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素分析法,一般考过中级财务管理的人都多多少少知道这个方法因素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分析方法,是现代统计方法的一种,由连环替代法、指标分析方及差额分析法等是主要构成这种分析法能准确反映事物的性质与状态,这些变量因素简化成能反映事物内在联系的、固定的因素因素分析法使用是非常广泛的,在商业与经济领域都有使用价值,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工业企业销售如何计算成本?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工业企业销售如何计算成本(工业企业人工成本和销售毛利巧用因素分析法分析)

工业企业销售如何计算成本

因素分析法,一般考过中级财务管理的人都多多少少知道这个方法。因素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分析方法,是现代统计方法的一种,由连环替代法、指标分析方及差额分析法等是主要构成。这种分析法能准确反映事物的性质与状态,这些变量因素简化成能反映事物内在联系的、固定的因素。因素分析法使用是非常广泛的,在商业与经济领域都有使用价值。

因素分析法包括以下四个步骤:1、确定分析对象,利用比较分析法将分析对象与选择的标准进行比较,确定差异数。2、确定分析对象的影响因素,按重要性从高到低排序确定。3、确定分析对象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函数关系式。4、按一定的顺序依次代入各影响因素,确定各因素对分析对象的影响程度。

因素分析法的使用方法,根据360百科上讲,包括连环替代、差额分析、指标分解和定基替代。其中,最基础的方法是连环替代,它是将分析指标分解为各个可以计量的因素,并根据各个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顺次用各因素的比较值(通常即实际值)替代基准值(通常为标准值或计划值),据以测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例如,设某一分析指标M是由相互联系的A、B、C三个因素相乘得到,报告期(实际)指标和基期(计划)指标为:

报告期(实际)指标M1=A1 * B1 * C1

基 期(计划)指标 M0=A0 * B0 * C0

在测定各因素变动指标对指标R影响程度时可按顺序进行:

基 期(计划)指标M0=A0 * B0 * C0……(1)

第一次替代 A1 * B0 * C0……(2)

第二次替代 A1 * B1 * C0……(3)

第三次替代 A1 * B1 * C1……(4)

分析如下:

(2)-(1)→A变动对M的影响。

(3)-(2)→B变动对M的影响。

(4)-(3)→C变动对M的影响。

把各因素变动综合起来,总影响:△M = M1 - M0 =(4)-(3) (3)-(2) (2)-(1)。

其次,讲一讲差额分析,它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是利用各个因素的比较值与基准值之间的差额,来计算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例如,某一个财务指标及有关因素的关系由如下式子构成:实际指标:Po=Ao×Bo×Co;标准指标:Ps=As×Bs×Cs;实际与标准的总差异为Po-Ps,Po-Ps 这一总差异同时受到A、B、C三个因素的影响,它们各自的影响程度可分别由以下式子计算求得:

A因素变动的影响:(Ao-As)×Bs×Cs;

B因素变动的影响;Ao×(Bo-Bs)×Cs;

C因素变动的影响:Ao×Bo×(Co-Cs)。

最后,可以将以上三大因素各自的影响数相加就应该等于总差异Po-Ps。

第三,说一说指标分解,例如资产利润率,可分解为资产周转率和销售利润率的乘积。

第四,说一说定基替代,分别用分析值替代标准值,测定各因素对财务指标的影响,例如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以上引自360百科)

在现实工作中,尤其是工业制造企业,老板通常让财务人员分析下销售毛利指标,对销售毛利指标进行同期对比分析,找出毛利额增长或者衰退的原因。

那我们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具体来讲,

(1)销售数量变动的影响:当其他因素不变时,销售数量正比例地影响毛利,其中,对毛利绝对数的影响额为:某产品销售数量变动的影响额=(本期销售数量—上期销售数量)X上期单位销售毛利。

(2)销售单价变动的影响:销售单价的变动,会正比例地影响到毛利和毛利率的变动,其中,对毛利绝对数影响额为:某产品销售单价变动的影响额=本期销售数量X(本期销售单价—上期销售单价)。

(3)单位销售成本变动的影响:销售成本的变动,会导致单位销售毛利的反方向、等额的变动,从而反比例地影响毛利额,同样反比例影响销售毛利率。其中,对毛利绝对数的影响额为:某产品单位销售成本变动的影响额.=本期销售数量X(上期单位销售成本—本期单位销售成本)。

财务人员在每月初对上月的成本进行成本分析时,也会对人工成本做深入的分析,同样要用到因素分析法。人工成本分析通常用到两个指标,一个是万元工资产量,就是每万元工资贡献的产量值,万元工资产量=产量/(工资/10000);另一个是吨人工指标,就是每单位产量的人工费是多少,吨人工=吨直接人工 吨间接人工=直接人工费/产量 间接人工费/产量。直接人工费是生产制造部门一线生产人员的工资,包括工伤补助、团队激励在内,含班组长在内;间接人工费包括生产制造部门的生产计划管理人员、车间主任、机修、锅炉动力、车间保洁等无直接对应产品对象的辅助部门人员人工费。人工费一般包括工资、社保费公司承担部分、人员餐补、高温补贴、劳保补贴等。

财务人员在分析吨人工费相比同期增减变化时,使用因素分析法,按重要性从高到低依次设定产量因素为A、人数因素为B、人均吨工资(即投入一个人生产一吨产量需要支付的人工费)因素为C,按因素分析法进行分解分析,1为当期0为基期。由于A因素变动的影响=(A1-A0)*B0*C0,由于B因素变动的影响=A1*(B1-B0)*C0,由于C因素变动的影响=A1*B1*(C1-C0)。人工成本差异因素分析值=产量变动对人工费的影响 人数变动对人工费的影响 人均吨工资变动对人工费的影响。

一般来说,本年本月的产量因素与本年度生产计划安排和机器故障率密切相关,属于生产管理部门的不可控制因素,因此不构成对人工费的必要影响,我们通常取产量外因素对人工费影响额=人数变动对人工费的影响 人均吨工资变动对人工费的影响。使用这个方法得出来的结论,符合生产实际,已在实际工作中使用了许多年,得到了公司老板、管理层的深度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