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济南的晚上,除了在马路上飞驰的汽车,也有各色别的车。有的小三轮车总是熬到后半夜,它浑身香喷喷那是深夜食堂的味道;有的自行车就像一个街头酷盖,谁能想到它带着奶茶满街跑;有一辆房车本质是个商店,却有着周游四方的野心。速度或快或慢,每辆车上,都装着不同人生。

下班路上遇到一辆有故事的车(我们在济南的夜晚)(1)

这个房车“卖故事”,去过200多个城市

主人说:30多岁突然想找回自己,就……说走就走了

这辆房车第一次出现在小南湖夜市的时候,很难有人不注意到它,毕竟身上“走遍600多个城市,环球摆摊之旅”的字眼确实博人眼球,在来济南之前,它已经飞驰过了200多个城市,一看就是一个有故事的男同学——车随主人,它的主人晨鹏是男的,37岁。采访他时,墨镜上能清楚看见身旁走过的人,那副“墨镜一戴,谁都不爱”的酷劲儿,绝不是装出来的。

晨鹏是呼和浩特人,身上有着游牧民族的特性。他说36岁那年,突然感觉自己不对劲儿了,固化的生活中真正的自己正在迷失。“想找回最初的自己。”就像吕秀才追问姬无命,你是谁,从来哪儿来,到哪儿去,晨鹏所说的自己并不是一个具象的概念,能不能找到自己,自己说了算。

于是他把商店开到了房车上,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流浪。直到去年年底遇上疫情,停滞在济南,等疫情好转,他发现济南这座包容的城市还挺好,就暂时留了下来。

大部分时候,晨鹏的房车停在地下车库里,一周前(6月14日)他将游牧商店带到了小南湖夜市上,串串小彩灯挂在车上,车前摆着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商品。这些商品都是从他上一个待过的城市里淘来的。其实很多商品外观上有质感,看起来很不明觉厉,如果不仔细问,很多人都不知道究竟是什么。

晨鹏往椅子上一趟,他说,在坐等客人来问,颇有些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意思。其实每个商品背后都有他从上一个城市经历过的故事,如果有人愿意买商品,他就愿意把故事讲给人听。他给自己定位是postman,就是在城市之间传递故事的人。

他的游牧商店里摆着一方黎锦,那是他去海南的时候带来的。晨鹏说,自己的海南之行非常惊险,遭遇了刹车失灵;后来又误入一个黎族的部落,这个部落是最早登上海南岛的,黎锦现在是当地的非遗。他特意挑选了带有黎族图腾甘工鸟的黎锦,寓意吉祥如意,希望买到的人能有好运。

对了,他的故事在现实中有人问他才讲,还有的故事,他放到了抖音里。

抖音里的他,妥妥一枚文艺老炮儿。他去到有意思的城市,都会拍段抖音短视频记录下来,配上自己的感悟,或者说是碎碎念,还像是一篇篇音像日记。有时候看起来是感叹生活的矫情,有时候又带点参透人生的大彻大悟。

比如他第一个短视频的文案:“为了生活这口馒头客人点什么他们唱什么”,一把人生的辛酸泪顿时洒出屏幕。再比如“人一旦有了不安分的种子,就很难沿着固有的框架生活”,比如“只因生命太短没有时间留给遗憾,若不是终点请微笑一直向前”,再比如“我时常从日出走到日落,内心一切都是新鲜的”……每句话都足够撑起一天的朋友圈文案。不停在城市和城市之间流浪,晨鹏说,他在流浪中找到了自己。

他曾在云南遇到过一个70多岁的老骑手,他说“上了年纪,在家等死,出来找死,都有一死,不如活得快活些”。两人成了忘年交,后来又相约德宏机车音乐节,两人喝着酒,就着音乐摇摆着身体,从日出到日落。“岁月沉淀了年少轻狂,也就懂得了冷暖自知”,晨鹏这样感慨。

最后,记者猜对了,他是一个射手座,天性爱自由。

有辆红色自行车专卖袋装奶茶

主人说:会改自行车的dancer也会卖奶茶

“今天还是老地方,可能会晚一点哦。”20日晚上,“车轮上的友咖饮品铺”的老板秦磊在顾客微信群里告知大家当天“出没”的时间地点。就像过去走街串巷卖雪糕,他把做奶茶的工具材料装到了自行车上,到了晚上,奶茶坐上红色的自行车出发啦,去约好的地方跟那些吸奶茶为生的小馋嘴们见面。

小红车不是走清新可爱路线的,它的关键词是潮和张扬。它是用双人自行车改造而成,车身上刷着醒目的“济南制造”几个大字,车上一面张扬的旗子装饰,很是惹眼。

小红车上卖一粉一黄两种奶茶,颜色好看,包装也奇特。他家的奶茶是袋装的,特制的透明塑料袋口用绳子一扎,露出一个可以插吸管的口,人们需要一手提着袋子喝奶茶,这也算是独此一家了。

下班路上遇到一辆有故事的车(我们在济南的夜晚)(2)

车主也不是一般人,卖奶茶不是他的老本行,是济南街舞的发起人,还是济南Endless街舞学校的创始人。“今年5月,我就带着几个街舞老师出摊卖奶茶了,之前考察了一下,济南本地有台式奶茶、港式奶茶、各种原创奶茶,泰式奶茶比较少,我就尝试做了泰式奶茶。”秦磊说,索性一学到底,连泰国奶茶的包装也一并学了来,就用袋装。

第一辆小红车是秦磊自己动手,用街舞学校的破旧自行车改装而成的。后来见效果还行,又做了第二辆。

“说不定以后我有一个红色奶茶车队,浩浩荡荡地穿行在济南。”秦磊抱着胳膊,靠在红色奶茶车上说。

舞者怎么卖起了奶茶?“咳,还不是头脑灵光,发现了新商机?”接着,秦磊又改口:“肯定是疫情刺激后的灵光乍现。”一旁的朋友们,忍不住起哄了。

很多人慕名而来买袋装奶茶,舍不得喝第一口,先提着奶茶凹造型拍照片。“也怪了,袋装奶茶和小红车很搭,一看都藏着点不甘平凡的小心思”,顾客曹女士说, “你看这车的颜色,想红的心都藏不住了。”

有辆三轮车常常“熬夜”到凌晨

主人说:跑错方向转弯来得及

这辆三轮车是电动三轮车,它每天晚上10点跟主人张宁出门,身上载着各种炸串。目的地在槐荫区地界,收拾停当,张宁开始忙活,它能做的只能是沉默地陪着,毕竟成年人的人生嘛,靠他自己挣了。

一年前决定转行,做这个决定时,来自济宁的张宁38岁,孩子上二年级,处处要花钱。

在摆地摊卖炸串之前,他什么行业都尝试过,什么苦也吃过。十六七岁就在餐厅端盘子,学会开车后给人开车,开店卖过酒水,学校附近开过宾馆,还开过汽车装具店……但这些,都没有卖炸串给他的感受舒服:“至少天天见现钱。年龄大了,就是为了孩子家庭而活,只想实实在在、脚踏实地挣一分花一分。”

炸串看似简单,还是需要一些手艺和配方的。张宁知道,既然决定要卖炸串,得好好学一学,留给自己失败的次数不多了。

下班路上遇到一辆有故事的车(我们在济南的夜晚)(3)

张宁请卖炸串的朋友吃了顿饭,又买了一条烟,跟着去市场进几次货,在朋友摊位上学徒一段时间后,正式出摊。朋友得知他摆摊后,很是羡慕:几点收摊回家自己做主,时间多自由呀。

可事实并非如此,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几点收摊最终是顾客决定的,不论多晚,有人坐在摊上,张宁便不能收摊。还有一种情况,各种串材卖得差不多了才能收摊。卖不完不能走,不然第二天不新鲜了。

“小摊生意,更要保证卫生和口感。”张宁边跟记者说话,边招呼顾客:

“烧饼有,几个?一共16块,帅哥。”

凌晨2点多,一个代驾司机来吃宵夜了。

深夜前来的客人,大多数是司机,刚下高铁的旅客,加班的写字楼白领,还有一些出去喝酒没吃饱,进家门前再填填肚子的人。“这个点儿了,你让人家吃啥去?这里好歹还能吃个热乎的。”

差不多凌晨4点,三轮车载着张宁回家了。

回家后要把炸东西和盛东西用具收拾一下,一样一样都摆上,该洗的洗,该涮的涮,该冻的冻上,再加上收拾调料盒子,等身体终于自由落在床上时,天亮了。

一觉睡到上午11点,张宁骑车去市场买菜进货,来回路上还兼职送一阵子外卖。“送上几单,买青菜的钱就足够了。”张宁原来全职送过外卖,一天能赚300来元。但从早上6点跑到晚上10点之后,太累了。

其实,今年5月,张宁就在居住的小区商业街租了一间很小的门面房,也卖炸串,干到晚上10点,再骑车电动三轮车出门练摊。

年轻的时候,张宁喜欢成龙、李连杰的功夫电影,也曾有过仗剑走天涯的梦,他说现在,平凡是唯一的答案。

16日,凌晨2点03分,路灯还亮着,张宁摸了摸泡沫箱里的啤酒,还挺凉。在空旷的马路边,他吃了几粒花生米,目光越过自己的电动三轮车,看着满载的卡车呼啸而过,他说,自己的青春也是那样,呼啸而过。(文中张宁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