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分钟读完三体(看完80余万字的三体)(1)

春节期间,因为疫情的缘故,我宅在家里看完了很早就想看但一直没时间看的《三体》。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部“重量级小说”,它给我已不再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巨大冲击!

这个“重”,不仅是因为它那长达八十余万字的篇幅,也不仅是因为它出自刘慈欣之手——那个单枪匹马将中国科幻拉到世界级水平的男人,更是因为它其中所包含的,那些足以让人思想“抖三抖”的“重量级道理”。

这篇文章,我想和你分享我在《三体》中发现的3条“重量级道理”。

为了方便后续阅读理解,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下《三体》的内容:

屡遭迫害,对人类文明彻底绝望的天文学家叶文洁,在“红岸基地”收到了外星文明“三体”的信号,出于“通过更高级文明的介入,为人类创建一个新世界”的希望,她向三体文明发送了地球的坐标,由此引发“三体危机”。

三体危机——400年后,三体舰队将来到太阳系并占领地球,为防止人类科技在此期间超过三体,三体人用“智子”把人类的科学研究“锁”了起来。

为应对三体危机,人类开始筹建太空舰队,并启动“面壁计划”来制定反击措施。

庞大的舰队让人类变得骄傲,以为自己胜券在握。为了拦截三体舰队先行来到太阳系的探测器“水滴”,人类舰队全体出击,却几乎全军覆没。

生死存亡之际,“面壁者”罗辑参悟“宇宙黑暗森林法则”,以“广播系统”威胁三体人——若入侵地球,他将向全宇宙广播太阳系以及三体星系的坐标,招来其他更高级文明的打击,让两个文明同归于尽。

三体人忌惮罗辑作为个体的不确定性,同意放弃入侵,和地球建立起战略和平。

罗辑成为掌握两个文明生死的“执剑人”。

“黑暗森林威慑”生效半个多世纪后,三体人断定,人类的第二任执剑人程心没有勇气“同归于尽”,遂发动打击,地球沦陷。

幸运的是,人类一艘装有“广播系统”的太空战舰成了漏网之鱼,它向全宇宙广播了太阳系以及三体星系的坐标,给两个文明烙上了死亡的印记。

由于继续占领地球已无意义,三体人撤离太阳系开始宇宙逃亡,人类则留在地球着手应对随时可能降临的“黑暗森林打击”。

自以为找到应对方法的人类没有想到,等待他们的是一次“降维打击”。

一个高级文明,使用一张“二向箔” ,把整个太阳系从三维的立体变成了二维的平面。

与此同时,广袤宇宙里,文明毁灭文明的战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由于篇幅有限,《三体》的情节和设定又太过宏大,在这里只能做一个粗略概括,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时间去读一下原著。

好啦,言归正传,下面开始“讲道理”。

83分钟读完三体(看完80余万字的三体)(2)

01:生存还是毁灭,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莎士比亚说,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而刘慈欣的《三体》进一步告诉我:生存还是毁灭,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书中的叶文洁,将人类文明的未来寄托在三体人身上,希望能通过这个更高级文明的力量,“创造一个全新的、光明完善的人类文明”。

然而,三体人根本就没打算管人类文明的问题,他们想要的只是地球这个“完美世界”。

叶文洁当初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或者她认为这不是一个问题),直到许多年后,物理学家丁仪在面对三体探测器“水滴”时,才替全人类想清楚:

“毁灭你,与你有何相干?”

随后,人类的两千多艘战舰在水滴的攻击下,几乎全军覆没,仅有几艘侥幸逃脱。

地球人有地球人的想法,三体人有三体人的计划。

生存还是毁灭,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别人没必要来帮你解决问题,也没必要对你网开一面,靠自己,才是最靠谱的出路。

不要把自己的命运交给“更高的力量”,因为那力量并不属于你,你能掌控的,只有你自己。

关于这一点,我有很深的体会。

上大学时(建筑动画设计专业),寝室有个大神室友,我在做专业作业、考试乃至毕业设计时,都习惯性求他帮忙做一下。

可能是和我比较合得来,也可能是出于练手或者不费他多少力气的想法,大神基本都会答应帮我。

我心安理得享受着大神的“作业包办”服务,把大把时间和精力用去玩游戏。

几年下来,我没有挂科,作业也都能按时按质提交上去,明天的作业和期末考试,在我这里成了无需太过担心的存在。

我甚至天真地想,要是以后能和大神一起工作,那多爽啊。

直到毕业找工作时,在面试官“实际操作”的要求下,我才发现那张“成绩合格,准予毕业”的毕业证书,并不属于我。整整两个月,我没能找到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

当时我不知道,自己长期让大神帮忙做作业,其实是把自己明天的能力和未来的命运,当成了一件别人可以帮忙的事。他帮了我一时,却帮不了我一世。

青年作家刘同说:“任何事情,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无论是情感还是工作,否则唯一的结果便是措手不及,安全感只能自己给自己。”

在16年的热播剧《欢乐颂》中,樊胜美就是一个喜欢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的人,她让王柏川去解决各种麻烦,去给自己创造美好未来,自己却整天沉迷灯红酒绿,不思进取。

虽然王柏川很爱她,能力也很强,可这段感情最终还是敌不过现实的压力,失败告终。

早在幼儿园时,老师就教我们,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因为别人没有义务去实现你的愿望,更没有理由去为你的世界负责,我们最能依靠的人,始终是自己。

83分钟读完三体(看完80余万字的三体)(3)

02:真正的危险,往往来自“虚假的安全”

中国有句古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我们今天的话来理解就是:一个人有危机感时,往往会发展得更好,反之,则容易被时代抛弃。

《三体》中,人类在“危机时期”时,尽管全世界都笼罩在末日阴影下,却爆发出惊人的求生欲,在科技被“智子”锁死的情况下,依然将科技发展到了一个惊人的高度。

然而,在“威慑时期”,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处于“和平”,未来形势一片大好,人类就开始忘记潜藏的危险,选择了“圣母心”爆棚的程心作为第二任执剑人,导致地球沦陷。

用书中一位舰长的话来说:“威慑是个舒服的摇篮,人类躺在里面,由大人变成了孩子。”

真正的危险,往往来自虚假的安全。

也就是,你越觉得不会出事的时候,就越有可能出事。

二战时期,英国空军统计了失事战机和牺牲飞行员以及失事原因和地点等数据,结果令人“万万没想到”——夺走生命最多的不是敌人的猛烈炮火,也不是大自然的恶劣天气,而是飞行员的操作失误。

更令人费解的是,事故发生最频繁的时段,不是在激烈的交火中,也不是在紧急撤退时,而是在完成任务归来时。

心理学家经过大量对比分析后,找到了问题所在:

在高度紧张过后,一旦外界刺激消失,人类心理会产生“几乎不可抑制的放松倾向”。

飞行员在枪林弹雨里精神高度集中,虽然外界环境恶劣,但由于大脑极其清醒,反而不容易出纰漏。

在返航途中,当飞行员终于看到熟悉的基地,自己的飞机离跑道越来越近时,他的精神就越来越放松,安全感冲散了风险意识,从而造成失误。

这个二战时期的故事,让我想起一部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电影中,少年“派”在与风暴抗争,和老虎对峙时,反而是最安全的。强烈的求生欲望和高度集中的精神,让他挺过一次次风暴,和老虎建立起平衡的相处模式。

后来,派在一场风暴后意外登上一个岛,那里气候宜人,资源充足,是个“绝对安全”的地方,他有点不想走了。

可在晚上,派惊讶的发现,岛心湖中有被溶解的鱼,绽开的花朵里包裹着人类的牙齿......

他恍然大悟:一到晚上,这座岛就会“吃人”!

如果派当时不是在树上睡觉,那么他就会在那个有着温暖月光的夜晚,悄无声息被溶解掉。

第二天一早,派果断选择离开“安全岛”,继续向着未知的危险前方进发。

哈佛商学院教授理查德·帕斯卡曾说过:“没有危机感,就是你面临着的最大危机。”

你以为你自己是安全的,但你以为的只是你以为,危险来临之际,是不会和你打招呼的。

83分钟读完三体(看完80余万字的三体)(4)

03:你怎样对待世界,世界也会怎样对待你

记得初中物理课上,学到过一条“牛顿第三定律”:力的作用力是相互的。

当时物理老师还形象地比喻:“如果你打某人一拳,其实也是打自己一拳,所以你会感到痛。”

刘慈欣在《三体》中“活用”这条定律,写出了一个“惊天动地”的设定​:宇宙中维度战争的“反噬效应”。

在刘慈欣构建的宇宙里,降维打击是一种同归于尽的方式,因为维度的跌落一旦开始,就不会停止。

也就是说,如果某个文明用“二向箔”对另一个文明发动降维打击,那么以被打击的那个文明为中心,维度跌落的范围将会无止境扩散,直到整个宇宙从三维跌落至二维。

于是,发动打击的文明,总有一天会也会被“降维”。

这就是,你怎样对待世界,世界也会怎样对待你。

生活中其实也是一样。

一个人看不惯世界,世界也会看不惯他;一个人在世界上惹麻烦,世界也会给他惹麻烦;一个人做了一件让世界变得更好的事情,世界也会做一件让他变得更好的事情。

仔细想一想,难道不是这样么?

你开心的时候全世界都开心,你难过的时候全世界都难过,你积极向上的时候全世界都积极向上。

心理学上有一个“伤痕实验”,也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该实验招来了一批志愿者,对他们宣称任务是观察人们对身体有缺陷的陌生人作何反应。

这些志愿者被安排在没有镜子的房间里,由好莱坞专业化妆师给他们“易容”,在他们的脸部做出极其逼真的疤痕和肉瘤。

随后,研究人员给了志愿者们一面镜子查看化妆效果,然后再把镜子拿走。

接着,化妆师表示为了让妆容更稳定,需要在上面涂抹一层特殊粉末。实际上,化妆师是把妆容偷偷擦除了。

这些对此毫不知情的志愿者们,被派往医院等场所进行调研。调研结束后,这些志愿者都表示,人们总喜欢盯着他们的脸看,而且态度很不友好,有志愿者甚至差点和人发生冲突。

可实际上,他们的脸与往常并无二致。他们遭受的恶意,其实是自己恶意的反射。

从这个角度,我们其实可以看到很多生活中的真相:

你认真对待工作的时候,工作也会认真对待你(给你更多的工资和更好的发展机会);

你觉得一件事你做不成,那件事也会觉得你做不成(不想做到怎么能做到呢);

你打发时间的时候,时间也在打发你(拿走了你一天的生命却没有给你留下一天的成果);

......

总的来说,《三体》中这3条“重量级道理”,让我明白了:

一个人,要以主人翁的姿态,自己去处理自己的问题;

要时刻保持危机感,避免成为“温水里的青蛙”;

要认真对待生活、热爱生活,生活才会认真对待你、热爱你。

当你凝视深渊之时,深渊也在凝视你;当你仰望星空那刻,星空也在仰望你。共勉​

83分钟读完三体(看完80余万字的三体)(5)

83分钟读完三体(看完80余万字的三体)(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