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多研究表明,我们住宅内的空气是有毒的。室内污染的原因是什么?各种应对措施哪些有效,哪些无效?请看家庭呼吸健康指南。
室内和户外的空气相比,哪边污染更严重?事实将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诚然,某些有毒物质只在户外才有,但公共卫生专家研究发现,室内的有毒物质要比户外浓度高很多:室内空气污染水平平均是户外空气污染水平的5到10倍(出自法国消费者联盟2009年公布的研究报告)!大约十分之一的法国住宅空气污染都相当严重(法国室内空气质量观察机构OQAI检测到有3~8种高浓度污染物同时出现)。然而,我们多达90%的时间都是在室内度过的。
20世纪末,室内空气污染还不算太令人担忧,而现在这一问题越来越受关注,相关研究也层出不穷。1973年的石油危机及多国政府相继出台的各项以节约能源为目的的措施增强了建筑物的密闭性。在法国,尽管1982年3月24日及1983年10月28日颁布的法令规定了通风标准,以化解建筑物过于密闭带来的弊端,但是据OQAI的数据,由于设备安装或维护问题,只有半数的法国住宅达标!
通风换气
与此同时,具污染性的产品(建筑材料、家居用品等)种类越来越多。尽管它们(甲醛、一氧化碳、霉菌……)来源各不相同(供暖设备、家化用品、宠物等),但都可能导致头痛、疲劳、眼疼、恶心等症状,长远来看甚至可能引发癌症。需要注意的是,某些特殊人群——儿童、孕妇、老年人、哮喘患者——对空气污染物的抵抗力尤其差。
这一污染带来的公共卫生及经济问题不容忽视。在法国,350万人患哮喘,5万人遭受严重呼吸衰竭的折磨。据法国生态部估算,室内污染所导致的卫生开支每年可高达100亿到400亿欧元,其中10亿欧元用于报销抗哮喘药物。
到目前为止,关于家庭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尚无定论。但现在的认识程度已经足以让我们在家中开始行动了。“减少所有可能的污染源,每天至少敞开窗户10分钟换气,并保持良好通风。”法国环境和能源管理署(ADEME)空气质量监测部负责人吉勒·艾莫(Gilles Aymoz)建议道。
究竟哪些才是主要的污染源呢?如何合理通风换气?哪些才是真正有效的应对措施?哪些仅是所谓的有效措施,但事实上毫无用处,甚至加剧污染呢?接下来的内容将一一解答这些问题,以帮助你更好地净化家中的空气。
建材、装修及家具
室内污染的主要源头
家装材料释放出多种有毒物质,其中包括一些被证实致癌的物质:甲醛(复合木板、塑料、油漆等),氡气(明矾页岩混凝土、花岗岩等),苯(组装元件、塑料地毯等),苯乙烯(塑料、绝缘材料等)……复合木家具在包装打开后,可能连续几个月释放有害物质;甚至一些所谓的“天然”材料,也有可能释放污染物,杀虫剂处理过的木材就是这种情况。法国自2012年1月1日起,所有建筑和装修材料都依据其释放污染物的水平(等级从A 到C)被贴上相应标签。然而,即使是归在A类的产品,对室内空气的污染也是“极大的”:A类产品甲醛释放量标准为60微克/立方米,远远超过10微克/立方米的安全值。法国消费者联盟建议“在商店里限制非A 类产品销售”。
潮湿 约半数家庭受到影响
日常生活中,居室内的潮湿空气多由洗澡、洗衣、晾衣、烹调以及人和宠物新陈代谢排出的水蒸气组成。气温在5℃以上,相对湿度若高于70%,就会促进霉菌扩散、螨虫及其他不受欢迎的生物(蟑螂等)繁殖,这些过敏原要为15%~20%的过敏反应负责。在通风条件较差、潮湿,且温度介于15℃~30℃的环境中,霉菌可以在纸上、木材上或皮革上滋生蔓延。在法国,40%的住宅都存在霉菌问题,而64%的霉菌污染仅靠简单的肉眼检查是检测不到的。同样,装修和建筑材料及家具的老化(比如胶水),也会导致化学污染物(甲醛等)的释放。值得注意的是,冬季受潮的风险更大。
烟草 最危险的污染物
即便只是偶尔在家中吸烟,家庭成员仍会深受其害。通风换气似乎作用不大。“即使开着窗户吸烟,某些香烟成分还是会残留在空气中;另有一部分吸附在窗帘、织物和地毯上,之后也会陆续释放到空气中。”法国国家预防和健康教育研究所(INPES)指出。烟草的烟雾含有3000多种挥发性有害物质(甲醛、苯、甲苯、一氧化碳……),其中60多种会加剧或诱发癌症(甲醛、苯等),不仅影响吸烟者本人的健康,同样也影响不吸烟的人,包括儿童和胎儿(被动吸烟的受害者)。烟雾导致眼睛、鼻子不适,哮喘和过敏,癌症(肺部、面部等),心血管疾病,胎儿发育延迟……尽管还没有非常细致的相关研究,烟灰缸内的细颗粒物(烟灰)也可能是有害的,一阵穿堂风就能令它们悬浮在空气中,继而被人体吸入,并加剧某些病症,如咳嗽、呼吸困难、哮喘、支气管炎、心脏病……
清洁产品
全有污染!
无论是多用途(漂白剂、表面清洁剂)还是单一用途(玻璃清洗剂、烤箱除垢剂、地毯清洗剂、去污剂、洗衣粉等)的家用清洁产品,不管它们是液体、膏状物、粉末还是浸过香水和/或消毒剂的湿巾,都会释放各种有毒物质(甲醛、苯乙烯、苯、甲苯等)。法国国家工业环境与风险研究所(INERIS)对多用途洗涤产品按污染程度强弱进行了排序,从低到高分别为:湿巾、清洗液、喷雾。它们对于健康的影响包括: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刺激眼睛、鼻腔、咽喉,提升过敏及患癌症的概率。漂白剂接触含氨基污水会产生氯胺,刺激眼睛和上呼吸道。就一般家庭使用而言,天然产品(酒精醋、黑皂、小苏打等)安全无害。杀虫剂(防蛀剂等)与木器、宠物、花草维护产品都有可能释放出农药成分,刺激眼睛,引发恶心和呕吐。
取暖 导致法国每年数千例中毒
小心一氧化碳!在法国,这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每年造成约4000例中毒,100多人死亡,是中毒死亡的头号元凶。据法国卫生部调查,尽管77.5%的法国人至少拥有一台燃烧供暖的设备,但只有十分之一的法国人认为自己有中毒的风险,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一氧化碳在燃烧不充分的时候形成,无论该设备或发动机烧的是燃气、木材、煤、汽油、重油还是乙醇。这意味着对锅炉、热水器、火炉、暖气片、燃油对流取暖器(煤油炉)、烟囱、小型取暖器、发电机组,以及露天火盆和户外烧烤,都要有所注意,尤其是那些设施陈旧或维护不当的。特别要注意小型取暖器,它是为了临时使用而设计的,不能长时间持续运行。通风不佳(炉箅堵塞等)或者烟道不通畅的情况下,一氧化碳也会聚集。典型的中毒征兆有眩晕、头疼、恶心等。其他污染还有主要源自燃气灶的二氧化氮(刺激眼睛),煤或重油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导致咳嗽等不适)。
光触媒产品
其无害性未证实
在有二氧化钛和光源(自然光或人造光皆可)的条件下,光触媒可以分解化合物。人们已经开发出多种“光触媒”产品:油漆、墙纸、水泥、瓷砖、装饰物……经常有人鼓吹“光触媒”是消除生物和化学污染物的万能方法。然而,尽管实验室里已经证实了光触媒的高效性,但在真实的住宅条件下,却并非如此。况且,光触媒产品并没有被证明是无害的。某些化学污染物(比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受光触媒作用的影响,有时反而会释放其他危害健康的物质—— 诸如甲醛等有害羰基化合物,甚至内毒素。此外,用作光触媒的二氧化钛颗粒(俗称钛白粉)本身,一旦从载体上游离出来,也可能引发肺癌(已经在实验鼠身上得到证实)。“就现在掌握的知识而言,我们不建议使用光触媒产品。”吉勒·艾莫强调。
除异味产品
弊端多于益处
除异味产品非但不能净化空气,而且是无可争议的空气污染物。无论是液体、固体,还是喷雾或香薰,所有除异味产品都富含有毒物质,其中一些可能促生癌症(甲醛、苯等)或诱发过敏反应(萜烯)。燃香、亚美尼亚纸(一种含有安息香树树脂的纸张)、熏香蜡烛等产品更甚:它们在燃烧时还会释放出浓度高时足以致命的一氧化碳。据法国国家工业环境与风险研究所的一项研究,燃香是最糟的。依据某些污染物含量(苯、甲苯等),毒性由强到弱依次是:燃香,缓释香薰(凝胶或液体),电子香薰,喷雾,蜡烛(亚美尼亚纸未研究)。2013年10月,法国政府推出的“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行动方案”规定,除臭剂、蜡烛及其他去味产品强制标识释放物毒性。
植物 不会净化空气
不错,室内植物并没有“减少污染”的功效。“植物抗污”的信仰源头,是美国研究员比尔·沃尔弗顿(Bill Wolverton)于1980年代初,在温度、湿度及污染物都受控的实验条件下,经大量研究而得出的结论。而在住宅内进行的同类实验已证明植物对于减轻污染几乎不起作用。2011年,法国的Phyt’air项目在一幢140平方米的房子内进行实验,实验对象为三种常见植物(吊兰、红边竹蕉、绿萝)和三种主要污染物(苯、一氧化碳和甲醛)。研究显示,尽管花盆中的植物、土壤和微生物可以吸收苯和一氧化碳,但和一次简单的通风相比,其作用可以忽略不计。“为达到与通风相同的效果,需要在8立方米的空间内,放置几百盆植物!”相关论文作者之一、里尔第一大学研究员本杰明·阿努纳(Benjamin Hanoune)明确指出。要小心的是,花盆中的土壤通常都富含霉菌,其孢子可能诱发过敏反应。另外,还需注意植物养护产品带来的污染。
空调和通风设施
维护不当也有害
被堵塞的通风系统不能很好地更换室内空气,更糟的是会把污染物吸入室内(灰尘、花粉等)。调研显示,具备受控机械通风设施的法国住宅中,半数排气量不足,其中又有至少70%是部分因为抽风口状况不佳导致……正确维护方法:每年用干布或者稍微湿润的布擦拭抽风口和吹风口一至二次,每年更换(清洗不管用)通风口过滤罩一到三次(至少花粉季过后要换一次)。每三年找一位专业人士全面维护一下。“在我们的住宅中,日益完善的隔离设计阻止‘多余的’空气进入,因此安装及维护好通风系统对于确保空气流通极为重要。”法国环境与能源管理署通风系统专家皮埃尔·德鲁贝(Pierre Deroubaix)强调道。维护不善的空调设施也会引入污染物。“用吸尘器给空调内机过滤器除尘,用抹布给内机外壳除尘,确保外部组件没有任何阻塞。每年都应该找专业人士做一次全面维护。”法国家电品牌Atlantic的空调产品负责人热罗姆·巴拉(Jérôme Balat)如是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