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省辖县级市、温州市代管的乐清市,地处浙南丘陵地区沿海小平原,陆域面积1367平方千米(2016年5月公示),分别与永嘉县和台州市黄岩区与温岭市接壤。海域面积约284.3平方千米,东隔乐清湾与台州市温岭市和玉环市远眺,南濒瓯江与龙湾区相望。

乐清市遗产(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1)

乐清市地处浙江东南沿海的瓯江口北岸,西北为雁荡山山脉,东南为海积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河(溪)流众多,河(溪)流皆源于西北山区,短而流急,流向东南,注入乐清湾。乐琯(音管)运河和乐虹运河横贯南部,连接众多河道,构成虹桥、乐成、柳市三块水网平原。

乐清市由西北部的雁荡山山脉、中部横亘的白龙山山脉、西南部的白石山(中雁荡山)山脉组成。雁荡山系括苍山南缘支脉,总面积203平方千米。由破火山演化而成,呈东北向西南走向,主峰百岗尖海拔1056.6米。雁荡山虽属低山区,但锐峰飞瀑造型奇特、神韵优美、意境深邃,是中外驰名的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地质公园。白龙山自永嘉与乐清交界的正江山向东延伸,然后转南流入乐清湾,其范围包括清江以南、淡溪以北,主峰海拔716米,次高峰山顶岩石裸露,次第排列,风光独秀。白石山(中雁荡山)位于市境南部,自淡溪向西南延伸,分两支,东支跌宕起伏汇入乐清湾,西支回环至磐石汇入瓯江。道士岩海拔457米,是中雁荡山风景的中枢,远眺海天相接,俯视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分外迷人。

乐清市遗产(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2)

奇石嶙峋的白龙山

乐清市域共有大荆、清江、虹桥、乐成、柳市五大水系,总长1034千米,水面面积1997万平方米。

瓯江是浙江省第二大河,历史上曾用名有永宁江、永嘉江、温江、慎江。发源于丽水市辖之龙泉市与庆元县交界的百山祖西北麓锅帽尖,自西向东流,贯穿整个浙南山区,流经丽水、温州等市,航运业发达,干流全长388千米。地处温州市的瓯江口是中国列长江口、黄河口、珠江口、钱塘江口之后的一大主要河口。流经灵昆岛分汊,其北汊在琯头入境,经乐清市境南侧至岐头山入温州湾,属感潮河段,俗称瓯江北口,是温州港的主航道,境内段长约14.2千米,江面宽1.3千米。七里港近岸深槽长6千米、水深11米左右,建港条件优越。

乐清市遗产(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3)

清代赵景淑《瓯江》诗

乐清湾位于浙江东南部、瓯江入海口北侧,东侧是台州市玉环县,西岸是乐清市,湾顶为台州市温岭市,湾口是洞头区各岛屿,乐清湾海域总面积463.6平方千米(其中属乐清市管理面积为284.3平方千米)乐清市海岸线总长166.8千米,有20.16万亩滩涂面积,是浙江省蛏、蚶、牡蛎三大贝类的养殖和苗种基地。

乐清市遗产(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4)

雾霭中的白石山

乐清湾有大小岛屿十四个(乐清境内岛屿9.5个)明礁八处,暗礁一处,是由雁荡山山脉延伸部分海侵后形成。白沙岛、西门岛、小横床岛常年有人居住,其他为无人岛。西门岛面积6.37平方千米,主峰海拔398.6米,为乐清市最大岛,有四个行政村、二十个自然村。

乐清市遗产(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5)

乐清湾西门岛风光

乐清市历史沿革

乐清历史悠久,远在四千年前,东瓯先民即在此繁衍生息,流下了许多石斧、石锛、石矛、石犁、石坠等石器;晋孝武宁康二年(公元374年)分永嘉郡之永宁县置乐(音月)成县,属永嘉郡,建县自此开始。南朝宋、齐、梁、陈因之;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永嘉郡立处州,乐成属处州。开皇十二年,改处州为括州,省乐成县入永嘉县,地属括州永嘉县。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州为郡,括州改为永嘉郡,乐成地属永嘉郡永嘉县;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析永嘉县复置乐成县,属东嘉州。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复省乐成县入永宁县。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置温州,乐成地属温州永嘉县。载初元年(公元689年)分永嘉县复置乐成县,为上县,属温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温州为永嘉郡,乐成县属之。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永嘉郡复改为温州,乐成县属之;五代后梁开平二年(公元908年)为避梁太祖父朱诚之讳,奏改县名为乐清,属温州。后晋天福四年(公元939年)乐清县属吴越国温州静海军节度。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温州降为军事州,乐清县属两浙路温州军事州。政和七年(1117年)温州升为应道军节度,乐清县属之。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罢军额复温州,乐清县属两浙东路温州。咸淳元年(1265年)温州升为瑞安府,乐清县属之。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乐清县入元版图,属江淮行省浙东道温州路。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乐清县归附于朱吴;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路为府,乐清县属浙江行省温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改行省为布政使司,乐清县属浙江布政使司温州府;清顺治三年(1646年)乐清县入清版图,至宣统三年(1911年)均隶属浙江省布政使司温处道温州府。辛亥革命爆发后,温州成立军政分府,乐清属之;民国元年(1912年)7月,废温州军政分府,乐清县隶属浙江省。1914年5月,原温处道辖境设瓯海道,乐清县属之。1927年废道制,乐清县复直属浙江省。1932年,在温州设浙江省第十县政督察区,1933年称第四特区、第三特区,1934年称第八行政督察区,1948年称第五行政督察区,乐清县均隶属之。1949年5月,乐清县解放,隶属浙江省第五专区;1949年10月,第五专区改名为温州专区,乐清县属之。1968年,温州专区改为温州地区,乐清县属之。1981年9月,温州地、市合并,称温州市,实行市辖县体制,乐清县归温州市管辖至今。1993年9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复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销乐清县,设立乐清市(县级),由省直辖,以原乐清县的行政区域为乐清市的行政区域。1993年10月7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将乐清市的行政管理委托温州市人民政府代管,市政府所在地为乐成镇人民路2号。2009年1月搬迁至城东街道伯乐东路888号。

乐清市所获荣誉

2017年6月,乐清市被命名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区)。2018年12月,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投资潜力100强,2018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100强、中国最佳县级城市30强。2019年10月8日,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入选2019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2019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2020年5月,中国县域经济百强榜在人民日报社发布,乐清市上榜2020年全国GDP百强县。2020年5月,2019年全国县域网络零售百强榜第31名。2020年6月,入围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2020年6月,在2020中国县域人口流入百强榜中,排名第87位。2020年7月,在2020年赛迪百强县排行榜中,排名第21位。2020年7月,2020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28。2020年11月13日,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名单公布,乐清市排名第22位。2020年11月,入选《2020年中国创新百强县(市)》,排名第11位。2020年11月,入选“2020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名单”。2020年12月1日,位居2020年全国综合竞争力十强县(市)第14位。2020年12月,入选“2020中国城市创新百佳示范县市”第29名。2020年12月,位(百县榜)“2020中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县市”榜单第18名。2020年12月26日,入选“2020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市”。2020年中国效率“百高县”,排名第68位。2021年1月28日,入围2021年—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乐清市著名人物(一)

钱尧卿,北宋学者、乡贤。吴越王钱镠(音琉)九世孙。崇宁四年(1105年)实行“三舍法”,以拔贡入太学。博览经史,尤精《周礼》。是一个大孝子,父丧,筑庐墓旁守孝;母亡,哀甚,三日不尝水浆。又崇尚家庭美德,“奉寡嫂如兄,扶诸侄如子”,合族同居三十年和睦相爱。社会公德尤著,荒年捐谷救济灾民,不能偿还者就把债券烧掉。他办的白石书塾,品位很高,据记载,县官经过,必下马或停轿咨访。绍兴十四年(1144年),被举为孝廉。钱尧卿与王十朋贾如规并称“乐清三贤”

傅式悦(1891年—1947年)抗战时期汪伪政府政客。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去日本,先后就读中学、高等学校及东京帝国大学工科,获工学士学位。宣统三年(1911)回国,曾任沪宁北伐义勇队参谋。后再赴日本,入东京帝大工学部为研究生。与同学创立丙辰学社、中华学艺社。1918年毕业回国,任通易矿务公司、汉冶萍煤矿公司、都乐公司工程师,并参与开办鸣山煤矿。1922年,任厦门大学教授兼注册主任、学生指导委员长。1924年,在上海参与创办大夏大学,任校董、教授兼总务长、会计室主任等职。1927年,任国民政府交通部上海电报局监理,财政部煤油特税处科长,江苏煤油特税局副局长,交通部国际电信局会计监理,中华学艺社社长、执行委员会主席,大夏大学教授、代理校长。1940年8月起,历任汪伪铁道部部长,汪伪中日文化协会常务理事、总干事,汪伪浙江省政府主席兼民政厅厅长,汪伪建设部部长及汪伪敌产管理委员会委员等职。抗战胜利后,以叛国罪被逮捕,1947年处死刑,年五十六岁。著有《化学概论》。

乐清市遗产(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6)

傅式悦

孟建新,生于1956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农机系。曾任温州市政府副市长。

郑邦彦,北宋末期著名学者、官吏。是乐清有史以来第一位进士,“长山郑氏”始祖五六公的孙子,曾经跟从“永嘉九先生”之一的瑞安许景衡学习,博综经籍,长于经学,尤长于《易》,书法遒劲。文才闻名于史。被载入明《永乐大典》等史册。政和八年(1118年)登进士,授沧州教授,再授台州教授,皆以母、父先后亡故,丁忧不赴。是郑惟玘子。子郑挺,南宋两优释褐(音荷)。曾孙郑经贡、郑经贺是乐清柳市镇七里郑氏始迁祖。

李也白,生于1932年。骨科名医,温州骨科专业奠基人。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疗系。集毕生精力从事于骨科专业的研究与培养后进。上世纪六十年代,李也白大夫立志开创温州骨科事业,1962年经批准在温州市第一医院(后温医附属医院)首先建立骨科门诊。同时还协助东风医院(现为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五马医院(现为温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红旗医院建立骨科,无条件地定期去协助手术,同时在实践中还培养了大批骨科医生。1967年首例断肢再植的成功和1972年首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成功,填补了浙江省内空白。

瞿振汉,清代中后期反清起义军领袖。粗通文义,且富膂(音吕)力,和弟瞿振山同习拳术,好交游,挥金结客,以纳赀(音姿)为监生。太平天国军起,瞿振汉等准备响应,并已开始实施时,混战中被捕,后被杀害。义军和群众被杀者一千四百余人,起义失败。

周丕振(1917年—1990年)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长期坚持括苍游击根据地的主要领导者,曾任括苍游击支队支队长,浙江省军区司令部顾问(副军职)等职。20世纪40年代,周丕振在括苍地区打游击时,是一位名扬四方的传奇式英雄,百姓都亲切地叫他“周司令”。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周丕振率领部队历经大小百余战,转战瓯江两岸、括苍山麓,先后解放玉环、乐清、温岭、黄岩等县城,为括苍地区和浙南的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开国大校。

乐清市遗产(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7)

周丕振戎装英姿

仇杨均,生于1962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历史系。曾任温州市副市长。

王鸣皋(音稿。1915年—1945年)革命烈士。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参加“永嘉战时青年服务团”,被推选为总干事,组织、领导抗日宣传和救亡工作。1937年八月所组建的游击队被编为受中共领导的乐清县警备第四中队(简称警四中队),任副中队长。1945年1月策动虹桥抗日队伍武装起义,被任命为乐清县人民抗日委员会主任兼乐清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参谋长。1945年4月17日被叛徒陈济(时任乐清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副司令)枪杀。长兄王亦文,教育家。次兄王益涛,农业经济学家。

乐清市遗产(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8)

王鸣皋烈士

黄式苏(1874年—1947年)近代名流。十七岁即以诗文联语著称,为当代名儒陈黻宸(瑞安籍)所器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中举人。与乡人组织“砥社”,议论时事,倡导新风。后应邀到北京编书局任职。又随陈黻宸至两广方言学堂任教。先后参加光复会和同盟会,从事革命活动。1909年,浙江咨议局成立,被举为议员。后任温处学务处助理学务,不久调任温州师范学堂监督。武昌首义后,温州军政分府成立,任教育部副部长。1913年任遂安县知事,奉令禁种鸦片烟,苦口规劝,烟民深受感动,遂皆罢种。并创办女子学堂,开一县风气之先。又改任福建泰宁县知事,续调任宁德县知事,于劝农、兴学、恤灾、禁烟等事均卓有成效,省方考核有“勤政爱民,颂声交作”评语。1922年,卸任离境,当地男女士民夹道相送,其清廉方正传为美谈。一生清贫自守,廉洁可风。所作诗文,抚事感时,精诚感人。著有《慎江草堂诗抄》六卷。

陈梦熊(1882年—1910年)近代民主革命志士。为近代革命殚精竭虑,不畏艰险。早年与平阳籍敖嘉熊和同邑好友冯豹等人秘密开展工作。后自沪回里,在虹桥组织公忠演说支会。和友人在白鹤寺创办僧民学校,由月空和尚(俗名黄飞龙)任校长,学费全免,课以《新山歌》。四月,又在陈宅创办“明强女学”。与光复会领袖徐锡麟、秋瑾等来往密切。后徐、秋起事失败,陈梦熊避往印尼泗水埠,在中华学校任教,继续鼓吹革命,并在华侨中筹得经费汇交乐城黄飞龙作为武装起事之需。1910年七月,因病逝于泗水埠,年仅二十九岁。民国成立后,浙江省参议会决议,以敖嘉熊、陈梦熊等五人合祀西湖烈士祠。

林公一,南宋著名良吏、学者。祖先是闽人,因避乱迁居永嘉(今温州市区),后迁居乐清长林,再迁今北白象镇赵家硐(音洞)。出生于书香门第,少年老成,好读书,精研经、史、子、传,深得乡里贤人达士的推重,许其日后必能以文行自植。对北宋伊川二程理学和南宋朱熹的“考亭学说”指趣尤深。开庆元年(1259年),林公一登进士第,因受不平之事,被外放为兴国军(今湖北省阳信县)判官。后改授信州(今江西上饶)观察推官。政绩显著,当地缙绅争相推荐,诏授皇族宗学教谕。信州文士闻讯,登门求学者盈庭,林公一虽尽力谦让而不能拒。积劳成疾,病逝于任所。为官清正廉明,卒后“囊无一钱”,连敛尸的衣衾(音钦)都无从置办。

高安泽,生于1942年。著名水电工程师。1983年后任水电部成都勘测设计院水工二处副处长、处长和任水电部成都勘测设计院副院长,其间,1990年至1992年兼任二滩水电开发公司副总经理。1992年任能源部水电开发司副司长。1993年任电力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院长、党组书记兼水电规划管理局局长。1999年任水利部总工程师。1997年被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称号,2001年被授予“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

陈正祥(1922年—2003年)著名地理学家、中国文化地理学开拓者。1942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理学院地理系,之后留校任教。抗战胜利后,考取公费留学,进入澳洲悉尼大学研究院,后又分别到英国、日本、西德等国继续深造。曾先后获得日本国立东京大学以及英国、西德地理学博士学位。是一位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地理学家,被国际地理学会前会长卡尔·特罗教授推崇为“东方的亚历山大·冯·洪堡”(洪堡是世界上第一个大学地理系—柏林大学地理系的首任系主任),并称其是“中国地理学界第一人”。1948年,任职于台湾大学。1964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并移居香港,任教十五年,出版了二十多种著作。1980年出版的《中国文化地理》,享誉地理学界。

乐清市遗产(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9)

陈正祥教授

翁卷,南宋诗人,“永嘉四灵”之一。曾领乡荐,生平未仕,终身布衣,以诗游士大夫间。其诗多采取白描手法,诗风平易,简约中蕴含清淡韵味,“贵精不求多,得意不恋事”是其创作准则和目标。翁卷生活在社会下层,熟悉民情风俗,因此其诗作多关注现实,同情民生疾苦,揭露社会弊病。清光绪《乐清县志》卷八有其传。

洪式闾(1894年—1955年)著名医学教育家、寄生虫病专家。早年留学日本和德国,获日本九州大学医学博士。回国后,在北京、南京、四川、江浙一带医学院校任教职和从事研究工作,对寄生虫病研究与防止有卓越贡献,其所创的“洪氏钩虫测量法”至今世界通用。生前曾任职浙江省卫生厅厅长兼浙江医学院院长,有《病理学总论》等专著。

乐清市遗产(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10)

洪氏闾先生

徐柏龄,生于1932年。航空飞行专家。1954年毕业于空军第一航空学校。历任中国民用航空北京管理局第一飞行大队飞行检查主任、中国民用航空第一飞行总队飞行检查科科长、大队长、总队长、中国民用航空北京管理局局长、中国民用航空局总飞行师和副局长。长期从事飞行事业,驾驶过飞机机型达十五种,多次完成重要专机任务。是新中国首航美国纽约的机组领队。

王益滔(1898年—1998年)著名农业经济学家,中国农业经济学学科的奠基人与先驱者之一。1920年考入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学校理科学习,后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农业经济系。回国后被聘为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教授。抗战爆发后转任西安临时大学农学院教授,后历任广西大学农学院教授兼院长、湖南省立农业专科学校教授、台湾中山大学农学院教授、国立英士大学农学院教授、福建省立农学院教授等职。1946年去台,被聘为台湾大学农学院教授兼农业经济系主任、农学院院长。主要从事台湾农业经济的调查与研究。四弟王鸣皋。

袁采,南宋著名学者、官吏。今浙江衢州市常山县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官至监登闻鼓院。淳熙五年(1178年)任乐清县令。任上为官刚正,并重建县学,纂修《乐清县志》十卷,后被称为乐清最早的县志。曾三入雁荡山实地考察,纠正了雁山图的误差,撰写《雁荡山记》一篇,记叙了当时的雁荡名僧、建寺及新辟景观的史料,为雁荡山开发贡献甚巨。其著述中,以治家格言之作《袁氏世范》最受世人推崇。不仅教化乐清百姓,乐清籍进士刘镇认为还可作“万世之范”,改名《俗训》。成书以来七百多年间多次刊布,在西方汉学界也引起重视,并有译本。《袁氏世范》共三卷,分睦亲、处己、治家三门。

陈法文,生于1930年,革命家。1948年加入中共。战争年代曾任浙南游击纵队司令部警卫队指导员。建国后,曾任中共浙江省委副书记兼省纪委书记等职。

张文君,东晋名士,名廌(音志),居白鹤山下。家有苦竹数十顷,于竹中为屋,常居其中,王羲之闻而造访,却避竹中不见“日中乘白鹿入山,不知所之。”一郡号为高士。乐清素称“王子晋(周灵王太子)吹箫之地,张文君入竹之乡”。

杨焕明,生于1952年。著名医学家。现为中国科学院教授及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2007年中科院院士、华大基因主席、华大基因学院院长。

“众雁麇集芦苇荡,瓯水孤流东海茫。人文四方趋宝地,古今山川壮域邦。”

“景观人物大事件,美食特产全荟萃”。下期咱们接着聊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

谢谢朋友们的关注,下期再见!

(部分图片下载自网络,如原作者有异议,请联系本文作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