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你真要有什么事的话,亲戚往往住得远,赶不过来。第一个敢过来帮忙的一般都是邻居,你家着火了,是邻居家男女老少拎着水桶,拎着盆到你家来救火。你家要是遭贼了,是邻居大哥手里拿着板菜,把贼给镇住了。但是对于国家而言,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就显得特别苍白。两个邻国之间首先遇到的麻烦就是领土争端,还有边界的摩擦,国与国之间能做到睦邻友好的真心不多。

国家与国家之间仇最大的,就得说东欧这帮子了,这帮人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只要跟俄罗斯接过壤的,没有一个跟俄国没有深仇大恨的。这帮货对俄国的仇恨,那是发自肺腑的,童叟无欺的。这些国家对沙俄时期的扩张和征服的恐惧,还有对范斯拉夫主义的这种仇恨,还有对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这种愤恨,那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治好的,到今天他们心里还有阴影。所以到了今天,这些东欧国家都抱着,“宁可我过不好了,我也不能让你过舒服了”这种心态。这里边被祸祸得最惨的,那就首推波罗的海三国。波罗的海三国之中玩得最行为艺术的,那就得说是拉脱维亚了。如果把拉脱维亚形容成一个人的话,他的心愿就是来生说什么,都做一只哈士奇,然后到你俄罗斯家里去拆家,我不把你俄罗斯家拆成一一堆的建筑垃圾,我誓不为狗!我都对不起哈士奇这个品种。

拉脱维亚到底是不是发达国家(拉脱维亚这个小国)(1)

拉脱维亚全国面积只有6.4万平方公里,人口190万不到,妥妥一个小国。在我国充其量就是一个四五线城市。别看拉脱维亚是个小国,国土面积不大,但是对于这个国家来说,领土面积是一个没有什么用的玩意。按照现在拉脱维亚的人口出生率来看,过不了太久,拉脱维亚人的种群就和我国大熊猫的种群大致相等。在拉脱维亚每天都会有灵异事件出现,这个事还真不经琢磨,每当你早上一睁眼的时候,你身边就会有几个人突然消失。昨天是隔壁老王不见了,今天是楼下超市的大脚婶,又不知道哪去了,明天听说对面的老登也要走。按照去年拉脱维亚人的统计,拉脱维亚每天的人口出生率不足50人,死亡人数每天将近80人,而且这其中还有40人当天选择了移民,这帮选择移民的大哥那是说走就走,一点都不留恋自己的家乡,背井离乡成了拉脱维亚人的主流思想。

从1991年苏联黄铺,拉脱维亚独立开始,一直到去年,拉脱维亚的人口减少了将近1/4。就算二战的时候苏联打成了哪个造型,人口也没像拉脱维亚减少的这么迅速。如果拉脱维亚再这样继续发展的话,那拉脱维亚的民族、语言和文化都会消失的。以后再学拉脱维亚语的话,那就得和埃及的象形文字,还有古巴比楔形文字属于一种文字了,需要考古学家来破译。在当今世界上人口流出最多的两个国家,一个是印度,一个是孟加拉国。但是这两个国家人口是以上亿作为底数的,别看人家国家走的多,但是人家国家的大哥,大婶巨能生,你能走,我就能繁殖,看咱俩谁快。但是拉脱维亚不行,全国只有190万人,这点人真不禁折腾,大哥你都这么惨了,为什么心心念着要跟俄罗斯过不去呢?

拉脱维亚人就会愤怒地告诉你,我们今天能混到这个造型,那就是俄国人所赐。俄罗斯人必须死在我们前头,大哥就是临死也得找一个垫背的。走在拉脱维亚的街头,尤其是走在首都里加的街头,对老爷们来说简直是一种享受,满大街都是美女,环肥燕瘦,盘靓条顺,细腰长腿,满大街都是。不是乘风破浪的大姐,那就是披荆斩棘的老妹儿。随随便便在大马路上抓了一个,在中国绝对够出道标准。拉脱维亚的美女在世界小姐大赛中常年位居前4名,在拉脱维亚还有2项指标妥妥稳居世界第一。第一就是拉脱维亚女性的平均身高世界第一。第二就是在拉脱维亚模特的拥有量世界第一。我就是想问问那些大老爷们儿们,你们想不想去?这个还不算完。在拉脱维亚男女的比例极其失调,女性占全部人口的55%左右,也就是说美女多,老爷们儿少,老爷们都去哪了?前方右转,国家公墓。第二个地方,机场的候机大楼,这帮老爷们准备移民了。可以吧!不但美女多,还没有人跟你抢,什么是快乐星球?师傅赶紧去快乐星球。

拉脱维亚到底是不是发达国家(拉脱维亚这个小国)(2)

拉脱维亚这个地方第一次被外族征服,那是12世纪的事情了。被征服的就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后来十字军又打过来,然后这里又被波兰、瑞典、立陶宛、丹麦先后征服过。这个地方,为什么一天天打来打去的?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特别好,它是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天然良港,而且土地肥沃,畜牧业特别发达,就这么个地方,你说他欠不欠揍?谁不想拿到这么个好地方?但是这么些国家都打过拉脱维亚,为什么拉脱维亚偏偏恨俄国,而且恨的是牙根痒痒。其他国家占领了拉脱维亚,那就跟拉脱维亚人和睦相处了,咱们该吃吃,该喝喝,还得一起过日子,但是俄国人的手段的确是高强,他们跟其他民族不太一样。

从公元1710年开始,不同种的俄国人就盯上了拉脱维亚,具体来说只有四个字“往死里整”。自从人类进入大航海时代以后,像英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这些国家,发展海上势力,到处去掠夺殖民地。俄罗斯受地理条件影响,在海上施展不开,为什么?没有天然良港,所以俄国只能在陆地上肥吃肥喝,从此他就有了一个外号叫“土地狂魔”。俄罗斯人也是心向大海的,大海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就是欧洲部分,一个是远东部分,远东部分实在是太远了。再说了俄罗斯主要的家当都在欧洲部分,所以他要在欧洲部分使劲。里海虽然叫海,那就是一个超级大的湖,真心没有多大意思。黑海的嗓子眼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卡得死死的,俄国和土耳其也打了几次“俄土战争”。就是拿不下来,看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还真不白给,凭我的实力一时半会儿还真不行。那俄罗斯眼中能够投向大海的只有这个波罗的海了,彼得大帝收拾完瑞典之后就建立在他新都城圣彼得堡。圣彼得堡建的差不多以后,彼得大帝就盯上了拉脱维亚。彼得大帝看着拉脱维亚这个港口就是想呀!在喜新厌旧这个问题上,不管是多英明神武的君主,其实内心都是大猪蹄子,谁也别笑话谁。

拉脱维亚到底是不是发达国家(拉脱维亚这个小国)(3)

拉脱维亚离圣彼得堡实在是太近了,而且拉脱维亚是西欧、东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交叉点,这么一个交通枢纽的位置。彼得大帝他能不稀罕。脱维亚人早就看见了俄国人的野心,但是那有什么办法。他来了,他来了,他举着片刀过来了!

1710年,沙俄兵临城下,拉脱维亚交出了降书顺表,从此拉脱维亚人换了户口本了。从1710年到1795年,这是沙俄第一次独享拉脱维亚的幸福时光。俄国人对他占领地区的人民只有两种措施,一是杀,二是迁。对于那些不服管的愣头青,俄国人绝不手软。砌勒咔嚓全给剁了。对于那些异教徒,还有那些不跟你一条心的民族,俄罗斯人的方式,那就是搬家,把拉脱维亚本地民族搬到了西亚地区,跟那帮买买提在西亚放羊去。

从经济、文化、历史角度来看,波罗的海三国跟德国人走得更近,关系更亲。一战之前德国为了制衡这个俄国,也向波罗的海慢慢渗透,扶持当地的民族解放势力,两边就这么暗暗的较劲了。较劲的结果是1917年随着10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俄国换政权了,新政权压力实在是太大了,所以顾不上波罗的海这一亩三分地儿。然后波罗的海在西方列强的支持下,波罗的海三国又复国了,拉脱维亚宣布独立。德国在一战中惨败,对波罗的海的三国也就望尘莫及了。

但是时间到了后来,不论是苏联还是德国都在慢慢变得强大。这是小国的悲哀,那就是身边只要挨着强国,它不是炮灰,那就是肉盾。巧了!拉脱维亚这两个属性一个也没落下,而且是双重的肉盾加炮灰。从此以后拉脱维亚的老爷们儿就从来没有富裕过。一战结束之后,东欧出现了一片缓冲区,像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这些地方就是德国和苏联的战略缓冲区,一战结束以后,各大列强分赃不均,还有对德国的过度打压,必然导致二战的爆发。当时只要是一个明白人都能看出这一点来。于是波罗的海三国的命运又被这帮大国给放到了赌桌上。客观上讲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让苏联的战略安全问题进一步恶化。一旦欧洲开打,像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直接会面对敌人的兵锋。所以“钢铁慈父”斯大林同志一定要拿下波罗的海三国,有一个战略缓冲地带,这样苏联才够安全。所以拉脱维亚不但要防着苏联,还得防着习惯性出卖盟友的英法,这帮货都不是什么好饼!前有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英法说的话,那就是男人的嘴,骗人的鬼。英法的小心思就是把拉脱维亚这样的小朋友顶在前面当诱饵,用这些小国把德国人喂饱了,然后慢慢的让德国人去找苏联的麻烦,这个就是英法搞的“绥靖政策”。

拉脱维亚到底是不是发达国家(拉脱维亚这个小国)(4)

当年德国要入侵波兰,小胡子认为我一旦拿下波兰,就跟苏联接壤了。斯大林同志是一个神经特别敏感的人,我这一接壤是不是德国和苏联的关系就会进一步恶化?所以小胡子找到了斯大林,两个人要瓜分波兰,然后进一步瓜分东欧。这一下斯大林也很满意,双方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小胡子对波罗的海和东欧这些土地不感兴趣,那斯大林就非常高兴,你小胡子不感兴趣,我感兴趣,于是德国人就把波罗的海三国给出卖了,换来了宝贵的时间。于是波罗的海三国就纳入了苏联的势力范围。斯大林办事那也是鸡蛋壳开屁股,砌勒咔嚓。在斯大林同志连拍再吓唬的作用下,1940年的7月21日到7月22日,波罗地海三国又交出了降书顺表,进入了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大家庭。于是拉脱维亚的肉盾就换了一个方向,但是依旧在未来大战的最前沿。就这样,拉脱维亚当肉盾的日子还没有看到尽头,他当炮灰的这个使命已经向他召唤了。

1941年6月22日,小胡子发动了“巴巴罗萨计划”,苏德战争正式爆发,波罗的海三国那是战争的最前沿,拉脱维亚是苏德战争中最早的主战场之一。半个月的时间内苏联红军被德国军队打退了450公里,波罗的海三国又落入了德国人手上,这二茬儿亡国之恨,让苏联人非常不爽!苏联红军在败退之前在当地征兵,这一征又征了6万多人,年富力强的大老爷们儿,这一勺烩,都被苏联红军带走了。早期的德国军队那是享受了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特殊礼遇。拉脱维亚想复国,哪怕是当个傀儡,做个伪满洲国他都愿意。德国人那也是投其所好。德国军队在当地建立了外籍党卫军,征招了几万拉脱维亚人,这一帮拉脱维亚人打起苏联红军来,比德国人还来劲。德国人不只拿拉脱维亚人当炮灰使,那还当钱包用,你得要钱给钱,要资源给资源,要人你得给人。

到了1944年有一个统计数字是有6万拉脱维亚人在德国军队内服役,再加上此前被打死的,还有一堆被苏联红军带走的,这个时候拉脱维亚的老爷们儿那是真心不够用了。你们真是拿我当防弹背心穿,我这个身量,我这个尺寸,做一个防弹口罩都不够材料。于是拉脱维亚的大老爷们儿就是这么没有的。1940年的那个时候德国还没打苏联,拉脱维亚的大老爷们儿就减少了11万人,都被苏联红军给框走了,一部分进入了苏联红军,大部分都到中亚和西伯利亚做劳务输出了,也就是说做了苦力了,这些人就再也没有回来。不仅原住民被赶走,苏联人还玩绝的,把大量的俄罗斯民族迁到此地居住,这民族矛盾的问题马上就跃然纸上了。到今天为止,在拉脱维亚还有1/4的人是俄罗斯民族。

拉脱维亚到底是不是发达国家(拉脱维亚这个小国)(5)

二战算是被拉脱维亚人给挺过去了。但是二战结束以后,拉脱维亚就剩了十几万大老爷们儿了,就这样繁衍只是成了拉脱维亚最大的问题。在上个世纪50年代,在拉脱维亚,育龄男性和女性之比能达到变态的1:10,这个问题让拉脱维亚政府头疼不已,总不能鼓励大家响应国家号召,依法纳妾吧!来个一夫十妻制,那也不合适。明着不行,那就暗地里搞,很长一段时间,拉脱维亚搞一夫一妻子,什么叫一夫一妻呢?就是一个夫人,一个妻子。但这个制度男女双方都不满意,这帮大老爷们儿认为凭什么我一天拼死拼活的还要养两个小祖宗!这帮女同志们也不高兴,凭什么我老爷们还要挣完钱给另一个女人花?所以当时拉脱维亚的家庭是一点都不和谐,你得找一本教材,让拉脱维亚人学学中国的“理学思想”,把这个东西学明白了,说不定拉脱维亚的家庭就和谐多了。

直到前些年拉脱维亚的婚姻市场这种扭曲的状态才得到了好转。拉脱维亚的姑娘漂亮,所以这些漂亮的老妹儿们都嫁到国外去了,人口是怎么流失的?就是这么一点一点流失的。国外的那些单身的大老爷们儿,谁看了拉脱维亚的这些美女不流口水。好看的妹子全嫁到国外去了,有钱的小伙也都移民了。你说拉脱维亚人能不恨俄罗斯吗?1991年8月22日,拉脱维亚脱离了苏联独立建国了,拉脱维亚刚独立的时候也过了好长时间的苦日子,那也真是揭不开锅了。但是相比在苏联大家庭中的日子,那是美好的多。拉脱维亚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农业发达,畜牧业发达,所以物流产业发达,而且拉脱维亚的工业实力那是波罗的海三国中的一哥。后来拉脱维亚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发展物流产业,那也是挣得盆满钵满的。2020年,拉脱维亚人均GDP接近18,000美金,跻身到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

拉脱维亚到底是不是发达国家(拉脱维亚这个小国)(6)

有了钱了,日子好过了,但是拉脱维亚人的心依然不踏实。旁边还有一个俄罗斯北极熊,有这个货在身边躺着,心里属实没有底。拉脱维亚全国5000个大兵,要是真跟俄罗斯打起来,他们上午出兵把我们灭了,晚上再回家都能赶上晚上饭。于是在2004年拉脱维亚加入了北约,同年加入了欧盟。在履行成员国义务方面,这个拉脱维亚堪称是各国的楷模,那真是拥军小模范,那是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虽然拉脱维亚只能出一个排的兵力加入北约,去阿富汗这件事拉脱维亚也是一点不含糊。不光出人出钱,而且还提供场地,让美国的军舰停在拉脱维亚的港口。而且每年北约的军演,拉脱维亚都提供军演的场地。拉脱维亚对北约军队的后勤那是做的尽善尽美。大哥虽然钱不多,您别嫌少,这是小弟的一点心意。

现在的俄罗斯对欧洲是没有任何威胁了,但是拉脱维亚人心里还是不放心。拉脱维亚人明白,现在俄罗斯的身板子83斤的大刀它是抡不动了,但是手里拿把板菜,捅死你各把熊孩子那还是不叫事儿的,特别是熊孩子还近在咫尺。而且还老找不痛快,所以我认为以后俄罗斯和拉脱维亚还有热闹可以看。咱们作为吃瓜群众,就好好欣赏这一出一出的闹剧。今天关于拉脱维亚的故事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我们下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