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祚欢正宗武汉话(武汉话家何祚欢)(1)

何祚欢正宗武汉话(武汉话家何祚欢)(2)

“听到这个消息,心情跟当初我成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时候是一样的。”日前,81岁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湖北评书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湖北评书表演艺术家何祚欢入选2021“中国非遗年度人物”。

湖北评书是湖北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善于借助手势、身段、口技等动感表演和桌子、扇子、醒木、手帕等道具模拟书中的各色人物、渲染气氛,表演者表现人物对话多使用通俗的民间口语,描述景物则常采用雅致的骈体。

从艺60余年,何祚欢在推动湖北评书传承发展的同时,也收获了无数观众的喜爱。“活着就要给人带去欢乐”,这是他的座右铭,更是一个艺术家的境界。

何祚欢正宗武汉话(武汉话家何祚欢)(3)

何祚欢 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评书评话界公认的“秀才”

何祚欢是汉口听评书长大的孩子,“我们汉正街长大的伢,听戏机会多,有钱在戏园子里看,没钱就在街头看,走着走着就有人唱戏。”他说。

何祚欢正宗武汉话(武汉话家何祚欢)(4)

图片来源:武汉出版社(摄影:马波)

热爱让何祚欢小学时萌生了去应考汉剧演员的念头,却被父亲阻拦。最终,他去上了师范学校。毕业后,何祚欢被分配到武汉市第四职工业余中学,教学之余经常登台演出。1962年,小说《红岩》出版,洛阳纸贵,何祚欢开始用湖北评书讲《红岩》,没想到场场爆满,几个月下来就讲到了100场。

1963年8月,喜欢说书的何祚欢成为武汉说唱团的一员。在进入武汉说唱团之前,何祚欢就一直主动练功。成为正式演员后,他到处找老师教他,“从刚进说唱团,我就到处找老师练台词。一直到1976年,我还在找县里说书的小孩,帮忙练身段儿”。直到现在,何祚欢走路时还经常念念有词,有人问“何祚欢你走路的时候嘴里在干什么”?“我嘴里在练台词啊!”

何祚欢正宗武汉话(武汉话家何祚欢)(5)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在艺术学习和探索中守正创新、大胆实践、自成一派,形成了儒雅平和、书路宽广的艺术特色。他的评书表演顺口顺耳、悦人悦己、深得人心,达到“不似评书、胜似评书”的境界,将湖北评书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并称誉中国曲坛。

何祚欢艺术创作能融冶评书新题,捕捉时代轨辙,其创作时间跨度长,且呈现出多样的时代风貌。他总能敏锐地捕捉到不同时代的精神气质和内在特点,最后诉诸笔端与舞台的则是一幅幅惟妙惟肖的时代画卷与人物肖像图。

“很多人说何祚欢幽默,我觉得他的很多段子并不是随口就来,一定是有思考的,透露着讲究。”国家一级编剧李冰说。

何祚欢创作表演的作品,除传统评书外,还新创作长篇评书4部、中短篇评书100多部(篇),有8卷本《何祚欢文集》行世,又有320多万字的戏剧、散文、小说等作品,是评书评话界公认的“秀才”。

观众亲切称他为“活着欢”

何祚欢自号“武汉话家”,一口纯正的武汉话被武汉市民奉为圭臬,他却更乐意从百姓的生活中汲取养分、积累经验,创作了一大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曲艺作品,为观众带去欢乐,被武汉当地人亲切称为“活着欢”。

何祚欢正宗武汉话(武汉话家何祚欢)(6)

图片来源:武汉出版社(摄影:马波)

武汉的小吃、武汉的大桥、武汉的商场、武汉的地铁……在与时代共同成长的60多年里,何祚欢的评书说遍武汉的点点滴滴,也为武汉的商业、武汉的街市、武汉的舞台艺术出书立传,他的舞台、艺术,牢牢扎根在脚下这片土地。

何祚欢的评书表演中充满“汉味”人情风物,是湖北省地方文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抹风景。他善用武汉方言创作,作品鲜活生动,展现市井之美,为老武汉保留了大量鲜活记忆,具有很高的城市史料价值,因而他又是武汉民俗文化和城市发展史领域的权威专家,被民众称为“江城活字典”。

60年多里,何祚欢用武汉话,把湖北评书艺术传播到荆楚大地。听他的评书有个感受,就是何祚欢的武汉话像与平时听到的武汉话一样又不一样。“武汉地处国之正中,武汉话兼及南北,余韵悠长,节奏短促。只要说书人动了脑筋,就会很好听。”何祚欢说。

何祚欢正宗武汉话(武汉话家何祚欢)(7)

图片来源:武汉广播电视台

对于武汉话,何祚欢是发自内心地喜欢:“小时候听武汉女人讲话,听陈伯华(著名汉剧表演艺术家——编者注)说话,都是温柔绵长的,这个语言美啊!”在深研武汉话的武汉歌手冯翔看来:“何祚欢是武汉话说得最好的人。”

何祚欢主持开办的《都市茶座》电视文艺栏目,是一档专门的曲艺电视节目,其“武汉人说武汉话、演武汉事”的栏目宗旨,深受武汉观众的喜爱。

“他提得起‘先生’两个字”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何祚欢携众弟子在武汉说唱团都市茶座曲艺剧场,献上一台精彩绝伦的师徒专场演出。

何祚欢正宗武汉话(武汉话家何祚欢)(8)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演出间隙,何祚欢依然手把手地指点着徒弟的表演细节……武汉说唱团演员郭春玲去年被何祚欢收入门下,当天在表演完何祚欢为她创作的评书《美人店里蝴蝶面》后说:“何老师是一位真正的说书先生,他担得起‘先生’这两个字。”

“既然是传承人,那就要做好传承。”艺术生涯里,何祚欢在“传承”二字上从未懈怠。

湖北曲艺家协会主席陆鸣说:“我从小在收音机里听着何祚欢的评书长大,后来又是因为他的慧眼识珠,我才得以进入武汉说唱团,可以说,他是我艺术道路上的引路人。”陆鸣回忆,1987年,时任武汉说唱团团长的何祚欢,决定让大家都去湖北大学进修,“这个举动在当时的武汉是破天荒的。”

何祚欢正宗武汉话(武汉话家何祚欢)(9)

图片来源:武汉广播电视台

在武汉家喻户晓的“岔巴子”田克兢,也曾被何祚欢一对一、手把手地辅导。田克兢回忆:“后来许多年,我跟一些同行交流,发现他们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受到过何祚欢的指点。”

虽在2003年退休,但何祚欢笔耕不辍、演出不停,在多所大学担任兼职教授,为武汉曲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每年都给年轻人讲课、排节目。“何祚欢名家工作室”还完成了20多万字的湖北评书抢救性保护记录,为湖北评书传承保护保留了珍贵资料。

入选2021“中国非遗年度人物”,何祚欢在高兴之余,有着更深的责任:“这不光是一种光荣,还有一种压力感,想赶快传授给年轻人一些东西,老家伙也就这点力气了,就把这一点力气用到极致。”

何祚欢正宗武汉话(武汉话家何祚欢)(10)

《中国文化报》2022年10月11日第4版

编辑/楚小游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发/湖北文旅之声

- END -

本公众号为公益文旅宣传,如有图片侵犯您的权益,请致电删除。

何祚欢正宗武汉话(武汉话家何祚欢)(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