辣椒的味道,大家开始顿顿吃辣椒,连汤里狂的放辣椒。《清稗类钞》里说,“滇,黔,湘,蜀人嗜辛辣品”,“无椒芥不下箸也,汤则多有之。”

所以,“本土”和“西洋”,是否绝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