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必背实词归纳(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考实词汇总)(1)

31.过 ɡuò

“过”本来写作“過”,是形声字,小篆从“辵”部(即辶), (ɡuō)声(古音相近)。表示走过、经过。

①过失,过错。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②走过,经过。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③胜过,超过。裘马过世家焉。(《促织》)

④犯错误。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⑤责备。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

⑥拜访,探望。愿枉车骑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32.何

①什么。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②为什么。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唐雎不辱使命》)

③怎么。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④何等,多么。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孔雀东南飞》)

通“呵”,喝斥,呵问。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33.恨 hèn

“恨”是形声字,小篆从“心”部(即忄),艮(ɡèn)声(声母相近,韵母相同)。表示遗憾、不满意。

①怨恨,仇恨。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

②遗憾。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归去来兮辞》)

34.胡 hú

①古代泛指西部和北部的各少数民族。秦汉时多指匈奴。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过秦论》)

②什么。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③何,为什么。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去来兮辞》)

35.患 huàn

“患”是形声字,小篆从“心”部,毌(ɡuàn)声(声母相近,韵母相同)。表示忧虑、担心。

①忧患,祸害。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

②忌讳。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③担忧,忧虑。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36.或 huò

“或”是会意字,甲骨文左边是“囗”字,表示疆域,右边是“戈”字,合起来指拿起武器保卫国土。“或”“國”(即国)古同为一字,后“或”字借用来表示“或者”等义。

①有的(人,事物)。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②也许,或许。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梦游天姥吟留别》)

③有时。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归去来兮辞》)

37.疾 jí

“疾”是会意字,甲骨文上边是“大”字,象人的正面,下边是“矢”字,象箭。合起来指人被箭射中。表示伤病。

①疾病。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祭十二郎文》)

②疼痛。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梁惠王下》)

③恨,痛心。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

④憎恶,怨恨。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张衡传》)

⑤通“嫉”,妒忌。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孙膑》)

⑥快。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⑦强,猛烈。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⑧锐利。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观猎》)

38.及 jí

“及”是会意字,甲骨文上边是“人”字,下边是“又”字,象人手。合起来指手从后面抓住人。表示赶上。

①追赶上。怀王悔,追张仪不及。(《屈原列传》)

赶得上,比得上。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到。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

③推及,涉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梁惠王上》)

④和,以及。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

39.即 jí

“即”是会意字,甲骨文左边是“皀”字,象容器中盛满食物,右边是“卩”字,象人跪坐。合起来指人在就餐,后引申为靠近、立即。

①走近,靠近。可望而不可即。(熟语)

②登上(帝位)。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依着。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滕王阁序》)

④立即,就,就要。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鸿门宴》)

⑤就是。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羽本纪》)

⑥即使,纵使,就算是。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促织》)

⑦当下,目前。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40.既 jì

“既”是会意字,甲骨文左边是“皀”字,象容器中盛满食物,右边象人张大了嘴巴。合起来指人吃完饭回头在打饱嗝。表示就餐完毕,引申为完毕。

①完了,尽。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进学解》)

②已经,以后。始皇既殁,余威震于殊俗。(《过秦论》)

③不久,后来。有时“既”“而”连用。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祭十二郎文》)

④既然。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归去来兮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