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称谓最早出现于战国时代。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记载:“博士,秦官,掌通古今。”此时的博士是一种官职,主要掌管图书,保管朝廷文献档案,教授诸子、诗赋、术数、方技等科目,并随时准备向帝王讲解知识,有一些“顾问”的意味。秦、汉两代将此官职承袭下来,因为工作性质与职责所在,当时的“博士”学问相当渊博。如秦国博士伏生,才华横溢,记忆超凡,尤其精通《尚书》,到汉文帝时,90岁的他仍然能够熟背此书。秦始皇“焚书坑儒”毁灭诗书,西汉兴文重教,正是靠他的记忆,《尚书》才得以再传。汉武帝建元五年,朝廷设立“五经博士”,专门负责儒家五经的研究,讲解和传授。唐代则设有太学国子、律学、算学、四门等博士,负责教授学术,属于文化类官职,如韩愈就是当时的“国子博士”。宋代的国子博士,官职封五品。明、清两代,同样有“国子博士”和“太常博士”,但官职不高。
在古代不同时期,封建王朝还设置了一些专精一艺的“博士”官职。西晋设“律学博士”,北魏增设“医学博士”,唐朝则又增设“算学博士”和“书学博士”等。这种博士淡化了官位,专以教授科目,非常接近于现代意义上的教授。宋代时期,这些专业“博士”被废止。在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简单,学术没有自己发展的空间与动力,虽然有一定的官职地位,享受奉禄,但只能依附于政治权力,唯皇室权贵所用。
进入现代,“博士”一词成为一个纯学术性的称谓,是标志一个人有能力由学习阶段进入学术阶段,具备出原创成果的能力或学力,并且更加专业化,是目前教育、学术上最高级别的学位。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建立硕士、博士学位制之后,中国高等教育以及科研单位已经为中国、也为世界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从中国毕业的硕士、博士生许多已经担任重要学术领导。其中相当一部分就任于国家、地方重要的领导岗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