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决战是哪年拍的(大决战的故事起始点)(1)

电视剧版《大决战》,与1991年拍摄的电影版《大决战》整整相距了三十年。

但实际上,可以看出,电视剧版《大决战》的故事起始时间从重庆谈判开始,比电影版足足要早两年多的时间长度。

相对而言,电影版《大决战》更为专注地表现了三大战役,而电视剧版《大决战》则显然交待了整个解放战争的过程,这是电视剧版《大决战》与电影版不同的地方。

电影版《大决战》三部曲公映后,以其恢弘的场景、火爆的战争场面与真实的气氛营造,一直可以视为中国战争电影的一个阶段性高峰。

大决战是哪年拍的(大决战的故事起始点)(2)

电影版《大决战》到电视剧版《大决战》之间,我们的影视作品里,一直不缺乏全景式地表现解放战争的影视作品。

因此,电视剧版《大决战》可以说是立足在之前的影视作品表现同一题材积累下的丰富成品基础上的一次再演绎。

这也对电视剧版《大决战》来说,构成了一次考验。

之前拍摄的关于解放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都有可圈可点之处,电视剧版《大决战》要拍摄出新意,的确必须另辟蹊径,找到新视角、新的手段与新的刻画。

大决战是哪年拍的(大决战的故事起始点)(3)

我们先略微梳理一下,电影《大决战》之后,全景式表现解放战争的影视作品。

电影《大决战》公映于1991年,我们可以从影片的片首,看到这部史诗巨片是纪念建党七十周年拍摄的。

1999年,一部30集电视剧《中国命运的决战》播放。这也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解放战争的电视剧。

大决战是哪年拍的(大决战的故事起始点)(4)

今天看来,《中国命运的决战》更为突出的与众不同的创新之处,是从全球的角度,来鸟瞰中国的解放战争进程。

大决战是哪年拍的(大决战的故事起始点)(5)

这一点来说,《中国命运的决战》的视域相当开阔,在剧中,出现了美国白宫、苏联克里姆林宫的场景,世界级的人物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悉数在剧中亮相。

大决战是哪年拍的(大决战的故事起始点)(6)

这也为之后中国的电视剧常态化地表现世界视野下的中国事件,提供了一个首创的开山之作。

《中国命运的决战》虽然视觉效果,受制于当时的电视制作水平,画面比较单调,布景也比较简陋,整个电视剧的主要发生地,主要局限于室内的几个场景,战争场面并没有列入重点表现的范畴,但电视剧的开阔的视野,至今仍然有着它的不可忽略的长处。

大决战是哪年拍的(大决战的故事起始点)(7)

《中国命运的决战》的开始部分,是从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发动的最后一场进攻开始的,而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电视剧从而展现出美方对蒋介石指挥不力的不满,从国际视野这一角度,确定了当时蒋介石集团面临的尴尬处境。

这样,《中国命运的决战》便把中国的抗战放在全球的反法西斯战争的大环境里予以呈现,电视剧一开篇相继表现了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对中国的东方战场的影响,一直到第七集,才交待目前播映的电视剧版《大决战》里开首出现的“重庆谈判”这一历史事件。

大决战是哪年拍的(大决战的故事起始点)(8)

《中国命运的决战》一直到第10集,才开始正式进入战争部分,表现了刘邓发起的平汉战役。整个电视剧有三分之一的内容,交待解放战争发生之前的国际形势,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命运的决战》起笔时高处着眼的整体定调。

《中国命运的决战》的编剧中,也有电影版《大决战》的参与创作人员。

电影《大决战》的编剧是:王军、史超、李平分。

大决战是哪年拍的(大决战的故事起始点)(9)

《中国命运的决战》的编剧则由:张天民、李平分、徐萌组成。

《中国命运的决战》的编剧团队,有意回避了电影《大决战》的框架思路,力求从全球的眼光,来表现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历史事件。

而目前播放的电视剧版《大决战》,并没有从国际的视野角度来呈现出中国解放战争的来龙去脉,注重于从中国当时的现实状况,来展现出战争的爆发过程。

大决战是哪年拍的(大决战的故事起始点)(10)

而电视剧版《大决战》的拍摄手法的另一个不同之处,就是它基本采用了电影拍摄手法,对话不同于之前中国电视剧那种不同场景人物对话拼合的手法,而是精简人物对话,侧重于人物的内心交锋的把握,使得电视剧叙事进展比较紧凑、快捷,第一集就完成了对重庆谈判的全部过程交待,而 《中国命运的决战》整整用了三集来表现“重庆谈判”的方方面面。

大决战是哪年拍的(大决战的故事起始点)(11)

电视剧版《大决战》的导演高希希之前导演过的电视剧《毛泽东》,也从40集“重庆谈判”开始,表现了解放战争的内容,但《毛泽东》还是纪实地表现历史事件,到了电视剧版《大决战》里,高希希的导演风格有了明确的变化,更注重电影化的跳切式手法,交待事件的最有心灵博弈与视觉呈现的部分。

大决战是哪年拍的(大决战的故事起始点)(12)

大决战是哪年拍的(大决战的故事起始点)(13)

《毛泽东》中的宴会场景

在对话中,电视剧版《大决战》尽量回避对历史事件的意义交待,而是力图从细节上,以小喻大,揭示出人物的心灵博弈。比如毛泽东与蒋介石在对话中,围绕毛泽东所戴的礼帽,来隐喻当时中国究竟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剧中毛泽东说:“就这么一个帽子,多个脑袋,让身体听谁指挥啊,让人民怎么样生活啊?”

大决战是哪年拍的(大决战的故事起始点)(14)

包括剧中开始部分,毛泽东在飞往重庆的飞机上,因为首次乘载飞机,比较紧张,电视剧围绕这一个真实细节,演绎出了一段重庆谈判的意义对话。

从中,我们都可以看出电视剧重新挖掘历史细节,从那些被人忽略的细枝末节上,勾连起重大主题的讨论与话语对垒。

大决战是哪年拍的(大决战的故事起始点)(15)

这样的构思,回避了之前同题材电视剧的语词重复,带有某种新鲜意味,但缺点也会带来谈玄论道的弊端,有一点过度依靠词藻的卖弄与类比,给人一种脱离生活化的呆板生硬之感。

电视剧版《大决战》里也用较大的篇幅,表现了一场两军冲突——秀水河子村之战,可以看出,电视剧版《大决战》里对战争场景的真实还原上,也与之前的同类电视剧直接移用影视资料有所不同,对重点战事,进行了独立的戏剧演绎。

大决战是哪年拍的(大决战的故事起始点)(16)

电视剧版《大决战》唯一值得商榷之处,就是电视剧里虚构人物的未来走向问题。

从目前播映的前两集来看,电视剧版《大决战》里,出现了一个进军东北的普通战士武雄关,同时,在他的身后,还跟着一个媳妇王翠云,电视剧劈出较大的篇幅,给予一个虚构的青年男女介入到辽沈战役之中,那么其它的两个战役,如何容纳虚构人物的存在空间,这是电视剧将不得来面临的难题。

大决战是哪年拍的(大决战的故事起始点)(17)

去年拍摄的电视剧《跨过鸭绿江》里也设置了虚构人物,虽然电视剧把这组虚构的人物,安插在各个战场上,并且尽力活灵活现地表现他们的精神气质,但是仍然受到观众的批评,认为这些虚构人物拉低了历史的真实性,实在多余。

现在看来,电视剧版《大决战》也不会摆脱虚构人物的情感线所带来的冗长、累赘、蛇足的弊端。

大决战是哪年拍的(大决战的故事起始点)(18)

还有一部全景式表现解放战争的电视剧,是2009年拍摄的《解放》。

大决战是哪年拍的(大决战的故事起始点)(19)

这部电视剧的冲突线直接从“中原突围”开始,把解放战争期间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战事,都作了详略得当、疏密有致的交待,可以看成是一部形象的解放战争历史教科书。

电视剧的编剧王朝柱有着他的风格特点,那就是直接把历史事实,编成人物的对话语言,所以剧中人物,很多情况下,会出现朗诵历史结论的风格。

大决战是哪年拍的(大决战的故事起始点)(20)

这也足以体现出《解放》中规中矩,没有什么特别的惊喜之处,但是对历史事件交待详略得当。

王朝柱编剧的影视剧,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努力把人物的对话,放在生活化的环境中进行演绎,但有时候这种对生活化的择取,会有一种过分随意的设计,反而给人不可信之感。

大决战是哪年拍的(大决战的故事起始点)(21)

比如,在《解放》中,表现毛泽东打麻将、坐雪橇时的滑倒等场景,固然是给予剧中人物以更多的生活化的艺术呈现,但违背现实中的真实身份,当时播映时,就受到观众的质疑。

从目前来看,全景式表现解放战争的影视片,数量并不多,但这几部影视作品,各有侧重,把它们共同面对的历史题材,作出了非常好的演绎,电视剧版《大决战》要有所创新,的确相当具有难度。

大决战是哪年拍的(大决战的故事起始点)(22)

我们期望电视剧版《大决战》能够成为中国战争题材影视片中的另一部经典,值得我们常看常新,咀嚼回味。

,