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魂》就是我们译制片厂的《清明上河图》。”95岁高龄的配音表演艺术家苏秀这样评价潘争的新书《声魂》。潘争为著名配音艺术家刘广宁之子,身为“译二代”,从小在译制片厂长大,对许多不为人知的台前幕后熟稔于心。今天,潘争新书《声魂》及电影译制片交响史话《众神的红舞鞋》发布会在上海图书馆举行。

清明上河图赏析个人感受 上海电影译制片厂的(1)

图说:《声魂》 官方图

著名作曲家陈钢形容:“外国电影译制片就好像是阴霾中的一道光,让我们看到了外面的精彩。”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徐锦江评价:“潘争既是一个文学的闯入者,也是揭秘者,让我们重温那个黄金年代与黄金人物。”其实,四年前潘争所著的《棚内棚外》便是在陈钢的敦促下完成的,这本旧著全景式地记录了译制片厂从起步到辉煌最后慢慢步入余晖的全过程。

《棚内棚外》的首发式也是在上图举办的,和刘广宁所著的《我和译制配音的艺术缘》同时发行。潘争回忆:“2016年12月25号那天恰好是我的生日,全场的来宾一起为我庆祝生日,此情此景,永生难忘。”之后没过多久,他就开始萌发了一个念头,电影制片的历史,其实不仅是文字的历史,更是声音的历史。

清明上河图赏析个人感受 上海电影译制片厂的(2)

图说:有声读物《众神的红舞鞋》 官方图

于是有了昨天发布的两本新作——电影译制片历史书籍《声魂》记录了上海电影译制厂从1949年创建伊始到1990年代初这40余年黄金岁月,内容翔实,具有深厚的艺术史和社会学价值。电影译制片交响史话《众神的红舞鞋》,则通过乔榛、刘广宁、曹雷、梁波罗、达式常、刘风、刘家祯、林栋甫、陈燕华、晨光等23位著名艺术家的诵读,不仅以他们经典的声音叙述了电影译制片的经典历史,而且嵌入了从1950年代开始至1990年代中期约140余部著名外国译制片中超过800个经典段落和电影音乐。

这两部作品基本上完整涵盖了老一代配音艺术家乃至上海电影译制厂由初创、成长到发展、辉煌的40余年黄金历程,分别以文字、声音、译制片经典片段等形式,成为了目前唯二完整记录上海电影译制片历史的文献。潘争希望借此让广大听众和电影译制片爱好者深度了解上海电影译制片的历史,重温老配音艺术家的声音和经典外国译制片中的大量经典片段,从文字叙述到声音两方面完整保存、保护、重温上海电影译制厂的创作经典和辉煌历史。(新民晚报记者 赵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