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津安二郎的最后一部电影“秋刀鱼之味”中,有人说了这么一句话:“All man are alone” ( 所有的人都是孤独的)。所有的人都是孤独的,父母,儿子,女儿,老伴,朋友,亲戚…他们都是个体生命中的过客,同伴。将自己的快乐,生活,乃至于生命的意义寄予于他人身上,往往是靠不住的。个体的快乐和痛苦各不相通,也常常无法分担其他个体的快乐和痛苦;更多的时候他们只是圄于自己的快乐与痛苦,并忽略或伤害他人。即使是自己一手抚养大的儿子。《生之欲》中,公务员父亲渡边为了更好的抚养儿子,中年丧偶中后一直没有再娶。熬到快退休的年纪查出胃癌,儿子媳妇只是一心惦记着自己的退休金。期待养儿防老,无意中听到儿子媳妇的对话让他感到非常失望。这信仰坍突然塌,让老人走向自我追问的路。他试图做些什么弥补回失去的时光。

谈恋爱太快结婚太晚(生命多短促快谈恋爱吧)(1)

渡边生命中的一切都被剥夺:儿子,工作,健康。社会学中有由一个名词“self-identity” (自我定义),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自我定义”,并通过这种方式区别于他人的存在。根据自己的工作(“建筑师”“作家“), 自己的社会角色(我是父亲,我是母亲,我是女儿),等等定义自己。而渡边此时发现他自我定义的部分已经瓦解分裂:儿子不再需要他,而工作原来是“什么也不做”。当他快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的时候,才发觉自己的一生竟然毫无意义。

谈恋爱太快结婚太晚(生命多短促快谈恋爱吧)(2)

人总想做些什么对抗命运。女人美容,打羊胎素,希望保留青春。皇帝的仙丹不老药也都是失败对抗的证据。今天当我们实实在在体会到时光在身上刻下的痕迹,开始惧怕时间,惧怕这曾经拥有的都化为虚无。我们走向电影书籍寻求前人相似的体验,走向宗教渴望内心的平静,走向party寻求集体的狂欢。我们试图告诉自己,若能踏踏实实的做些事儿,创造些什么,制造些什么,这些就是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的证据,也是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的“理由”。再往大里说是存在的“意义”,《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在宇宙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余生以此为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罗夫斯基的一段教诲:“人的一生应这样度过:再回首往事的后,不因碌碌无为而愧恨,不因虚度年华而羞愧.”

谈恋爱太快结婚太晚(生命多短促快谈恋爱吧)(3)

毕业季又到了,校园里又少了一波可爱的人。想到明年也将毕业,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每天,让自己离开之前不留遗憾。回到文章开始提到黑泽明对于死亡的思索,他是这么说的: “我怎么忍受呼出最后一口气?这世上有那么多的事情我要去做。我总是觉得我活得不够。于是我开始想这些问题,但是这些思索并不让我悲伤。” 当我们做了些事情,并感觉有所成就的时候,我们就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了意义。影片后半部分,市政府工作了三十年的渡边,死前选择为百姓做了一件实实在在的事,然后幸福的死去了。

谈恋爱太快结婚太晚(生命多短促快谈恋爱吧)(4)

影片中,东京夜生活有一个镜头印象非常深刻。舞厅中,乐手们在高台上或吹或鼓,舞池里密密麻麻的人,黑压压的人头,蚁群般涌动。渡边也在其中,被一名舞女搂着。他眼睛茫然无措。即使在人群中,即使软玉在怀中,仍冲不淡个体的孤独。 “虚假”的欢乐和忘却之后,只是更深的痛楚。这及时行乐剩下的也是孤独。生命如蝼蚁,万物如刍狗。

谈恋爱太快结婚太晚(生命多短促快谈恋爱吧)(5)

糊里糊涂未经自己允许便由父母带到人间,求生,奋斗,求偶,求传种,求这,求那,最后两脚一抻。糊里糊涂来,糊里糊涂去。而生命,其实没有任何意义(meaningless)。在其过程中,我们寻找生命的意义,寻求工作活着的成就感和存在的目的,其目的也是为了“利生”。享受人生是人类的义务,人必须对生命有贪念,享受人生的贪念是美德。说得通俗一点即为了自己活得好一点,活得开心一点。

谈恋爱太快结婚太晚(生命多短促快谈恋爱吧)(6)

雪夜中唱歌荡秋千的老人分外动人,宛如一个生命的符号。老人的歌声催人泪下:生命多短促,少女快谈恋爱吧;趁红唇还没褪色前,趁热情还没变冷……人只能在自己的生命发生巨变(大病、将死)之时才能进入到另外一个层次。可是这惶惶的人生过后,我们又能抓住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