祗园寺桥位于洲泉镇市河西岸,过津梁桥经祗园寺路,在路南洲泉镇环卫所门口处。如今,此桥在地面上只露出一个“宝盖头”,桥身己被深深地埋入地下了,桥顶、桥面基本完好无损。桥面石的西边,长满了爬山虎等杂草,拨开草丛,还能隐隐约约辨认出“祗园寺桥”四个大字。这大概就是颜剑明先生笔下的“地上桥”了吧。

桐乡名胜古迹(桐乡文物古迹寻访祗园寺遗迹)(1)

  据当地群众说,祗园寺桥还有另外两个名称:一称京量桥:相传,洲泉出过一个姓牛的丞相,一次回乡探亲,为了方便周围百姓通行,便想造一座桥,可附近祗园寺的住持和尚怕破坏寺庙的风水,不同意在此造桥,双方为此打起了官司。最后,京城派人来调解,并按照双方提议的造桥地点,进行丈量,调解后使双方达成共识,最终建造了这座桥,因此称为京量桥。但“京量桥”的桥名及牛姓丞相造桥的故事,并无史实依据,仅是街头巷尾的一种传说而已;此桥二称牛污桥(即牛粪桥),这实在是一个村野调侃之绰号罢了。这座桥是附近百姓南来北往的必经之桥,一些放牛的农户经常坐在桥上歇脚,而牛就在桥上拉屎,人们从桥上走过,一不小心就会踏到牛粪,久而久之,大家都叫这座桥为“牛污桥”了。

  祗园寺桥是一座单孔石砌拱桥,据《光绪五年石门县志》第317页记载:“祗园寺桥:靳志在祗园寺前。”此桥,是祗园寺的附属建筑,而祗园寺建于梁代,这足以说明此桥最早可能是与祗园寺同为梁代所建。历经近十个世纪的梁代名刹祗园寺,早已不见踪影,而祗园寺桥孤单地遗存了下来。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洲泉市河拓宽,祗园寺桥下的小河要填平,有人主张将祗园寺桥拆除,在许多老人的百般劝阻下才得以幸免。祗园寺桥被深埋于地下,完整地保留至今。

  在对祗园寺桥的调查过程中,人们总会谈到祗园寺。据胡作民先生介绍说:祗园寺位于原崇德县西北25里的洲泉镇,是一座建于梁代天监二年的名寺,原名为大善寺。至周朝广顺二年重建,又至宋朝大中祥符元年重建,易名为祗园寺。清朝乾隆年间重修,咸丰辛酉被太平军烧毁;同治四年,里人建大士殿、头山门;同治六年,重建文武帝殿;后,文武帝殿毁,遗像独存,供奉于寺西南的西庙中。

  在祗园寺西南隅,有一棵梁朝桧(属柏树类),尽管树皮剥落殆尽,但坚硬赛过铁石。盘曲的树枝长势繁茂,如兽之爪,枝距纷乱,根干混杂,盘根错节,分不清哪是树根,哪是树干,倒挂偃卧的叶丛似绿色的布盖,颇为宏伟奇特。观其形,抚其干,无不啧啧称奇,叹为观止!

  在祗园寺东,为纪念宋代丞相赵汝愚,曾建丞相赵福王祠,即赵忠定公祠。该祠后毁于火,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重建,钱梦得为之撰《重建赵忠定公祠记》。清光绪年间,该祠又重建。

  据说,祗园寺位于中市街西,规模很大,东起“十间头”,西至北塘廊,方圆足有百亩许。其中,有庙产几十亩,由僧人劳作耕种,自给自足。明末清初,祗园寺香火最为旺盛,每逢初一、十五,众多香客纷至沓来,殿内殿外挤满了善男信女。殿外烛光映天,香烟缭绕,殿内木鱼“笃笃”,和尚诵经之声不绝于耳。

  祗园寺颇具盛名,许多文人墨客也常慕名而来。光绪辛未(1871年)夏,蒋石鹤应好友胡匊鄰、吴伯滔之邀,作客石门洲泉晚翠亭,三人诗酒唱和、金石为肴,不亦乐乎。石鹤还特地为古刹祗园寺题书“祗园禅寺”。

  几经历史变迁,盛极一时的梁代名寺祗园寺败落了。解放前夕,这里仅剩下一座破旧不堪的大士殿和一个几乎干涸的放生池。1955年,它终究没有逃脱悲惨命运,被夷为平地。后来,一座刻有“建于梁代”四个大字的石碑也不知去向。从此,现存的“地上桥”——祗园寺桥,便成了梁代古刹祗园寺历史存在的唯一见证者。

  可喜的是,经过洲泉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座新的祗园寺即将在古刹原址西南位置开工建设。不久,它将以宏伟壮观的崭新面貌,重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来源:桐乡新闻网

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