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博大精神,源远流长。我国的文化同样也是在历朝历代中逐渐发展与完善。我国古代的文化、思想、经过不断的发展在明清朝时期已经产生了多种思想学派,当中受各朝统治者推崇的为:儒教、道教、佛教、程朱理学、心学。

今天我们所分析的这篇文章就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西游记》是我国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写的中国古代第一部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儒释道三教文化浅谈(儒释道三教的杂糅)(1)

一.《西游记》小说的简要内容

《西游记》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是以唐代时期主要盛行的道教、佛教为背景。通过作者的不断的艺术加工与不断神话,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这篇小说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的出世以及大闹天宫夺取武器,被如来佛祖压制五行山下,思过数年之后先后遇见唐僧、八戒、沙僧三人,共同西行取经。一路上,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除魔降妖,最终到达西天,见到佛祖,取得真经。五圣成真的神话小说。

孙悟空在取经道路上降妖除魔,十分威风。猪八戒从我们从书中认识它,从它一出场,我们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吃吃喝喝,垂怜各种大家闺秀美色的一只猪。真所谓人都视财如命,但是身为一只因为垂怜嫦娥美色而被打下凡间的猪老兄,必定是可以用视美色如命来形容。沙僧可是西游记里最老实的人物,兢兢业业了一整篇小说。

还有一个白龙马,虽说是东海龙宫的一条龙吧,可谁知他嘴不老实,偏偏吃了唐僧的白龙马,才以至于自己代替了白龙马的职位,白龙马的精力告诉我们,做事情之前要三思而后行,不然没有后悔的机会。虽然说了这么多,但是我们在这片篇文章里并不主要讲解他们的故事,我们主要讲解的是这几个主角背后故事的三教合一的体现。

儒释道三教文化浅谈(儒释道三教的杂糅)(2)

二.儒释道三教分别是什么?

1.儒教;儒教发源来自尧舜禹,南北朝开始,又称为“孔教”,尊孔子为先师,并且尊为教主,并且主张‘仁’

2.佛教;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

3.道教;道教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思想为理论依据。道教认为“道”是化生万物的本原。

三.《西游记》与儒释道的紧密联系

《西游记》的作者明代吴承恩处于一个‘三教合一’的鼎盛时期并且已经臻至成熟。在明朝,“儒教的孔庙、佛教的庵院、道教的寺观,几乎无处不在,例如一个村落只有十个住户,但是必定会有一个混合式的庙宇。所以吴承恩在创作《西游记》时的内容必定收到其中影响,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是在唐朝,隋唐三教鼎立的局面达到了一个高潮。所以,我们可以很直观的从《西游记》中看出儒释道的杂糅。

儒释道三教文化浅谈(儒释道三教的杂糅)(3)

四.主要分析《西游记》中的儒释道三教

我们首先从<西游记>的组成结构来分析儒释道三教:《西游记》这部小说中所涉及的人物十分之多,并且其中的神权系统占主要的人物结构而文中的神权结构就融合兼具了儒家与道家两种色彩思想。其中道教人物包括:太上老君 、日月之神、四大护法、四大真人、三元大帝等人。

但是在凡间,支持唐玄藏去西天取经的却是唐玄宗,是唐玄宗所处时期的统治者,而且在凡间,每朝每代的君王统治者必须是正统皇室血脉,然而<西游记>中的太上老君等形象又与凡间的君主统治者在结构上完全不相同,但是在神话世界里,玉皇大帝是绝对的统治者,但他的统治思想又依照儒家思想来分配权利,各司其职,并且玉皇大帝也同样拥有文武百官,宫女。

由此可见,虽然书中的人物组成结构体系为道教,但是其中的所展现的统治系统又为儒教,这两者教派,仅单单在一个人员构造中就能充分体现。而如来佛祖的出现,又可以同时可以显示出佛教的存在。

其次我们从故事情节中分析三教合一的体现;看过西游记的我们都知道,故事中取经道路异常惊险,九九八十一难为难这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的道路上出现了不少的妖魔鬼怪,这些妖魔鬼怪的出现体现了道家的存在,但是在我们细细回忆书中的某些章节时,又不免可以发现,小说中的妖魔鬼怪虽然残忍暴虐,没有丝毫人性,但是却又有着深厚的伦理思想。

列举书中的几个章节,其中第二十八回至三十一回,黄袍怪本是天界一个武艺高强的奎木狼,由于爱上披香殿的玉女两人相爱,后下山为王,掠走托生为宝象国的玉女------百花公主。黄袍怪的本性极恶,但是对于百花公主的爱却是一往情深,把所有的温柔都给了公主。“你穿的锦,带的金,缺少东西我去寻,四时受用,一时情深。”

儒释道三教文化浅谈(儒释道三教的杂糅)(4)

这句话是他对百花公主说的,可以充分体现出她的温柔。并且当他自己知道他鲁莽的冲撞了公主,又用自己尽可能的方式去跟公主道歉,并且他还遵循民间的家庭伦理,主动去认百花公主的父亲,并且尊称为“丈人”,他有着浓厚的儒家学派的道德责任感和亲情感。

当然能体现儒家与道家思想结合的还有三借芭蕉扇,由于之前孙悟空与红孩儿的纠葛使得铁扇公主对孙悟空等人及狠下心,便百般刁难,这一章节也可以明显体现出儒家学派亲情的体现。

现在我们从《西游记》的统治结构分析;在书中一开始的蟠桃盛会上,我们可以看出宴请了不少佛家的人物,例如菩萨,圣僧,罗汉等人。其中佛与道两教并存,并且和睦相容,相互帮助。在孙悟空大闹天宫,太上老君把孙悟空收进香炉后孙悟空逃走后,是如来佛祖出手相助,解决了孙悟空这个大麻烦。由此可见,佛家与道家的亲近程度已是水乳交融。

在小说八十七回《凤仙郡冒天止雨,孙大圣劝善施霖》中由于郡候不敬天,所以玉帝下旨三年禁雨,导致百姓生活民不聊生,而后孙悟空劝郡候回归佛教,才得以降雨,这个章节体现了佛家的牵扯与道家的信仰联系慎密。同时也体现出佛与道的融化不光体现在统治阶级,同样在黎民百姓中也是如此。

儒释道三教文化浅谈(儒释道三教的杂糅)(5)

五.总结

从上面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游记》所描写的故事是一个被儒学化了的佛教故事,当中各个人物的行为都在处处体现着儒家的思想。但是当中故事的人物结构与统治体系又体现了佛家与道家的融合。这三者思想的结合,就是所谓的“三教合一”这种思想格局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

参考文献

谈儒释道三教在《西游记》中的体现

《西游记》圣神的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