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思想,在晚清尤其是在甲午战争之后大量传入中国并影响年轻一族,而在民国初年,这种影响随着陈独秀所创办的《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等刊物的发展,以及白话文运动的推动,自由、反抗传统权威等思想,影响了学生以及一般市民。

可以说,“女朋友”这个名词,对于现代青年来说,一点也不陌生。社会发展的今天,很多小男孩在高中或者大学的时候,都会拥有一个自己的“女朋友”。甚至,有些朋友在上初中的时候,就表现了自己的异性能力,并且,吸引了许多女孩子的目光。

女朋友什么时候会被众人熟知(女朋友这个名词)(1)

古代中国并没有“女朋友”这个名称,从前男性会以“佳人”、“伊人”来指代恋爱中的对方,《诗经·秦风·蒹葭》中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那么,在中国,“女朋友”这个词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其实,“女朋友”这个名词,是在五四运动以后才渐渐走入大家视线的,我们可以确切的说:在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男人是没有“女朋友”的,他们只有妻、妾或者是没有过门的媳妇儿。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何五四运动之后,“女朋友”这个“名词”才渐渐的被众人熟知呢?

在鲁迅先生的小说《伤逝》中,提到过这样一句话:“我就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句话是小说女主人公子君对于旧的社会、旧的婚姻制度发出的一声由内而外的呼喊,可以被称为那个时代中国女子的“好声音”。然而,没等这句话变成现实,她就撒手人寰了,并且,还成为旧的思想、旧的道德的祭品。

女朋友什么时候会被众人熟知(女朋友这个名词)(2)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这个少女到如今还健在,她看到灯红酒绿下男男女女们自由恋爱的现状,会是多么的开心,又会发出多么令人惊讶的感叹。从古时候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如今的自由相亲自由恋爱,转眼间,百十年的春秋已经划过了历史的天空,随之而来的婚姻关系的改变,不仅带来了革命的炮火,也将两性之间权力平等问题摆上了桌面。

人们常说“五四运动是一场新文化与旧文化的斗争,是一场将新的社会与旧的社会彻底划分开来的斗争,而这场斗争的开始便是解放妇女的脚”。古时候的女子为了美丽,会在六、七岁的时候将自己的脚禁锢起来,这虽不是年幼的她们自愿的,但是,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也会跟着增长,但脚却不会长,于是,在旧社会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小脚妇女。

五四运动的爆发,解放了这批妇女,也解放了新一代女性的脚。可以说,五四运动挑战旧的封建习俗,也确实有一定的成效,但是,解放天足这件事贯彻的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连在当时社会风气极为开放的成都,实施起来都极为艰难。近代文学家郭沫若的一段文字就很准确的表达了在当时的四川人们,对于解放小脚一事的接受,是有多么的艰难。

女朋友什么时候会被众人熟知(女朋友这个名词)(3)

郭沫若说,他的大哥曾经问他喜欢大脚还是喜欢小脚,他毫不犹豫的回答说喜欢大脚,大哥也赞赏他说,喜欢大脚的人是个文明人。然而,在这句话说出之后,躺在床上的父亲发出了一声怒吼,父亲说“喜欢大脚的都是文明,那你把你祖宗八辈子全骂成了蛮子”。由此我们可以说,两代人对大脚和小脚的认知还是有些不同的,两代人对于新思想的接受程度也有所不同。

用“文明”和“野蛮”来形容大脚与小脚或许有一些不恰当,然而,这代表的是五四运动时期一个新的思想观念,也是那个时代人们娴熟的运用文明的价值尺度。郭沫若与大哥本身对于新时代文明的那份追求,以及父亲对于旧社会制度的那份顽固,足以证明:在那个时期,想让两性平等,的确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

对于部分男同志的不理解,以及嗤之以鼻,女性在独立这方面的表现就十分扎眼。女作家庐隐考在自己对北京师范女子学院的回忆中,提到过这样一件事情:她说,每周五的演讲会上,都有一个女孩子在讲台上大声宣讲恋爱自由,每每下课后,一群人对着她指指点点。只有自己上前安慰一下她,并说一些知心的话,久而久之,自己也被同学当做另类而遭受非议。

女朋友什么时候会被众人熟知(女朋友这个名词)(4)

在五四运动那个新旧社会交替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也重新定位了女性,比如:著名的哲学家张申府。他曾说,在五四运动之前,我没有女朋友,运动之后,我才有了人生的第一个女朋友。他想表达的意思是:在五四运动前后,女性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改变,“女朋友”这个名词,也就相当于女性自由权利的一个实现。

因为在古时,男性的异性伴侣只能是妻妾,再或者,是红颜知己,到了近现代才引进了“女朋友”这么一个新鲜的名词。

可以说,“五四运动后,中国人才第一次拥有了‘女朋友’”,这句话表达的意思就是: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女性的权力才真正得到了释放,中国女性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毕竟,在封建时期的旧社会,中国的女性要遵守的只有“三纲五常”,她们的权力也被束缚在封建的牢笼之中而不能得到应有的释放,直到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女性的权力逐渐得到了提升。

自此,“女朋友”这个名词也渐渐的被众人熟知。

参考资料:

【《诗经·秦风·蒹葭》、《伤逝》、《五四运动:革新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