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风沙从哪来?

2020年3月18日,黄色浮尘笼罩北京,人们惊呼,近年少见的沙尘暴又来了。专家说,这还不是沙尘暴,是扬尘。可见度不到一公里的,那才叫沙尘暴。

不过,那情形还是让人想起2006年下的那场土。

风沙为什么那么严重(北京风沙从哪来)(1)

2006年4月17日凌晨,北京下土。

2006年4月17日清晨,当北京市民打开窗户、走出家门时,发现外面变成了黄色的世界,整个北京被厚厚的黄沙覆盖。

“土雨”刚过,大风又来。4月18日下午,五六级的偏北风如期而至,整个北京风沙狂舞,漫天黄尘,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土腥味儿。

据气象部门统计,此次沙尘暴北京总降尘量高达3万吨,人均两公斤。

风沙为什么那么严重(北京风沙从哪来)(2)

2006年4月17日清晨的北京。

这漫天的黄沙从哪儿来?

据气象部门监测,这次沙尘暴起自新疆西部,由西向东,影响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影响比较大。

很多人以为沙尘暴就是烟尘弥漫,飞沙走石,其实不是。沙尘暴像一堵墙,远看移动缓慢,其实速度很快。

国家环保总局沙尘暴项目组对我国沙尘暴的起因、形成、移动路径做过长时间的监测,依据数据,得出结论,进入北京的沙尘暴主要经由三个路径:

北路,从内蒙古二连浩特、浑善达克沙地,经张家口、宣化到达北京;

西北路,从阿拉善中蒙边境经河西走廊、呼和浩特、大同、张家口到达北京;

西路,从新疆哈密经河西走廊、西安、太原到达北京。

环顾四周,可以说北京处在沙漠的包围中,东有科尔沁,北有浑善达克,西有毛乌素、库布齐、乌兰布和、腾格里和巴丹吉林。除了科尔沁,其余沙地沙漠都在北京上风口。

北京风沙就是来自这些地区吗?

北京风沙来自本地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专家说:北京的风沙受两类因素影响,一类是西北的沙漠和黄土高原,一类是北京本地。以前,人们一直认为主要是西北地区。1985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北京黄沙来源,本地区更多

历史上,北京有许多河流,河水改道后河床干涸,成为沙的巨龙,其中三条最为著名,就是潮白河、永定河和大沙河。此外,在北京的西部和西北部,即昌平南口和延庆的康庄有两个大沙滩,这“三河两滩”是北京著名的五大风沙危害区。

“三河”是半个世纪以来才出现,“两滩”历史也并不久远,要知道,直到50年代,永定河还被称作“无定河”,要治理河患。那北京风沙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春秋时代,北京是燕国所在地,唐代之后,开始衰落,人烟稀少,也就是那个时期,风沙开始侵蚀北京。有文字记录的北京风沙历史始自南北朝,公元500年,即北魏景明元年,二月癸巳,幽州暴风,杀一百六十一人。

在1949年前的2000多年中,我国西北地区平均每30年发生一次沙尘暴,西部滚滚而来的风沙大量沉积留在昔日燕国故城所在。

至辽、金、元,先后重建辽南京、金中都和元大都时,燕蓟之地已是一片人烟荒芜、风沙滚滚的漠北景色。就是说,今天的北京城是在沙漠上建起来的。

8、90年代以来的房地产开发证实了这一说法。开挖地基时,发现地表下8—10米处有一个黄沙层。

建城与植被破坏

今天北京城基于明清两代。

明清修建北京城,将这些沙砾覆盖,但城外,依然是黄沙一片。从老舍的《骆驼祥子》中,我们也能感受到。

当年的北京以骆驼为交通工具,祥子牵着骆驼游走于人烟稀少的西直门外高梁桥到西山一带。

建城需要木材,滥砍滥伐,战争火灾,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北京的原始森林已破坏殆尽,全市森林覆盖率仅为1.3%。

1949年后的大炼钢铁、60年代三线建设、70年代开荒造田、80年代以来的砍伐经济活动,都加剧了植被破坏、森林的消失。1949年后还发誓要治理的“无定河”,到了八十年代,和潮白河、大沙河一样,变成荒滩。

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每到春季,北京女人都少不了一个标配——纱巾,纱巾不是蒙头,而是蒙脸,原因就是风沙太大。

1979年,《人民日报》刊登一篇新华社文章《风沙紧逼北京城》,引发全社会关于环境保护的讨论。

沙尘天气虽然不像洪水、台风、山体滑坡等其它自然灾害那样瞬间摧毁破坏生存环境,但它的破坏具有持续性,对人类的危害要远远超过其它的灾难。最大的危害就是蚕食土地,使人们无家可归。

土地沙化问题在西北特别突出。1949以来,全国土地沙化面积已达161万平方公里,且每年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延。

北京北部的延庆县,周边有沙滩、沙漠化土地140多万亩,位于县城西南的康庄是北京的五大风口之一,西北的风沙就由这里进京。延庆康庄以西河北省怀来境内,两条30米高,百米宽的巨型沙龙并排而卧,南北绵延1公里,面向北京,虎视眈眈。

风沙为什么那么严重(北京风沙从哪来)(3)

这不是敦煌鸣沙山,这是河北怀来天漠。

2000年,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完成的“防沙治沙技术方案”科研报告指出,全国沙害每年造成的损失达540亿元,约占全球荒漠化造成损失的16%。

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北京每年的风沙天气在迅猛增加,如果不采取过硬的措施,要不了多少年,北京将会回到辽金之前的时代,成为一座沙城。

沙害无法根治

《风沙紧逼北京城》是中央给公众传递风沙治理的信号。1979年“植树节”的确立,1981年人大形成全民义务植树的决议,以及1985《森林法》的制定,推动了北京治沙。

北京北部6个山区县投资11亿元营造了100万亩防风治沙林,每年可“消化”影响北京空气质量的1500万吨沙尘。

80年代以来,北京周边的山西、内蒙、河北等地区开始退耕还林,被破坏的植被开始重新恢复。

北京五大风沙危害区得到治理,至2005年,五大风沙危害区的裸露沙地已全部被绿色覆盖,并建成了永定河半壁店森林公园、潮白河绿色度假村等一批沙地公园。延庆康庄,昔日的南荒滩变成3万亩的郊野森林公园。

可以说,近几年,随着绿化治理,人们已经淡忘了沙尘暴,舆论热点指向了——雾霾。

专家说,沙尘天气少,与治理有关,但是,人类彻底根治沙尘暴危害的想法是不现实的。人类只能减少沙害,却永远无法根治沙害。人为活动造成的土地沙化,人可以治理,但是,有些非人为活动造成的沙害,却无法治理,人类可能要与其共存。

为什么这么说?请看下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