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将领对于战争的成败,其实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将是怎么出现的呢?我们来了解“将”字的文化。

古代各个时期武将的关系(汉字解密将文官和武将在历史上是怎样各司其职的呢)(1)

将是一个形声兼会意字。它在秦简牍文字中是这样写的

古代各个时期武将的关系(汉字解密将文官和武将在历史上是怎样各司其职的呢)(2)

左边是“爿(chuáng)”,它是床的古字,像卧床竖立起来的样子,右边上半部分是“肉”的象形,右下是手的象形。

古代各个时期武将的关系(汉字解密将文官和武将在历史上是怎样各司其职的呢)(3)

整个字就表示坐在床上手持肉的意思,所以将的本义是持取。同时爿也是它的声旁。战国文字中的手演变成为寸,但不影响对字形的理解。说文小篆中,床的象形看起来更加逼真。

古代各个时期武将的关系(汉字解密将文官和武将在历史上是怎样各司其职的呢)(4)

汉代隶书中,字形变化不大。

古代各个时期武将的关系(汉字解密将文官和武将在历史上是怎样各司其职的呢)(5)

到了唐代楷书里,笔画更加规整。

古代各个时期武将的关系(汉字解密将文官和武将在历史上是怎样各司其职的呢)(6)

现在我们见到将字,最常见的意思有三个,第一个是作名词,表示将领、将帅;第二个是作动词,表示统帅、率领;第三个是作副词,表示将要、快要。

将领、将帅都属于武将,与文官相对。接下来看看,武将与文官在历史上是何时产生分工、各司其职的。

古代各个时期武将的关系(汉字解密将文官和武将在历史上是怎样各司其职的呢)(7)

先举一个例子吧,“楚囚南冠”是大家都熟悉的成语。春秋时期晋楚两国整天打仗,双方都想停战,但找不到合适的机会。晋侯在国内发现一个戴着楚人南冠的俘虏,得知他是楚人钟仪,世代为楚国乐官,于是让他弹奏一曲,然后他弹的仍然是楚国的曲调。于是晋侯放他回国,促成晋国与楚国之间的停战,成就一段爱国佳话。这个钟仪是一位乐官,他怎么会上了战场还做了俘虏呢?钟仪在平时负责掌管音律之事,属于后世的文官。但打仗时,他也要编入军队,虽然不是普通士兵,但也至少是执掌一队士兵的小头领。这在春秋以前是很常见的现象。

古代各个时期武将的关系(汉字解密将文官和武将在历史上是怎样各司其职的呢)(8)

春秋时代的君子士人从小学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箭和驾车,不就是在战场上使用的技巧吗?

古代各个时期武将的关系(汉字解密将文官和武将在历史上是怎样各司其职的呢)(9)

也就是说当时贵族普遍受到的教育已经包含有军事内容,直接就可以上战场了。所以春秋时代以前,文官武将尚未出现分工。

古代各个时期武将的关系(汉字解密将文官和武将在历史上是怎样各司其职的呢)(10)

到了春秋末年,文武分职的萌芽已经开始出现。《论语》记载卫灵公曾经向孔子咨询军阵事务,孔子回答说:礼仪之事我知道,军事上的事我就不清楚了。看来孔子是有意偏重文化知识,而不太愿意涉及军事。孔子还改革教育内容,把传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变革为新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已经有明显偏文的倾向,当时偏武的倾向就更明显了。

进入战国以来,战争形式已经发生极大变化,军队规模变得庞大,战场区域也更广阔,作战方式更加复杂,这就急需经过长期训练、具备优秀军事素质的将领来专门负责作战指挥,于是一大批精通兵法的名将在此时涌现出来。

古代各个时期武将的关系(汉字解密将文官和武将在历史上是怎样各司其职的呢)(11)

比如魏国的庞涓、燕国的乐毅、齐国的田单、秦国的王翦白起等等。

古代各个时期武将的关系(汉字解密将文官和武将在历史上是怎样各司其职的呢)(12)

战国时代文武分化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朝堂之上文官的首领一般称相国,武官的首领称大将军,两者合称“将相”,也用来泛指文官与武将。这两拨人马的关系也很大程度影响到国家稳定。

古代各个时期武将的关系(汉字解密将文官和武将在历史上是怎样各司其职的呢)(13)

著名的“将相和”典故,就是武将廉颇与文臣蔺相如之间发生的故事。

由于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军事将领在日常训练中,还有战场搏杀中培养出来的军事素养,已经是以前兼职担任武职的那些普通官员所不能比的,就连国君自己,也不能轻易干涉将军们的军事决策。于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场景开始出现。

古代各个时期武将的关系(汉字解密将文官和武将在历史上是怎样各司其职的呢)(14)

这个典故来源于孙武为吴王阖闾训练女兵的故事,但反映的是战场上的某种常态。怎么理解这个现象呢?其实从商代到西周,甚至包括春秋的早中期,军队出征时,君王与诸侯们常常是亲自带兵的。

古代各个时期武将的关系(汉字解密将文官和武将在历史上是怎样各司其职的呢)(15)

在君王亲征之时,肯定不存在“将在外”的情况,因为将就是君王本人。到春秋中晚期之后,随着战争越来越频繁,战争方式愈加复杂,诸侯国君已经无法胜任军队指挥之职责。所以一般都由国君坐镇国都,而由将领带兵出征。于是这才出现“将在外”这种情况,而国君对前线情况无法及时掌握,发布的命令不符合军事规律,所以这才有将领敢于“君令有所不受”。

下期预告:

伐字的演变过程,和中国古代的祭祀活动有什么关系?您知道在古代,人们为什么会把富贵人家称作“伐冰之家”?明天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准老师,将为您带来与战争有关的汉字系列——伐,敬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