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孩子的童年,被饥饿和泪水激发出来的智慧

我的小学,一条堰沟承载不下的苦与乐

大山里的孩子是如何生活的(山区孩子的童年)(1)

​ 昨天的文章说到了我小学时住的由猪圈变成的学生宿舍,这里说说宿舍旁的一条堰沟。堰沟毋庸置疑都是水利工程,宿舍外的这条堰沟不长,从源头的黑潭子到学校后面不远一点的尽头农田,也就不超过两公里。

堰沟不宽、不深,但是水量很大,水流很急。与学校的那排变成宿舍的猪圈只有三四米,通过矮墙十几米宽的缺口,学生到堰沟边畅行无阻。当然,也必须畅行。因为学校是没有自来水的,有一个压水井在厨房里面,厨房门学生除了进去搭饭、取饭是不能进的。厨房不给学生提供开水,学生也都没有热水瓶,所以这条堰沟就成了学生洗脸(那个时候刷牙的学生几乎没有)、洗碗、饮用的唯一水源。

大山里的孩子是如何生活的(山区孩子的童年)(2)

这条堰沟源自漾家河,直到现在,漾家河水依然是十分清澈的,所以大家在这堰沟里喝水也不觉得脏。只不过这条堰沟是用来灌溉的,沿途都有农田,我们学校又是在下游,所以只要上游有人种庄稼,下游的水就会变得肥沃。但是条件就是那样的,大家从小都是山沟里泥窝里摸爬滚打的,对于卫生的要求并不高。

但是就在我们上五年级的那个春末,连续很长时间的雨导致上游山体滑坡,把堰沟堵断了,于是下游就没水了。这个时候要喝水就要跑到河里去了,学校离河有一百多米,这一段河水很深很大很急,从学校到河堤最近的下河台阶的位置,水有四五米深。大家每次去洗碗、喝水都会很小心,虽说山里孩子多会游泳,但是都不敢在这一段游,所幸的是那一段河道仿佛没有发生过落水事故。

大山里的孩子是如何生活的(山区孩子的童年)(3)

堰沟干了之后,也是有很多乐趣的。因为漾家河的鱼很多,各种各样的鱼随处可见,堰沟里也很多。而水一干,鱼的活动范围就小了,徒手抓鱼是大家最喜欢干的事。那段时间,每天中午、下午放学后,大家吃完饭就到堰沟里摸鱼,几乎每天每个人都能摸到一两条鱼,鱼不大,通常也就四五寸长,但是大家都会为此骄傲。

摸到的鱼怎么办呢?放生是不可能的,对于这些饥饿的孩子们来说,吃了它是首选。但是学校没有火,厨房也不会让学生用。但是总有学生会想办法,这种被饥饿和泪水激发出来智慧通常都是无穷,于是就有人把鱼剖了,收拾干净,在上笼搭饭的时候,将鱼埋在米下面,然后蒸熟。不过这种操作没两天就被学校禁止了,因为有人说这样让整个笼里的米饭都有了鱼腥味。

大山里的孩子是如何生活的(山区孩子的童年)(4)

但是禁止了蹭笼蒸,也不能阻碍学生们的想象力。因为学校没有菜,各自带的坛子菜经常不够吃,所以每个学生都有盐。于是大家就把鱼处理干净,抹上盐,挂在树上晒,或者贴在石头上烫,等鱼成了鱼干,就可以直接吃了。

漾家河不仅有鱼,还有大鲵,也就是娃娃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堰沟里摸到娃娃鱼也是经常的事,我曾经一次就摸出了两条二斤左右的娃娃鱼。但是摸到娃娃鱼大家就不知道怎么办了,那个时候的人仿佛有些忌讳,是不吃娃娃鱼的,学生更没有办法把它变成能吃的食物,但是这个东西逮住了放了又可惜。于是不远处的乡政府工作人员就会来没收了,其实就是自己回去煮了。

静心简语2019.9.24.11:35于汉中(原创作品,严禁侵权)

大山里的孩子是如何生活的(山区孩子的童年)(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