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武松,林冲,宋江几人都是被发配去了牢城营,脸颊上刺的有字。其实,这是宋朝特有的募兵制度。

岳母刺字故事来自哪里(岳母刺字)(1)

宋朝在赵匡胤时就是“刺字以为兵”。想入伍当兵,就得在脸上刺字。“`黥卒”便是指的宋兵了。

在宋朝当禁军,也就是作战部队和厢军(工程兵)是必须要刺字的。他们也有自己番号,是要刺在每个士兵的身上的,这样便于控制其逃跑。

而林冲等人是因犯罪刺配的杂役军,也叫“牢城军”,都是有犯罪的人组成的,他们到了牢城营,脸上是要刺上“牢城”两个字的。只不过《水浒传》里,只说了刺配何地,并不显示刺的何字。

岳母刺字故事来自哪里(岳母刺字)(2)

岳飞少年是有报国志向,十九岁时在山西平定入伍,加入了抗金的队伍。当然,他们身上也是要刺字的,可是刺在岳飞身上的是不是“精忠报国”,并没有真实的记载,包括岳飞的母亲是不是认得字,给岳飞背上刺字,更是无从查起。

岳飞的孙子岳珂是南宋文学家,官至尚书。他在给爷爷写的传记《鄂国金佗粹编》中,只是说岳飞为抗金,将母亲留在家里不放心,岳母则是公而忘私,只希望儿子多杀敌人。也正是这位农村妇女的深明大义,让人肃然起敬,感动了世世代代的人们。但是,岳珂却没有提到“岳母刺字”的事情,这种事情如果真实的发生过,这种感人的细节是不会被一个文学家遗忘的。

岳母刺字故事来自哪里(岳母刺字)(3)

在元朝编的《宋史》里第一次有岳飞背部刺字的记录,岳飞蒙冤受审,“袒而示之背,背有旧涅“尽忠报国”四个大字,深入肤理”。但是也没有说是岳飞的母亲刺的。更重要的是岳飞说的是“尽忠报国”,而不是评说里说的“精忠报国”。

后来在明朝出现的小说《大宋中兴演义》里也是说岳飞“令人于脊背上刺尽忠报国”四个大字,也没有说道是“岳母刺字”。

仔细想想,现在也有很多人刺字纹身,但是这都是专业人士才能干的事情,一般的人,或是岳飞的母亲想来不会有这样的技术,即使不要技术,也应该需要懂得一些医疗知识吧,不然刺字皮肤会感染的。在《水浒传》里给林冲,武松等人刺字,也是请来专业的文笔匠人。

在冯梦龙的小说《精忠旗》里,说了是张宪给岳飞刺的四个大字。岳飞说“我今刻比四字在背上,唤醒那忘主背君的,要他回顾”。很显然这是纹身而表明志向。

“岳母刺字”,是后世的文人一种爱国的民族思想,也正是代表了我们民族的爱国思想。这个人人愿意相信,又不愿意推翻的的传说,也是我们爱国主义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