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我是宝贝的奶奶,资深幼儿园园长,看到你的提问,就如看到当年的我,好想望子成龙成凤,自己又刚刚做妈妈几年,什么经验都没有



我们那个时候想找个人问问,想找本书看看都很难,物资匮乏的年代好迷茫、好焦虑

现在好了,一款APP一个提问就会有很多人来和你聊天告诉你怎么办

我感觉你是一个喜欢学习,同时又特别喜欢反思的妈妈,先给你点赞,同时想请你

思考几个问题 :1.我的生活使命是什么?我如何表明自己的生活目的?2.我深层的恐惧是什么?3.我如何让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4.我是否达到了某种高度,得以同更深层的生活目标相联系?5. 我内心感到充实吗?6.我是否执著于物质形式的成功?7.我能否与深层的孤独相处,能否正视自己,能否直面恐惧?

这是我刚刚读的《父母觉醒》一书中的内容,亲子读物,非常受益

当你对孩子教育焦虑、心情低落时就一定来读这本书吧-《父母的觉醒》,它能让你找回自己,知道如何与孩子相处她开心,你幸福

而且从你的描述中能看到打孩子屁股赶孩子出去,如当年的我一样真到孩子十一二岁一整天跑得找不到时,那种绝望,我真得不知道我生活的目的是什么

我总是给孩子很多的物质来证明我真得是拼了命地来爱他

我每天的充实是让工作占满我所有的精力,让孩子的听话、好成绩来证明我当妈妈很不容易。

这是一本治愈系父母读本,所有教育烦恼都能被书中文字吹散

这本书讲,我们总是认为我们是新一代的父母,因为我们最会陪孩子,最会教育孩子,事实真这样吗?

《父母的觉醒》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沙法丽.萨巴瑞临床心理学博士,教育专家写的

讲觉醒就是对经历过的事情保持清醒,去接受现实的本来面目,去自然应对,而非强制控制和改变

让我来理解孩子的自然表现是正常的,无论它是集中精力也好,还是不专心也好,都是正常的,因为他的年龄段还没有到,坐到那里学习的年龄

而我们做妈妈的,往往要求孩子去有板有眼的做学龄后的事情,这无亚于拔苗助长

学龄前,学龄前,一定是在正式学习之前的年龄,他的开心,他的欢乐,他的调皮捣蛋都是我们应该享受的东西,自然应对就好,不要去改变和控制他

我们知道,在家里让孩子吃得好,睡得好,玩得好,开开心心送到幼儿园,他该会什么回来他都会讲给你的

不要把孩子搞得紧张的,带着压力,带着任务去上幼儿园,更不能恐吓孩子(小孩子特别单纯,你随意说得任何话他都会当成真的),要学习和孩子聊天。

为什么呢?

【与孩子聊天收获“宝贝不斑秃了】

我们宝贝刚上幼儿园,出现斑秃,由于没经验不学习,不知道到处寻医问药,化验检查,微量元素都正常

后来发现是孩子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同学,小伙伴所产生的紧张造就的

因为奶奶把所有学习的幼儿心理、幼儿习惯、幼儿养育的心思全部放在小孙子身上经常跟宝贝神聊天,聊出来的

每晚临睡前合上阅读的书,我会问宝贝

我---“你在幼儿园哭吗?”

答---“不哭,我们班***最爱哭了…”

我---“为什么你不哭,她会哭?”

答---“她害怕她妈妈不要她了,见不到妈妈了”

我--“哦,原来这样呀,有的宝贝会哭出来;有的宝贝也不一定哭,但是他也会有那么一点点担心,有时候她的身体会告诉他而不是眼泪,而是其他地方,比如说头发掉的那一点~~”

答--“你是说我吗?”

我--“我是说大多数人,无论是哭还是头发,他们都代表着他会伤心,他会想妈妈,他有家呀,说明他是一个情感好丰富的宝宝呀,这是好事情呀,你爸爸小时候也这样呀”

我--“但有一点能够让宝宝管住自己,管住所有身体,达到自律,就是要会和自己的秘密朋友说话,告诉他别害怕、没关系,吃完饭放学了,爸爸妈妈就会来接你”

……

从那天晚上之后,奶奶就深信,这个头发问题解决了,不会再掉了。事实也真如此!



宝宝你想我吗聊天记录(你有与宝宝神聊吗)(1)

经历大半年斑秃

【与宝贝聊天收获“宝宝终于可以释放自己”】

孩子会在学校大便了

上了幼儿园一年的小班,孩子从来不在幼儿园大便,这也是让大人比较头疼的一个事情,为什么呢?首要的一点,他的身体对环境的适应这是一个重要信号

有人说这有什么?

是的,有的人会感觉没什么,但对于细心的奶奶来讲,说明孩子还是紧张没有完全放松。或者孩子有隐情不会表达。

在上一学期也还有过一次,带了一包到家都不说,后来听宝贝说午饭前就整上事了。

而且奶奶也是努力了整整一年,直到今年一个假期结束以后,面临着新的学期开始

要上幼儿园了,发现孩子对前面喜欢的老师、学校、好朋友都不怎么热爱了,就像我们上班的长期休假,不愿上班是一个样子

和宝贝聊天,听宝贝聊天,这就尤为重要了,宝贝在卫生间大便,爷爷在门外问

“你在学校的时候为什么不大便呢?”

宝宝说

“太臭了,小朋友都笑呢,所以我就不大便”

可能是很随意的,一问一答,但被坐在餐桌旁的奶奶听到了,奶奶就突然发现了问题的根结,以后的几天时间,奶奶就这个问题慢慢跟孩子聊天帮其释怀

奶奶讲

“这假呀,不能放的时间太长,这大人放的时间长,连工作都不想做了,宝贝一个假期不见奶奶,把奶奶都丢了,忘了。

上学也是一样的,人的这个身体啊,总是今天这样,明天那样,就好比在学校里大便,

为什么会怕别人笑话呢?难道他不吃东西吗?如果谁笑话我们的话,告诉他,那你就有本事就别排臭,再不然你就肚子里兜它一包子啊,兜回家去,看看臭谁啊,在肚子里臭自己,到家臭家里,还不如有多少放多少呢。”

结果听的宝宝是哈哈大笑

我们这边一直静态管控,孩子迟迟没有上学,这刚上学的第二天,我去接宝贝,宝贝放学的第一句话都高兴的告诉我,奶奶你知道吗?我今天在幼儿园大便了

特别有成就感。

​所以,在 《父母的觉醒》一书中讲,

教养孩子的模式不应是家长“对”孩子的模式,而应是家长“同”孩子的模式真正有能力的孩子,会把我们教养成他们所需要的父母书中金句:我们的任务是同孩子的本质友好相处。觉醒的父母一定会毫无保留地相信孩子的直觉。情绪逆反意味着孩子处于抗拒的状态之中。教育要以身作则。孩子会把一切看在眼里并处处模仿。他们总能发现对方隐藏的动机与不良的意图。调整我们情绪中的能量,使之与孩子步调和谐。这个方法比让他们反过来适应我们的要求有效得多。当我们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时,肯定不是由于缺少爱心,而是由于缺少觉醒。我们同孩子的情感关系是一个循环式的动态关系。

读完此书让我学到:在这个世界上完美的父母也如海市蜃楼,所以不必要求孩子事事必须听自己的,尊重孩子,了解孩子成长发展规律,有底气地科学养育,让宝宝活成自己的本愿,本心即好!

希望能给到你帮助,感觉有用点赞,关注,收藏,我们一起学习,陪孩子成长,每天遇到崭新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