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苏炳添是不是苏轼的子孙(竹杖芒鞋轻胜马)(1)

近日,有网友上传一张某地苏氏宗祠照片,其上记载苏炳添为北宋著名词人苏轼的二十九代孙,随后, #苏炳添是苏轼后代# 一举登上微博热搜,有网友恍然大悟:怪不得!毕竟苏轼跑步就厉害:竹杖芒鞋轻胜马……

也有网友对该宗祠的真实性提出质疑,称“恐怕苏炳添是最后一个知道这事儿的人”。有记者联系三苏祠工作人员对此事进行了解,对方表示,无族谱无法证明,且苏氏世系中还有其他派系。

精彩时评

苏炳添就是苏炳添,

是不是苏轼后代没那么重要

宗祠、家谱中出现名人名字,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想在众多的宗祠、家谱中找到一位名人,想必不是一件难事——当宗祠的规格足够高,家谱的纸页足够厚。但与此同时,也要对名人进入宗祠抱有淡定态度,不必过于认真。

查看苏炳添的社交媒体,他从未提到自己是苏轼后代;媒体采访苏炳添老家的村委会,工作人员称“并不知情”;对于苏轼是否有族谱的问题,研究者表示“若有,都是新编的”……这些信息,也使得苏炳添为苏轼后代的说法,暂时存疑。

人们建祠堂、修族谱,大体上是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去进行,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免也会用一些非常规的做法:或者自称名人后代,或者拉名人入族谱的状况。人们对此也多持包容态度,只要不是那么离谱,都不会大惊小怪,毕竟中国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在发展的过程中,融合了诸多变化,千百年来,人们早已对其中的变化习以为常。

现在网上热衷于讨论“苏炳添是苏轼后代”,诸如“文武两苏神”“基因很强大”这样的说法,能够满足部分网友对于优秀与成功的一些想象,这些想象难说合理,但长时间来在舆论市场也占有一定比例,乃至于会被误认为“真相”,对于这样的认知上的理所当然,不妨一笑置之。

另有一些网友,是用善意且调侃的态度,来参与“苏炳添是苏轼后代”这一话题的,比如以苏轼名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表示苏轼跑步也很快。对于苏炳添是苏轼后代这一说法,信的和不信的,赞叹的和调侃的,两相对比之后,便会觉得这更像一个网络色彩明显的娱乐性话题。

既然这一话题的娱乐成分更足,那不妨就以娱乐的态度对待,如果能够借此话题,更多了解一些苏轼的故事,对苏炳添所代表的运动项目有更深的认识,那也不是一件坏事。

苏炳添所取得的成绩,是他凭借努力刻苦的训练获得的,他运动成绩的获得,可能存在一些天才的成分,但对于竞争激烈的比赛来说,如果没有日积月累,不大可能一鸣惊人。从运动科学的层面看,苏炳添创记录的成绩,与苏轼没有什么关系。

通过这一社交媒体上的热点话题,人们在津津乐道之余,也有必要思考个人价值的实现路径,有个名人祖上,固然会得到一点额外的关注或羡慕,但多谈论一些,都容易让人产生怀疑。所以,可以通过诗词遥想苏轼,但还应像苏炳添那样脚踏实地,这才是稳妥的人生态度。

(节选自“红星新闻”,2022年8月10日)

苏炳添是苏轼后代?

无须平添求证的烦恼

据报道,类似的说法,在东京奥运会之后就有出现,从网络曝光的照片中,苏氏宗祠里介绍苏炳添的时候,表示他是北宋文豪苏轼的二十九代孙、南宋大将军苏刘义第二十一代孙。据说,苏轼的第八代孙苏刘义一族迁到了广东,所在地点正是苏炳添的家乡——广东省中山市古镇镇古一村津边大街3号。有网友认为,不能光凭这些就认定苏炳添是苏轼的后代。

中国苏轼研究学会会长周裕锴表示,通过学会的了解,自称是苏轼后代的人,和有苏轼族谱的都很多,众说纷纭,“苏炳添是否为苏轼后人我并不清楚。”

苏轼到底是否有族谱呢?四川眉山市三苏文化研究院研究室主任、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秘书长刘清泉则表示,“估计没有吧,若有,都是新编的。”而查看苏炳添的社交媒体,他也从未提到自己是苏轼后代。

苏炳添是否为苏东坡的后人,也许是真的,也许并无据可考。是否真伪,也不重要,不必去平添求证的烦恼。

在历史上因逃亡、谋生、宦游而背井离乡的比比皆是,会导致族谱之类的记录中断。就连苏轼的父亲苏洵,在整理苏氏谱时,也仅能追溯到其高祖,对于高祖之前的祖先,苏洵只能感慨曰:“呜呼!高祖之上不可详矣。”

既然连苏轼一家都不能考证出自己是哪个祖宗的后人,苏炳添是否为苏轼后人,相隔年代那么久,也许就更难考证了,也没那个必要考证。

对于苏炳添是苏轼后人的说法,不妨从美好愿望上去理解。中华文化讲究“水有源,木有根”,有认祖归宗的传统。无论子孙后代迁徙到哪,也会在族谱上记载来龙去脉,在门楼上写有郡望堂号,以不忘根本。不忘祖先,记得自己是从哪里来,这是传统美德,也是中国人的向心力、凝聚力所在。

认祖宗时,以认名人为荣,这其中,有激励后人努力奋斗、不负先贤之意,并非就是要攀龙附凤。苏炳添是有名的飞人,为国争了不少光。即便有他是苏轼后人的说法,也是有着不负祖先荣光的美好愿望,不必过多解读,也不必因此去打扰他。

对苏炳添来说,他已经做到了最好的自己,对得起祖先,也对得起国家的培养。无论苏炳添,还是其他的体育健儿,以及在各行各业为国争光的名人,他们都是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有这一个标签就足够了。没必要再给他们求证哪位名人祖先。

要说,大家都是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都是优秀的中华儿女。无论是平凡,还是伟大,都是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作贡献,都是在不负祖先的愿望,让生活更美好!就让我们与苏炳添一起努力,不停奔跑,共同报效祖国,告慰祖先。

(节选自“极目新闻”,2022年8月10日)

苏炳添是苏轼后代?

即便是真又怎样

苏轼是文化巨匠,苏炳添是短跑名将,这俩人上下差了上千年时间,他们是怎么攀上关系的呢?原来,有热心人援引“苏家宗祠”的记载,说苏炳添是苏轼第二十九代孙、苏刘义的第二十一代孙。苏刘义是苏轼的第八代孙,其后裔在岭南一些地区多有分布,而苏炳添就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市。如此说来,“苏炳添是苏轼后代”也不是毫无可能,但还不足为信。

只是,苏炳添并不需要“名人之后”这顶帽子。他能多次跑出惊人成绩、成功打破并保持男子百米短跑亚洲纪录,离不开身体底子好,更离不开后天的科学训练、严格自律和顽强拼搏。有细节为证:苏炳添通常每晚十点就会关机睡觉,即便是逢年过节回老家也不喝酒、抽烟,饮食亦有节制。他能够“封神”,“基因优秀”只是原因之一,后天努力才是最重要的“成功密码”。

退一步说,即便苏炳添真是“名人之后”,也很难说他的身体素质、运动天赋遗传自祖先。苏轼一门皆以诗文名世,“三苏”以及苏轼的三个儿子在体育运动方面都没有什么过人天赋。至于苏轼本人,我们大概只能说,东坡先生平时比较好动,喜欢到处走走,有时也跑跑步(“晨兴疾趋必十里许”),甚至会骑马打打猎(“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至于有网友说“竹杖芒鞋轻胜马”是他身姿矫健的佐证,这就有些扯淡了。不要忘了,彼时他可是在雨中“吟啸徐行”的,这跟苏炳添在运动场上足下生风完全是两码事。

苏炳添成名之前,好像并没有人把他跟苏轼关联起来。成名之后,好事接连,这也没啥不好。只是,有人乘机拿他的“出身”说事,说什么苏家基因优秀、文武双全,“优秀一脉相承”,这就有点生拉硬扯、哗众取宠的意思了。且不说苏炳添频创佳绩与“名人之后”几乎没有关系,即便他真的是东坡后裔,也不能保证他必然出类拔萃。苏轼一门已经往下传了二三十代,能为世人所知的又能有几人?倘若苏炳添迄今籍籍无名,又有谁会真的在乎他的“不凡出身”?

真正优秀的人,往往都是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更为努力。足坛名将C罗有一次在家请客,客人惊讶地发现,他在家中也摆放着成套健身器械,随时可健身;C罗招待客人的食品,都是公认的健康食品,没有酒水或碳酸饮料。人们往往只看见年近四旬的C罗宝刀不老、进球过人如探囊取物,津津乐道于他一身让人艳羡的健美肌肉,但未必都了解他的勤奋、刻苦和自律。苏炳添其实也是如此。

是不是“名人之后”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成名之路通常需要超额付出。且不说远祖往往靠不上,即便能指望、能依赖,人们也不应该靠老祖宗生活。还是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节选自《新华日报》,2022年8月10日)

分享仅为学习研究所用,如有不妥,请在后台联系小编删除。

精彩预告

《语文报·高考版》大读写系列将于2022年10月第1期推出“三苏文化”主题读写专期,敬请期待。

— END —

来源 | 《语文报·高考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