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融湖中心城好房(深莞融城临深镇街欲做)(1)

深圳融湖中心城好房(深莞融城临深镇街欲做)(2)

深圳融湖中心城好房(深莞融城临深镇街欲做)(3)

深圳与东莞这对城市CP,今年利好频频。近日,深圳被国家委以重任,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率先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路径;东莞则被同意“创建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打响一场以拓空间为核心的战役。

地处50-100公里半径内的东莞和深圳,被视为一个大都市圈,外界希望东莞能全面加强和深圳对接,早日实现深莞融城。临深片区的镇街作为东莞对接深圳的桥头堡,早已主动迈出步伐,从产业、城市、人口等方面,加速“产城人”双城融合。

东莞与深圳的合作,已经进入了全新的时代。

深莞同城

可构建半小时经济圈

深圳的吸引力,东莞早已意识到主动融合的迫切性。8月23日,东莞市委常委会召开学习《意见》精神会议,提出要从战略层面谋划与深圳的合作,积极做好顶层设计,加快开展深入系统研究,谋划一批具体项目并加快推动落地;突出规划层面的互通交流,形成常态化的对接机制,主动学习借鉴先进理念,提升东莞规划的前瞻性。

深莞两城的合作,早在十年前就已启动。2009年,深惠莞三市签订了《推进珠江口东岸地区紧密合作框架协议》。十年后的今天,交通贯通让两者联系更加紧密。广深港高铁、广深铁路、广深城际列车已经串联深莞,穗莞深城轨将于今年9月底通车,赣深高铁东莞塘厦至深圳北段正在施工;未来,东莞还将有6条地铁线路接驳深圳。

以华为为代表的深圳企业,近年来与东莞发生越来越多的互动。从2005年首次投资落地东莞以来,华为在过去的14年间,已经在松山湖园区先后投资建设了华为机器、华为大学、华为终端、华为研发实验室、华为台湾科技园南部学校、华为人才房等项目,成为东莞的千亿级企业、超级纳税大户,也推动松山湖及周边地区,逐步形成软硬件开发齐头并进的区域电子信息产业高地。

广东省政府特聘参事陈鸿宇教授表示,东莞每次转型都离不开深圳的转型。陈鸿宇提出了深莞同城化的概念。他认为,两地不但要构筑一个小时生活圈,还要构建半个小时经济圈,逐渐消除两地边界,“像长安、虎门、塘厦、凤岗樟木头这些靠近深圳的地区,可以率先实现深莞同城。”

深莞毗邻镇街

已经迈出深度合作步伐

事实上,东莞这些临深片区镇街,早已开始了“深莞同城”的尝试。今年7月,东莞长安镇委与深圳宝安区松岗街道党工委,在松岗举行毗邻党建合作框架协议签订暨松岗长安跨区域共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启动仪式。

长安与松岗,是东莞与深圳接壤的镇街。按照计划,双方将依托合作框架协议,开展党建共抓、经济共促、文化共建等十大方面合作,涉及发起茅洲河流域党建和基层治理工作联席会议、产业投资推介会、共建湾区人文高地、茅洲河协同综合治理、打造法治治安共同体、跨区域城际公交线路建设规划、干部合作交流、跨区域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等重点项目。

一个月后,松岗街道党工委书记阮开江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来到长安。双方先后深入东莞长安vivo工业园以及长安镇茅洲河指挥部参观考察,并就茅洲河综合治理以及两地党组织互动、社会基层治理等方面进行交流。

自7月份签订协议以来,松岗与长安目前已有27个部门达成了30个项目的共建或合作意向。接下来,双方计划镇街层面年内完成松岗碧头社区建设跨区域党群服务中心建设,部门社区层面开展醒狮、粤剧等文化交流学习等,让“毗邻党建”合作更多、惠及民生、落到实处。

官方紧密交流合作的背后,企业之间的迁移也愈发明显。2016年11月,深圳一家销售额超亿元的科技企业在长安投资3亿元,动工建设新厂房,并计划将总部迁移过来;2017年7月,来自深圳的裕鑫丰集团在东莞产业园的项目正式奠基开工,在虎门建设一个占地68亩的东莞产业园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达到15亿元。

现在,临深片区镇街也意识到,发展要以产业为依托,而不是单纯作为深圳的后花园或者住宅区,应该体现为产业与城市的融合发展。

比如,清溪与深投控合作共建的“大湾区·清溪科技生态镇”项目,致力于打造成为产城人融合示范标杆;前不久动工的凤岗“京东智谷”项目也将朝着产城人融合的方向,吸引高端资源的集聚。

松山湖的“深圳效应”

除了临深片区镇街,与深圳联系最为紧密的还有松山湖。谈到松山湖与深圳,“华为”自然是绕不开的话题。

8月9日至11日,超过1500个华为合作伙伴、超过5000位全球开发者都来到东莞,在松山湖参加这场华为史上最大规模的开发者大会。大会期间,华为自研操作系统“鸿蒙”正式对外发布,并将率先应用于智慧屏产品。搭载鸿蒙系统的智慧屏产品“荣耀屏”、全新EMUI系统、升级版麒麟芯片等华为最新自研成果,也在大会期间悉数亮相。

2018年,华为营收7212亿元,其中占比最高的是消费者业务达到3489亿元,占比48.4%,首次成为第一大营收来源。其次是运营商业务为2940亿元,占比40.8%。东莞,正是华为消费者业务(手机、平板)的重要基地。

松山湖能够成为华为在深圳之外的重要之选,除了完善的产业配套,距离也是左右选择的因素之一。松山湖距离坂田仅有50公里车程,成为其产业外溢转移的首选。

2018年7月,华为研发及其他部门的2700名员工,从深圳到东莞松山湖溪流坡村上班;8月11日,华为启动第二次搬迁,40辆八吨重的货车,排了60车次,才把5400名员工全部接到松山湖。

现在,越来越多的“华为人”选择在东莞生活。华为效应正日益显现并在扩大。华为的到来还带来了一条产业链,包括软件及信息服务、检验检测、硬件设计等,极大丰富东莞的产业生态圈的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研发人员,进一步改变东莞人才结构。

东莞理工学院教授莫安达介绍说,深圳企业进入东莞经历了三个比较集中的阶段。2002年开始,深圳首先出现了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外迁。到了2008年,装备制造等资本密集型企业开始外迁。从2012年开始,深圳又出现了以智能手机为主的技术密集型高端产业外迁的端倪。

特别是从2011年开始,华为、大疆、蓝思科技、康佳集团等知名深企纷纷在东莞布局,选择地均是松山湖、凤岗、塘厦等区域。而且,这批企业并非简单的生产功能的外扩,大部分企业搬迁更注重研发和市场的配套,且多为业内龙头企业。

深圳“力量”的注入

改变东莞产业结构

据不完全统计,单是2014年至2016年期间,东莞全市共引进深圳企业项目达到604宗。以2015年为例,东莞引进的内资项目有34%来自深圳,引进的超亿元企业中有一半来自深圳,并且都是高新技术企业。

2019年第一季度,东莞引进来自深圳的投资项目57宗,协议投资额153.28亿元,占境内投资项目协议投资额的27%。有了深圳“力量”的注入,东莞的经济和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改变。

从2012年开始,东莞民营工业年均增速接近20%。截至2018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东莞GDP比重达49.6%。截至2019年7月,东莞市民营企业登记注册户数突破116万户,贡献了全市近50%的生产总值、60%的固定资产投资、70%的税收、80%的技术创新成果和90%的企业总数。

现在,东莞临深各镇也在积极筹划提升城市建设,提升公共服务,主动承接深圳产业溢出效应。围绕金融、科技、产业、人才建设等出台多个配套文件,主动招引和留住外来人才。

“有什么样的城市,就有什么样的产业、什么样的人才。”在凤岗镇委书记张耀洪看来,凤岗要积极对标深圳,从多方面对接深圳,加快融入莞深一体化发展。因此,精细化管理是凤岗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去年起,凤岗镇启动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从交通设施提升、市政设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等领域着手,确定了131个工作项目。

从东莞临深片区镇街所发出的“积极”信号不难看出,主动打好“深圳牌”,承接深圳产业溢出,有助于自身竞争力。同样,打好了“深圳牌”获得的收益也不小:2015年,黄江镇在深圳举行经贸合作交流推介会,这样一场“镇级”的推介会就吸引了意向投资总额近50亿元;2017年底,松山湖率片区六镇在深圳的推介会,现场签约超250亿元。

临深片区的“双城生活”

深圳的产业转移,带来“鲶鱼效应”,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东莞本土经济的活力。更重要的是,深圳产业转移,给东莞带来了“人”。包括大批技能人才,也包括来东莞生活的深圳人。这种现象,在临深镇街特别明显。

每个工作日的早上8点,与深圳龙岗接壤的东莞凤岗一小区门口,众多粤B牌轿车已经开始拥堵起来,车几乎全部驶向深圳。小区门口的房产中介掌握的数据显示,整个小区的业主几乎都在深圳工作,少数东莞户籍的也是选择从老家入户东莞的业主。

湖北人王全华在深圳龙岗经营一家小公司。2015年初,看中了龙岗中心区一套两居室,当时1.8万元一平米,过了6月直接上到了3.8万元每平米。错过上车机会的他,只能将目光放在了紧邻龙岗的东莞凤岗镇,“买了大运城邦二期房子,每平米2.1万元。”王全华自嘲,自己是被深圳高房价“逼”到东莞买房的一批人。

同住在该小区的杜丹丹在深圳南山的一家科技公司上班,从居住地到上班的单位有超过50公里的路程。她每天早上必须在7点钟就要出门,稍晚一点出门就会赶上早高峰,驾车需要一个小时才能到达公司。她说,公司和身边的不少同事朋友都选择在了离龙岗车程不到十分钟的凤岗买房,虽然每天开车很累,但无奈自身经济实力不允许在深圳购房,暂时只能接受这样的“双城”生活。

“睡”在东莞,

工作生活依旧在深圳

“我在这里住了四五年了,但几乎没有去过凤岗镇中心购物消费。”凤岗的大运城邦的高盛华说,虽然住在东莞,但实际上与东莞并无关联,他们还在继续深圳的工作生活。

一方面,交通并不方便,去到凤岗镇中心区开车至少要半个小时,而最近的龙岗大型购物广场只相距不到5公里;另外一方面,无论是消费结构、档次、环境,目前来看,两个区域还有一定的距离,再加上消费的惯性,一到周末,基本上都会选择龙岗中心城的商场和市政公园度过。

更为明显的是对孩子教育的选择。大运城邦配置有一所民办小学,不过不少业主都表示,希望孩子能够就读深圳的公立学校。此外,工作、生活圈子以及身份的认同感也是一大因素,一些受访的业主表示,“离得再近,这里终究也不是深圳。”

眼下,户籍的价值正在不断降低,依附于户籍的教育、医疗、保险等福利待遇,正在出现同等化趋势,相对而言,除了下一代教育问题是考虑入户的主要因素外,能否持续吸引更多人在当地就业和创业,关键还得看产业发展和经济水平。

对于深圳客的蜂拥而至,对东莞临深片区各镇来说,是避免成为“睡城”,能否留住人才。从目前来看,临深片区塘厦、凤岗、清溪等镇相应的服务配套并未及时跟上,部分小区的“睡城”忧虑情绪在暗暗上升。

东莞中原地产市场研究总监车德锐直言,目前东莞已有“睡城”迹象。东莞中原研究中心、安居客对购买其代理楼盘的深圳客户进行调查:凤岗、塘厦、松山湖和长安镇的深圳客比例已超过六成,虎门、清溪和黄江镇深圳客比例达四成,并在不断增加。早前有东莞市人大代表提出,应该在推进莞深一体化建设同时,加快提升公共服务配套,如此才能将人才留在东莞,避免成为“睡城”的命运。

留住人才,临深镇街

希望成为“税城”而非“睡城”

在补齐公共设施短板的过程中,提升服务水平成为临深各镇行动计划的重要着力点。目前,已有四条免费的高速公路将深圳和东莞连接。未来,东莞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3号线将分别与深圳地铁6号线、12号线和18号线、11号线对接。近期公布的深圳地铁10号线东延段将直接在东莞凤岗镇境内设站,更加强化了龙岗中心城与平湖、坂雪岗的联系。

为了满足跨市出行的公众需求,凤岗巴士公司近两年来启动跨市公交业务,开辟多条线路往返凤岗的各个小区与深圳龙岗的地铁站、商场等区域,满足这些人群长距离上下班的需求。

与深圳接壤的东莞长安镇,近年同样在交通贯通方面下了功夫。2017年8月,连接深圳沙井和东莞长安的跨东宝河新安大桥正式通车,两地距离缩短为5分钟车程。为了实现对深圳的无缝对接,包括新安大桥在内,长安镇计划新建三座大桥直入深圳腹地,共同构筑莞深产城融合圈。

在深莞融城进程中,东莞临深片区各镇街已意识到,要努力让自己成为深圳之外的“税城”,而非深圳后方的“睡城”。

坚朗五金是从塘厦培育起来的一家上市公司。公司副总裁殷建忠说,塘厦十分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比如,该公司位于户籍人口仅1400余人的大坪社区,每年都会推荐约10名大学本科毕业生到坚朗五金工作,加强户籍人口与企业的交流。此外,塘厦镇政府每年为企业员工子女入学提供公办学位。企业上至高管,下至普通员工,在社区内的扎根率达到近九成。塘厦镇委书记方灿芬表示:“唯有加快美丽塘厦建设,加速提升城市品质内涵,才能更好地吸引企业、留住人才,才能更好地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清溪则通过大力实施“科技清溪”工程,实行人才强镇战略,从政策、平台、服务等方面主动作为,大力推进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实施“倍增计划”、创新驱动战略和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今年上半年,清溪引进高层次人才36人、初中级职称认定90人,提前完成了2019年关于硕士人才的引进目标。与此同时,受理成长型企业人才补贴24人,发放补贴金额20.25万元。

01、08版统筹:

南都记者 莫晓东 采写:南都记者 唐建丰 莫晓东 摄影:南都记者 刘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